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丰戏剧-正字戏《三关记》考述(三)
正字戏《三关记》考述(三)文/郑守治
三、《焦赞打猜》与《摘锦奇音》本《金锏记》的关系
《三关记》在后期的演出中,已经和连台本提纲戏《赵匡胤黄袍遮身》串为一体。以上所述情节是其中比较独立的一段,有比较完整的表现剧情的曲文,初步判断是出于一种古本戏曲。它和其他出自演义小说而无唱腔的提纲戏是有根本区别的。
在古本戏曲中,演相关故事的剧目有元杂剧《谢金吾诈拆清风府》、《曲海总目提要》
著录明施凤来的《三关记》传奇。其中前一种正字戏中未见相关曲白,后一种未见传本。此外,明戏曲选本中,《词林一枝》有《三关记∙焦光赞建祠祭主》,1573年刻;《昆弋雅调》中有《金锏记∙令公托梦》;《八能奏锦》目录有《金锏记∙私下三关》,内容未见。而与正字戏的相应关目、曲文、宾白基本相同或一致的是明戏曲选本《摘锦奇音》中的《金锏记∙六使私离三关》(以下简称“摘本”),情节与正字戏《焦赞打猜》一折大体相当。
首先看彼此关目的比较(见表1)。按正字戏的“敲”点是表现主帅升帐前庄重威严气氛
的一种程式,先由中军念“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然后吩咐“敲点,报鼓,鸣钟(钦),打开中门”,打击乐同时与之配合。表中正字戏“岳胜巡逻回来,报边疆宁静”于摘本未见外,其余关目均与摘本一致。参摘本,记录本中的“长途进剿”(“前途尽剿”) 应即“沿河剿捕”。摘本“周义”记录本作“周易”。
表1:《摘锦奇音》本《杨六使私下三关》、正字戏记录本《焦赞打猜》关目比较
《摘锦奇音》本 正字戏记录本
孟良、岳胜上场侍侯六郎升帐。 孟良、岳胜上场。孟良侍侯六郎升帐,中军报“敲点”。
六郎升帐,言思念母妻。 六郎升帐,言三六九放关之期,不可拦阻。岳胜巡逻回来,报边疆宁静。
周义上场,报家人平安,递信给六郎。 周易上场,递信给六郎,报家人平安,言令婆要他私下三关。
六郎读信知拆天波楼事,愤怒叫左右倒了杨家帅旗。 六郎读信知拆天波楼事,愤怒叫中军砍倒杨家旗号、封关门。
焦赞上场见军中情势异常,六郎叫左右封关门。 焦赞上场见军中情势异常,焦赞言边疆宁静。
焦赞见六郎忧闷,猜度其心事。 焦赞见六郎忧闷,六郎不予言明心事,要他猜度。
焦赞猜不出,六郎明言原委。焦赞愤怒,要杀回汴梁除奸。 焦赞猜不出,六郎明言原委。焦赞愤怒,要杀回汴梁除奸。
小军报萧兵来犯,六郎令焦赞出阵“沿河剿捕”。 六郎欲私下三关,恐焦赞跟随,遣他出阵“长途进剿”。
焦赞估六郎欲私下三关,拟随往。 焦赞估六郎欲私下三关,拟随往。
六郎言欲私下三关,令岳胜、孟良料理三关。 六郎言欲私下三关,令岳胜、孟良料理三关。
六郎向岳胜、孟良诉说思亲之情,陈述杨家功业。 六郎向岳胜、孟良陈述杨家功业,诉说思亲之情,下场。
当然一些关目在相同的基础上也有所改动或增删。如六郎要焦赞打猜时,便加插了这样的对白,为摘本所未见:
焦赞:(白)猜得对,要赏赐什么?
