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子 发表于 2013-3-18 15:33:29

白沙湖(长篇连载)第三章

白沙湖(长篇连载)第三章http://b11.qzone.qq.com/ac/b.gif 第三章犯重错的神仙被下放了地球,下放到亚洲东方神州的是一对黄色人种的神仙。他俩成了人类后,就生活在东方神州这块陆地上。男的叫黄,女的叫媓,他们下放到了地球上,再不用再被天堂里的清规戒律所禁锢了,从此自由自在地生活着。他俩相亲相爱,不久就生下了儿子,一年后,又生下了女儿。他们俩就这样不断的相亲相爱,不断的生儿生女,不久就生了一大堆儿女。儿女长大了,到了青春期,周边又没有其它人类可以交配,儿子和女儿们只能偷吃禁果了。偷吃禁果的女儿怀孕了,又产下了新的一代。就因为近亲结婚,生下来的后代把黄和媓原来神仙的智慧基因搞乱了,就变成了没有智慧的原始人类。而黄和媓也因为失去了神仙的法力,虽然各自都在地球上活了999岁,可最终也不得不死在了地球的陆地上。黄和媓死了,可他们的后代却不因智慧的缺失而没落,他们还在不断的繁殖着。久而久之,由于群居的人多,他们分居了。分居后由于性别搭配的需要,他们有的在自己居住地找不到配偶,就去其它居住区找。就这样,近亲配偶的习惯也被打破了。由于在非近亲配偶的繁殖后代中尝到了甜头,多年以后,很多地方就禁止了近亲婚姻。人类,就这样朝着健康或不健康的繁殖不断地增加人口数量,久而久之,原始部落形成了,母氏社会形成了,华夏原始文明形成了。东方神州的黄色人类的原始社会就这样开始了。人口多了,必须有头领。母氏社会里是群婚制度,儿女只知道谁是他们的母亲,而不知道父亲,母亲是当然的首领了。女人的身体娇弱又感情丰富,管教不了儿女。久而久之,家庭的矛盾出现了。争风吃醋,抢班夺权。男人为了配偶和地位互相打架,有的还以性命相搏。身体健壮的男人不但打跑了情敌,取得女人的欢心,还得到了家庭的最高地位。在部落中,在家庭中具有最高地位的男子汉,要参加部落首领的选举,最优秀的是当然的部落首领。公元前的元世纪元年元月元日,神州部落的黄色人种选举中,就拥戴黄和媓的后代—英勇善战的黄帝为首领。从此,人类就有了炎黄古国。华夏古文明从此就在地球上传播了。代代相传,从黄帝一直传到尧,尧又传位于舜。直至公元前22世纪末,舜又再传位于禹。大禹为帝后,改国号为夏。大禹当上神州国皇帝的时侯,神州的陆地洪水泛滥成灾,低洼的陆地都变成了汪洋大海。人类只能逃上了高山,居住于山洞里,靠在山中采摘野菜野果过日子。冬秋他们回到了平原,第二年的夏天又被洪水赶上了山上。人类失去了田园,生活过得十分的艰辛。他们被迫在夏季中下湖海捕鱼。可这又与统治大海的龙族经常发生争斗。龙族依赖着大海的人多势众,不让人类下海捕鱼。人类为了生存,又必须下海捕鱼,就这样导致了地球上人类与海水族的长年争战不断。为了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大禹带领炎黄子孙抗洪治水。在治水过程中,他三过家门而不入,身先士卒,奋不顾身。在他的带领下,华夏人民同仇敌忾,众志成城,清理河道,拦江造坝,填海造田,终于在中原地带造出了平原。人类又有田地耕作了,生活逐渐变好了,终于从山洞里面搬了出来,在平原上搭寮盖房,从此结束了穴居生活。中原文明也从此开始了。看到人类不断的围海造田,龙族认为人类侵犯了他们的利益,就经常兴风作浪,严重的干扰了正在平原中创业的人类生活。大禹迫不得已,只好带领夏国人民在中原地带与龙族展开了长时间的护地战争。在中原人类和中海水族的战争中,夏国经过了多年的艰难奋战,终于打败了中海龙国。这场护地战争,夏国不仅保护了中原平原,还把海水族赶回了大海,收复了黄河、长江这两条淡水江河。中原海龙王敖中被华夏兵民打怕了,又为了防止人类继续的填海造田,就主动提出了和夏国关于边界问题进行谈判。通过千百次的谈判,双方终于达成了和解,签订了《中原地区陆海互不侵犯条约》。从此,确定了边界线,结果了中原地区长年累月的人龙战争。