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陈潮(1882 - 1911)广东海丰人
简介 陈潮(1882 - 1911)广东海丰人。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参加陈炯明在海丰秘密设立的革命组织五坡会,从事革命活动。 就义过程 1911 年(宣统三年)广州起义(黄花岗之役)前夕,应召为“选锋”(敢死队),并约同辈四十五人赴广州参加,因语言不通,地形不熟,蛰居于始平书院之贮械机关。 4月27日起义发动,始平书院突然被清军包围,他在激战中殉难,年仅29岁。后收葬于广州黄花岗,为七十二烈士之一。民国初年,陈潮故里联安霞埔乡设立“陈潮纪念学校”(今陈潮纪念中学)。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陈潮后人希望故里建其塑像
本帖最后由 龙四 于 2011-10-7 13:27 编辑中山网讯昨日上午,广东省、广州市各界人士举行纪念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殉难100周年活动。中山市副市长、民革广东省中山市委会主委司徒伟湛率市政协、统战等部门代表参加了烈士墓前的拜祭仪式。当年参与起义的罗遇坤、潘达微、陈潮等后人在集体拜祭后,又各自敬上花篮。
陈潮的第五代子孙陈孝然夫妇俩专程从海丰赶来。据史料记载,陈潮是广东海丰人,1911年(宣统三年)广州起义(黄花岗之役)前夕,应召为“选锋”(敢死队),并约同辈四十五人赴广州参加。因语言不通,地形不熟,他蛰居于始平书院之贮械机关。4月27日起义发动,始平书院突然被清军包围,他在激战中殉难,年仅29岁。后收葬于广州黄花岗,为七十二烈士之一。
现在,陈潮故里联安霞埔乡设立“陈潮纪念学校”(今陈潮纪念中学)。陈孝然说,现在故里的人们都知道陈潮的事迹,这让他很安慰。但以前家族的相片都已经没有了,为了纪念先人,他去档案馆查资料复拍了陈潮的相片。“但希望能按照片做一个他的人物塑像,放在陈潮中学里,让学生们都看得见。”
谢谢分享:) 陈潮(1888-1912),海丰联安霞埔乡人。家贫,童年读书不多,跟随父亲学习渔、农知识。乡里有恶少欺负弱小,陈潮常挺身护卫。其抑强扶弱行为,颇为乡里称许。
清朝末年,朝政腐败,士民怨愤,反清浪潮遍及全国。海陆丰先后有三点会和同盟会的反清组织。陈潮在这种风潮的影响下,秘密参加反清活动。乡里人担心招致祸害,不敢和他接近。辛亥革命前夕,革命党人在惠州、河口等处多次发动起义。陈潮闻讯,立即与同辈45人奔赴广州,准备参加当地起义。
陈潮等到广州后,与革命党人取得联系,被安置在南门周家祠,为革命党潜运枪弹。“三·二九”黄花岗之役,陈潮负责抢占仙湖街始平书院军械库。在与敌军进行争夺战时,不幸腰部中弹,但仍振臂奋呼,英勇战斗,毙敌数十人,清兵见而却步。但终因敌众我寡,后方失援,始平书院被炸毁,陈潮被炸死,年仅24岁。后来同盟会员潘达微收集了72具殉难者的尸体,安葬在黄花岗,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陈潮是其中之一。
民国初年,海丰人在陈潮故里霞埔乡设立“陈潮纪念学校”(今陈潮纪念中学),颂扬其反清功绩。
http://www.hfarc.gov.cn/JoinUs.asp?info=1&id=766
好帖。。。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