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峰山 发表于 2012-11-19 12:11:53

郑雁雄:穷极物化是人殇

本帖最后由 尖峰山 于 2012-11-19 12:13 编辑

穷极物化是人殇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19日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郑雁雄

  怎么看待物与人的关系,一直是人类发展主题的焦点。在物化与人化之间,本应该是一种动态平衡,但是,工业化以来的技术革命和价值取向却把物的地位极化了,人几乎成了物的奴隶。甚至于,一种穷极物化的倾向正摧毁着人类应有的理性和人性。这种倾向,无异于给人类自掘坟墓。

  科学家告诉我们,如果把人体也高度物化,当成物质来使用,则大概人体身上的脂肪可以做六块洗衣肥皂,磷质可做二百二十根火柴,铁质可以打一根铁钉,还有一小把盐,一小杯糖水,还有一点氮气,如果把氮气做成火药,可以放一小炮。以上所有物质,依照时值来计算,不会超过一美元。

  医学上也正在做着极尽物化的事儿。不管什么病,不把人体查个通体透亮没法看病。从脏器到细胞,从分子到基因,全靠机器去极化人的物质性,然后医生才像使用傻瓜相机那样按动一下“快门”,切掉患病的部分,别的全部交由机器干。这样下去,人体就变成物体了,看病也就与修机器无异了。

  能源是工业化的最大动力,也是物化最大的帮凶。但是,照目前这样下去,地球上已探明的能源储量撑不了200年的消耗,地球形成过程中积攒100年的能量不够我们现在一天的花销。就算能找到替代能源,甚至把海水当汽油使,也只能为人类拉长千把年的苟延残喘。物化本身并不能挽救人类由于穷极物化带来的灾难。

  制造业是穷极物化的最前锋代表。家电、电脑、机器人的普及在为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解放出来的同时,也在不断制造大批的生活傻子——只懂按电门和遥控器的碳水化合物。到了自动化穷尽极致的时候,我们会猛然看到一个牌子——“人类,你OUT了!”

  来自外太空威胁的忧虑从没有停顿过,而不管是影视作品还是国家战略,我们一直在苦苦寻找一条物化的防御道路,可是,在对潜在对手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这种努力几乎毫无意义,何时何处是个头呢?什么样的武器可以确保战胜外太空呢?为什么不试试文化的力量、人性的力量?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是人化的黄金季节,人性的回归造就了伟大的时代。齐国稷下学宫的论战尺度之大、影响之广,至今让我们为之肃然起敬,对比之下令人汗颜。没有人化的土壤,诞生不了灿烂的先秦文化和先秦诸子。老、孔、孟、墨、庄、荀、孙诸子留下来的,不是物化的极致,而是人化的开端。

  中国传统医学走的是适度物化、注重人化的发展道路,至今已经支撑了中华民族生存繁衍需要数千年。其倡导的整体思维和“阴平阳秘、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养生理念,是注重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典范。从这个道理出发,甚至于可以放大到社会、到国家层面,达到“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的境界。

  马克思在160多年前就提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与“所有人自由发展”的概念,并把两者的辩证关系作为判断是不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分水岭,把资本主义对人性的埋没、对机器的穷极批判得体无完肤。我们今天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恐怕怎么创新也不能离开马克思这个初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是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首先应该科学发展,科学发展首先是以人为本,走尊重规律、尊重民意、尊重后裔之路,最有效支配物质,最有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达到物化人化平衡、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从这一命题出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应该包含三部分,一是最有效配置好物质资源,不至于浪费或耗竭;二是最有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至于见物不见人;三是最有效保障可持续发展,不至于陷入历史周期律。

  古今中外的历史已经认可那只“看不见的手”——市场,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已经是我们的必然选择。而坚持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就必须坚持与市场经济整个体系相配套的东西,其中包括法治社会。但是,市场经济、法治社会似乎都是物化的成果,并主要维护物化倾向,人化的东西在这其中还是被边缘化了。单纯的市场行为、法治社会似乎都解决不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

  政府的“看得见的手”可以说是一种刚性手段。但是,在中国,还有一种很有效的非刚性手段,那就是道德伦理。也就是说,市场经济除了法治伴侣外,还有一个伦理伴侣,这个伴侣的额头上刻着道德、纲常、人情几个大字。如果说,除了“两只手”之外还有“两条腿”的话,那么,法治就是“看得见的腿”,伦理就是“看不见的腿”,手脚并用,人才可以安身立命。

  在中国,单纯寄望于法治社会的想法是危险的。法治的方向要坚定不移,但忽略人情、人性、人化,企图靠完全西化来一步到位达到法治境界是不现实的。因为中国也许是世界上唯一拥有 2000多个姓氏和数以百万计的族谱、祠堂的国家,大量的人情文化远可淹没法治文化数百次。当年的朱元璋不能说不重视法治,但为什么明朝之治远不如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和康熙、乾隆的康乾盛世?原因就是少了他们“偃武修文、施行教化”的人情伦理。

  强调人化问题,并不是要否定发展。可以说过度工业化带来的事故、污染、破坏,与不搞工业化带来的落后、挨打、饥饿一样,都是人类的灾难。而我们的理性是,市场经济、政府调控、法治公权、伦理社会的统一。这,可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要执着追求的。只有这样,才能把物化与人化、法治与人情、市场与政府的关系调剂好,实现真正的以人为本。

  (作者系中共广东省汕尾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http://www.qstheory.cn/wz/gdian/201211/t20121119_194912.htm





纯净 发表于 2012-11-19 19:26:41

出名了{:5_177:}

自由自在 发表于 2012-11-20 03:22:54

看不太,很高深。

南方雪 发表于 2012-11-20 07:22:59

一种穷极物化的倾向正摧毁着人类应有的理性和人性。这种倾向,无异于给人类自掘坟墓。{:4_109:}

南方雪 发表于 2012-11-20 07:29:37

物化为方,人化为圆,无方不立,无圆不行!亲。。。{:5_155:}

HF笨人 发表于 2012-11-21 22:20:36

{:5_142:}

木石盟 发表于 2012-11-24 23:52:17

{:4_102:}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郑雁雄:穷极物化是人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