中原地带终于治水成功了,但南方一带仍然是水患不断。为了根治南方水患,大禹又来到了南方考察。经过多方的调查研究,大禹认为南方的情况特殊,单靠武力征服不了南海。再加上连年与中原水族开战,国库非常空虚,必须要让百姓们停战休养生息。大禹经过综合考虑,他认为南方陆海争斗的原因是海、湖、田的边界划分不清楚,这才引起了长期纷争。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是不要战争,谈判是首选。可南海龙王敖广是天龙神的宠儿,骄横跋扈。要让他坐下来和自己谈判,谈何容易?大禹经过深思熟虑,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请天帝派出神仙出面协调,才能解决这个问题。经过申请,天帝同意大禹上天廷汇报工作。大禹来到了天庭,他跟天帝汇报了前段时间人类与中原水族结束战争,签订了《中原地区陆海互不侵犯条约》的情况。天帝听了非常高兴。他认为地球上各类有规范的和平相处的条约很好。他接着问大禹:“你们夏国除了中原地区,东南北西怎么样?”大禹回答说:“华夏的西边多是高山,湖泊只有淡水湖,海水族不能生存,因而很少争斗。北方的陆地是以沙漠草原具多,也很少争端。东方虽有争端,都是小打小闹,没有大规模的争战。只有南海海面宽阔,而且许多海和湖大多都是连在一块的,疆界难分,因而争端很多,也经常出现大规模的陆海两族争斗而发生人死龙亡的情况”。天帝因为龙下放地球造出了大海,他曾经为天龙神感到骄傲。可龙在地球造的大海,疆域选得太太了,以至于海多地少,引起了地球各族长时期的水陆纠纷。而近年来引起的战争更使他经常头疼。听了大禹的话后,就问大禹说:“你有什么好主意能够有效的停止这种状况?”大禹回答说:“人龙相争的矛盾是辖地之争,要解决这一矛盾,只有由您派出有威望的神仙到地球去组织调停,划定双方的管辖范围,形成书面文书来进行约束,才有效果。人类和龙族的祖先虽然都是天堂的下放神仙,但人类的祖先失去了法力,龙还保留着部分法力,龙族以此认为高贵于人类。在南海边界问题上,如果没有天廷出面,敖广是不可能和我坐下来谈的。只有天廷出面调停,才能够解决问题。”天帝听后,认为大禹说的很有道理,他的意见和自己最近想的解决地球陆海边界问题的策略不谋而合。只有由天廷派出使者去地球解决问题,才有约束力。他立即同意了大禹的意见,马上召开了天廷内阁会议。天廷内阁会议上,内阁总理大臣太白金星推荐了天廷大臣观世音出使地球。天帝同意。当天就任命了天廷大臣观世音为天廷驻地球全权大使,代天帝出使人间,拥有天廷对地球的一切管理权限。观世音接到任命后,她没有因下放到地球当大使而怕苦畏难。她欣然接受了任命,还当着天帝和天廷众神仙的面发誓说:“我下去后,一定为地球的众生救苦救难,竭尽全力”。说完,她毅然大步的走出了天廷,一刻也不回头,也没有回家和亲人告别,和大禹一起下去地球了。到了地球上,观世音和大禹一起先来到了南海,拜访了南海龙王敖广。大禹是华夏之王,敖广是南海之王,观世音是天廷派驻地球的使者,只要他们三人达成共识,就能有效地解决南海争端。观世音下去地球处理南方陆海边界线争端的第一步,就是先带着大禹拜访南海龙宫,其目的就是先给南海龙王敖广一个大面子,这样好说话。敖广虽然是骄横跋扈,可闻报后,知道观世音大使前来拜访,他也不敢怠慢,带领着龙宫里的属僚们打开大海门迎接。宾主坐下后,观世音先向敖广传达了天帝的命令,接着跟敖广说:“南海龙王啊!现在海陆不分,人类与海龙族为争地盘长期纷争,少则磨擦,大则战争,如果不马上解决这个问题,再放任下去的话,有违天帝造物的初衷。”敖广回答说:“大使啊!我也正为这件事情烦恼。龙族因大禹治水,死伤不少。海滩也被华夏国吞并了不少。”观世音说:“这事情的起因天廷知道,天帝也因此事自责。当年天龙神申请裂地弹下来地球造海,由于监督不够,放纵了你们龙族无限制的裂地造海,毁了地球上的大部分陆地,导致今天地球的陆地大面积减少,才有了今天的边界争端。你们海族水阔鱼众,还不受约束,经常兴风作浪,导致陆地大水泛滥成灾,人类不治水怎么办?