杨六郎:(白)一枝酒、一只鸡、一只鸭,给你去吃。
焦赞:(白)给我一猜就对,先赏后猜。
杨六郎:(白)先猜后赏。
焦赞:(白)待我来猜。[科]……万事起头难,待我再猜来。(记录本)
其实,在正字戏其他剧目如《葵花记∙孟日红遇姬光》的“大王令头目打猜”场合中,也有这种套语,也言及赏赐“一只鸡,一只鸭,一壶酒”等。《义侠记∙ 挑帘》西门庆打猜也有“万事起头难,待我再猜来。”这些套语类似于“插科”,可以由演员灵活套用于相似场合中。
其次看宾白。关目决定宾白内容,虽然摘本、记录本宾白字眼较少雷同,但仍有许多意思一致、文字近似的,如焦赞的一段:
摘本:(净)三军齐得令,一扫净风烟。我看本官今夜有私下三关之意,闻得汴梁好景致,最好火酒,不免称此机会,先在中途等候,同到汴梁耍乐,有何不可?要知心腹事,但看口中言。
记录本:焦赞:[出科](白)这样就来了,今日不是我差期,怎么偏偏要我出阵,这是何来?呵,知道了,看本官的意中,敢怕今晚要私离三关,恐怕焦赞要跟随他,故此遣我出阵。我的性子与人不相同,你给我知道,我就不跟随你。你不给我知道,我偏偏要随他回。唉,我闻在汴梁中好风景,我不如今晚素衣装扮,到中途等他。他若带我归回去,就免待话说。如若不肯,给我大喊一声,他无圣旨来召,连他都回不得。传令,萧后犯边界,二十四将,前途尽剿,休得违令。三军齐飞勇,一扫大连城。吩咐,与爷掩门。
记录本在摘本的框架基础上增加了一些内容,起到了解释、说明的作用,但仍没有离开原宾白的主干意思。虽显得有些罗嗦,但使原宾白意思更加具体、明细。这种演员自由发挥的宾白,显示了记录本作为演出本在舞台上的灵活性。
相对于宾白的灵活性,正字戏曲文方面的变化则较小。以下是录记录本焦赞一人主唱曲文数段,并与摘本对照:
1、焦赞:(白)我看三关上,一发大变来了。(唱)又只见军士们,一个个交头接耳,〈意唧哝〉(凄凄浓浓)。(白)下西番定有□。(唱)特地前来报我,为什的关门锁上封,恨不得擦手摩拳,将封破。(白)待咱一闯、二闯,(唱)闯入在中军帐。(白)本官在上,焦赞打恭。好不可恼。(唱)又见本官无言闷坐中军帐,何不对咱说其中?(白)念焦赞会挂马,也会交锋,我眼不瞎,耳不聋,手不〈疸〉(残),脚不〈疯〉(慌)。(唱)将咱当作无用〈汉〉(汗),把我当作小小孩童。(白)你看本官,往日坐堂,欢容笑脸。今日坐堂,为何闷闷不乐,这是何故呢?[做科](白)呀呸!(唱)见孟良装聋。(白)见君不拜,何须问臣么?进来去问本官。本官在上,焦赞回来打恭。
2、焦赞:(白)待我来猜。[科](白)着了,(唱)莫不是圣天子有功不〈褒〉(报)赠?(白)本官把头一摇,古道摇头就不对。万事起头难,待我再猜来。[科](白)着了,(唱)莫不是春夏秋少征衣?
3、焦赞:(白)是呀,三关征衣件件是新的,可会少我那一件、那一付呢?待我再猜来。[科](唱)着了,莫不是三关(上)粮草不够(咀的)三〈关〉(军)用?
4、焦赞:(白)是呀,粮食充足,饿我那一餐,那一顿么?待我再猜来。[科](唱)莫不是萧〈后〉(兵)〈起〉(持)兵〈犯〉(反)边〈界〉?
5、焦赞:[看科](白)有了,(唱)莫不是痴心妄想登龙位。
6、焦赞:(唱)又不是圣天子有功无〈褒〉(报)赠,又不是春夏秋少征衣,又不是三关上粮草不够三军用,又不是萧后〈起〉(持)兵〈犯〉(反)三关,又不是痴心妄想登龙位。这不是那不是,猜得我性如钢、谅如侧,特地前来,冒犯尊客。(白)本官,为弟猜不来,望仁兄明说。
7、、焦赞:(白)好不可恼。[做科](唱)听说罢,怒气冲,恨奸臣欺主公。本官何不(发)统领三军〈众〉(重),〈直〉(一齐)杀到汴〈梁〉(京)〈宫〉(中),〈以〉(任他)安〈王〉(龙)位,剿灭那奸〈雄〉(贼),身不〈披挂〉(安甲),(手)不〈仗〉刀锋,凭着咱赤条条〈身〉(汗)子,一齐杀汴京中。
以上曲文〈〉内为摘本文字,记录本未见。()内为记录本文字,摘本未见。[科]、(白)标
示由笔者酌补。以上曲文摘本曲牌名为[入赚]。记录本与摘本文字差异多是形讹、音讹引起
的。
另摘本起首杨六郎唱的[引]、周义唱的[滴溜子]、丑扮小军报军情唱的[水底鱼]三段,
记录本未见。六郎读家书唱的[一封书]曲文,字句大多雷同:
摘本:[一封书](生)妻柴氏拜呈,拜上夫君杨总兵,从别后将一春,隔天涯没信音,老母安康皆纳福,只恨枢密起狼心,恨朝廷,信谗臣,要拆天波一座城。
记录本:杨六郎:(白)妻柴氏书拜,(唱)拜上三关杨总兵,从别后有一春,阻隔关山无音信,老母在家受劳累。恨奸臣起祸端。恨朝廷,听信谗言,要拆天波楼一间。
摘本[泣颜回]中六郎嘱咐岳胜、孟良守三关、诉说杨家功业、思念老母等曲文与记录本大致相同或者相近,但记录本也有所增删。如记录本“我今饯别三关上,我把军情托付你掌管,方显男儿当自强。”摘本未见。更值得注意的是,摘本在[泣颜回]曲文中插入了较多的滚唱曲文,并标“滚”,这是记录本所没有的。另外,摘本牌记题“新刊徽板”,“徽”即“徽调”。因此可见摘本属青阳腔。而正字戏还未发展滚唱,显然在形态上比摘本更古老。它可能和其他净角主唱的剧目如《金貂记》、《古城记》等一样,更直接地来自弋阳腔。
本文来自: 海陆风网
{:5_148:}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