硕炫 发表于 2011-8-9 21:37:22

浅谈汕尾市“网络问政”的背后

本帖最后由 jshbz 于 2011-8-9 21:41 编辑

浅谈汕尾市“网络问政”的背后


      2011年1月9日汕尾召开的“网络问政,城市管理”现场会,这是汕尾市人民群众(网民)民主政治生活的一个靓点,来之不容易。虽然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多次提出领导干部要通过网络平台来“了解民情、倾听民声、解决民困、采纳民计”的要求,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方面的工作,之前在汕尾市还是开展不够的。有关上级领导可能是担心群众、网民配合不上,秩序难以控制,或者······但是,1月9日在汕尾市图书馆会议厅举行的那场现场会总体上是成功的,有力地证明“有的人”的担心是多余的,为何一直到现在,汕尾市还是没有继续开通“网络问政”平台呢?市有关领导都没有代表出来接“砖”呢?究其原因,也许有关领导有下面的顾虑吧:
   1、有关部门的工作没有做好,怕被群众当场“问责”,难以面对群众,出现尴尬的局面;
   2、怕暴露领导干部的执政水平,特别是应对群众的提问,担心紧张起来一时答不上话;
   3、在与群众、网民的对话中,担心露出了底,涉及到其他官员的工作能力、协调能力问题;
   4、担心网络媒体的批评与监督,成为人民群众的出气筒;   5、有关领导担心在现场出现一些“刁民”或者“泼妇”,粗口骂人,有辱斯文,官员威风扫地;
   6、担心会露出了官场互相推诿、扯皮的不良现象,怕引起上级的关注、批评,甚至处分、撤职。    也难怪市有关领导的担心与苦心的,现在的网络媒体的信息传播是那样的快,自己没有反应过来,可能随时就会出现问题了,还是按部就班为好。
   其实这就是汕尾官场的“劣根”使然,台湾的柏扬先生在《丑陋的中国人》一书里,就有详细的论述,确实是入木三分呀!汕尾官场里的“有的人”觉得我这个官是来之不易的,要花费很多精力、时间、金钱或者“青春”得来的,现在座在这把交椅上,老子要怎样说就怎样说,想怎样做就怎样做,说错了、做错了有上级“顶”着,反正我的官是上级给的,甚至是有某些交易的,怕什么呢?
      因此,在官场中出现“行政不作为”的现象就屡见不鲜了,并且大家互相学习、取经,都来做“老好人”,这必然会影响行政工作效率,受到人民群众的责骂,最后是落得一身骂名,有政治敏感性的官员想想是会后怕的,除非是“麻木不仁”的人。
      汕尾的官员们:该警醒了,否则是会被历史的潮流掩没的,要做一个怎样的官?汕尾人民群众雪亮的眼睛看着你们哪!

依然晴朗 发表于 2011-8-9 23:53:32

恭喜:三等文奖金10元,请发手机号或支付宝或建行帐号至:QQ6463345勇跃投稿时尚领奖!转载请注明出处。

龙四 发表于 2011-8-9 21:50:46

不止汕尾呢   处处一样

风在边缘 发表于 2011-8-9 22:16:21

ZC支持

硕炫 发表于 2011-8-9 22:35:29

本帖最后由 jshbz 于 2011-8-9 22:38 编辑

龙四 发表于 2011-8-9 21:50 http://bbs.swsm.net/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止汕尾呢   处处一样

确实是这样,有的领导就是缺乏一种勇气、不“给力”。:lol

故乡人 发表于 2011-8-9 22:48:03

这个是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了,摆设空架子。

依然晴朗 发表于 2011-8-9 23:53:05

镇哥亲历了:占道经营问题、环境卫生问题、三轮车问题等的网络问政节目。
对这类的节目表示赞赏,同时也很肯定的说,两个敢第一个吃螃蟹的局长是好样的,是全体干部的榜样。

问题是自那次网络问题节目过后,就没了下文,这么好的节目,这么好的,百姓与政府沟通的桥梁,就那样半道夭折了,镇哥还在汕尾电视台说:希望这样的节目有顽强的生命力,一期期办下去,越办越好走向辉煌。可惜呀可惜,真让人痛心。夭折的原因,楼主大概说了,就不再重复了!要说原因还真多。

后来《网络问政》节目转型为《民生问计》只办了一期,同样没了下文。
一期好的节目,除了要有人力物力,智囊团等支持外,更重要的是领导重视。

相关电视节目,在本网站“城市今日谈”栏目里可以看到!

理想零陸陸零 发表于 2011-8-10 02:15:38

有郎做戏,有郎睇戏。。。你懂的。

济苍视线 发表于 2011-8-10 09:12:59

依然晴朗 发表于 2011-8-9 23: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镇哥亲历了:占道经营问题、环境卫生问题、三轮车问题等的网络问政节目。
对这类的节目表示赞赏,同时也很 ...

因为这样的节目很尖锐,某些人伤不起!

我是护士 发表于 2011-8-10 09:55:04

:):)

海陆 发表于 2011-8-13 22:39:54

济苍视线 发表于 2011-8-10 09: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因为这样的节目很尖锐,某些人伤不起!

呵呵,某些人指的是市领导吗??

济苍视线 发表于 2011-8-14 08:57:42

海陆 发表于 2011-8-13 22: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呵呵,某些人指的是市领导吗??

哈哈,这个嘛,海陆兄弟比济苍更清楚。

Kin 发表于 2011-8-14 10:19:50

古话说的好:“忠言逆耳利于行。”只可惜现在当官的都听不进去或不敢去面对的。

风在边缘 发表于 2011-8-14 10:23:10

无语.顶"金华一个"

我行我酷 发表于 2011-8-15 00:02:15

别一巴掌拍死。培养一下吧

硕炫 发表于 2011-8-16 07:19:01

本帖最后由 jshbz 于 2011-8-16 07:19 编辑

我看了这次在深圳举行的第26届世界大运会的新闻报道,深圳市人民政府就是通过开设论坛,引发群众参与讨论,从中吸取了许多网民的好建议,开幕式很有创意,体现了环保、绿色、低碳的特点,深圳市委书记王荣对开设论坛的评价很高。网络问政这个是需要一种气量的,没有底气不行。

Y_lun、 发表于 2011-8-27 16:35:56

在海丰 你要问政? 轻则警告 重则去喝茶 本人身同感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浅谈汕尾市“网络问政”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