你要严肃约束属下,不要无事生非。不然,获罪于天,会受到惩罚的。”观世音的这番话,说得敖广哑口无言。他不敢再强词夺理,怪责人类了。只能放下了架子,诚恳的对观世音说:“边界线怎么来划分。大使您作决定吧,我一切听从您的安排”。观世音对敖广能听进去自己的意见,及时的转变态度感到非常满意。但她又怕敖广这个刚愎自用的龙头会出尔反尔,改变主意。就趁热打铁,当即作出了决定,她说:“龙王和夏王啊!既然你们双方都同意和解,那就定在公元前21世纪的元月元日辰时,你们陆海双方一起到南海白沙湖来划界定疆。如果没有其它的意见,我看就这么定了,你们各自抓紧回去做好筹备工作。那一天,我会在白沙湖边等候你们。”敖广说:“大使把时间都定下来了,这样最好,到时我一定准时到达。一切都听从天使的安排。”敖广知道观世音是天帝信任的神仙,在天廷说话,也是一言九鼎。现在出使地球,拥有天廷对地球的绝对权力。这只老龙肯定知道这其中的利害关系,因而对观世音的话是唯命是从。听到敖广同意了她的意见,观世音就和大禹一起告别了敖广,返回了陆地。大禹回去了,观世音则到地球各地去明察暗访。公元前21世纪的元月元日卬时,观世音提前了一个时辰,早早来到了白沙湖边。她要在这里再次的理清思路,制定好对策,来应付随时出现的问题。要说服大禹和敖广对边界的不同看法,达成统一意见,不是那么容易。辰时已到,大禹和敖广带着属员们依时来到了湖边。在提出各自的意见时,两方就边界的划分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争得脸红耳热,却争不出个所以然。观世音就看着他们双方争吵,静静地听,因为她早就估计到了。等到他们吵得声嘶力竭不可开交时,她开口说话了,“你们不要再吵了,争吵能出结果吗?我现在提出三点意见供你们参考,一是边界的划分要以尊重现实为原则。二是边界划定后必须要有文字记载,有条文作为约束。三是以合理互惠的原则进行划分,求大同存小异。如果你们认为这三条原则可以,就请不要再吵了,你们就按照这三条原则坐下来进行协商”。大禹、敖广赞同,双方又重新坐了下来进行了协商。在观世音苦口婆心的斡旋和协调下,水陆双方终于达成《华夏国与南海国的和平协议书》。协议书上写明:一、海陆界线以海水和陆地的边缘线为界线。线在地球的乾方,就叫田墘。二、两地边界以田墘划定,有水的属大海,无水的属陆地。陆地内的淡水湖泊归陆地管辖。三、人龙两族应和平相处,不得侵疆犯界。违约者,依照天廷法律惩罚。达成协议后,大功初步告成。观世音为了就近监督双方遵守协议,就跟敖广借用了南海紫微山作为自己出使地球的临时住地。敖广满口答应,立即叫龙虾将军带领士兵们在南海的紫微山上建造了天廷驻地球大使馆。大使馆的墙外的四周都种满了观世音从天堂家园里移植过来的紫色的竹子。观世音从此就居住在这里,她以紫色的竹子为名,给自己的书房取名叫紫竹观。她就在这间书房里,记下了她出使地球的点点滴滴的经历和感悟。这本日记就是《心经》。《华夏国与南海国的和平协议书》签订后,敖广回到了龙宫,立即向众水族发布了命令:“从即日起,不准龙族再侵犯陆地,违令者杀无赦”。大禹回去后,也发布了命令:“从条约生效之日起,不准捕杀海中生物,不准围海造田,违者严惩”。从此以后,陆海两族严格的遵守条约的规定,各自约束自己。边界问题解决了,长年累月的争斗停止了,陆海两地的百姓安居乐业了,生活一年比一年好。多年后陆海两族达到了共同富裕的目的。那时候真正是陆海靖康,国泰民安,清平世界,人间天堂,人鱼同乐,万物自然。观世音没有回去天堂,她就在南海紫微山住了下来。她经常出去明查暗访,看到了地球上的众生繁荣昌盛的大好景象,她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化为心得,写进《心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白沙湖(长篇连载)第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