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柳子 发表于 2013-4-13 21:23:35

做好广东工作,不但要重视教育也要关注民生

本帖最后由 河柳子 于 2013-4-13 21:58 编辑

做好广东工作,不但要重视教育也要关注民生
                     —— 向胡春华书记问政

       2013年1月1日吴川市部份学校,在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学生自带桌椅上学。经媒体的曝光,引起网友的热议。刚履新广东的胡春华书记得知此事很是气愤,当即作出要求整改的批示,这体现出胡春华书记对教育的重视。       其实,广东的教育问题,隐藏的弊端重重。追溯九十年代在朱某某当总理时,对于中国早已颁布的义务教育条例,学生每学期不但要缴交学费,更要缴纳百多元的教育附加(其实就是教育附加税)。就是这种乱收费的遗传在教育界形成一种自然的弊端。虽然现在的义务教育不用交费,但教育界以各种名目乱收费的现象屡禁不止。网络披露的进幼儿园需交赠助费,校商勾结的多重校服费,以家长要求为幌子的各种补课费,现又出现学生需自带桌椅上学的怪现象。       这些教育长期的弊病,是政府教育部门严惩不力还是默许?政令文件的多次颁发,下面依然我行我素,权力大于法规。此次吴川市学生自带桌椅上学,能得到刚上任胡书记的重视,放了第一把火,这对提升教育界正能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据说,我们汕尾可塘镇也出现桌椅门。       广东教育界乱收费的多重弊端,造成对民众的困扰,胡书记履新广东就亲历了。但隐匿在地方的社情民生弊端,胡书记也要关注。“权大于法”,一些地方政府的“以权独尊”工作作风极大地危害着民生利益。不把这些危害民生的权力关进笼子,谈何有富民政策?民众何来幸福感?象我们汕尾城区所属捷胜镇,辖区所属东涌镇、红草镇、捷胜镇与马宫街道,其中东涌、红草和马宫成十年前就开通了公交车,唯独捷胜不给开通公交车。面对这不公行为,网友在互联网纷纷发帖要求政府开通捷胜公交车,顶帖支持的多达数万。而且,捷胜镇政府领导和人大代表也联署签名,为民生打报告申请要求开通捷胜公交车。据说联署签名的申请报告最后到了市交通局长,他以独有的权力,用二十几年前规定的捷胜不是市区不给予批准。       汕尾市区经二十几年来的发展,进行城镇化建设,已大大提升汕尾市区的发展区位。纵观惠州梅州等地级市,他们早已把公交车开通到了郊区。汕尾市交通局的这种“权力淫威”的弊端是为着个人的私欲还是为了民生?正如汕尾知名网友陈粤海政协委员所指出:“为什么通公交是捷胜市民最民生的强烈要求但又办不到呢?背后有利益交易吗?”       胡书记,你看是否应把这权力关进笼子里?       【河柳子于2013年4月】




强烈要求汕尾市公共汽车开通捷胜线http://www.jiesheng.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635&extra=page%3D1


关于强烈要求开通捷胜镇公交车线的报告http://www.jiesheng.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8952&extra=page%3D1

关于强烈要求开通汕尾至捷胜公交汽车线的情况反映及建议http://www.jiesheng.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9007&extra=page%3D1


上级为何不同意捷胜镇开通公交汽车线路?http://www.jiesheng.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8923&extra=page%3D1


捷胜,被抛弃的角落http://www.jiesheng.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921&extra=page%3D1

汕尾人马 发表于 2013-4-13 21:27:55

{:5_142:}{:5_142:}

空中的鸟 发表于 2013-4-14 16:54:56

捷胜民众既然当属汕尾市城区管辖,至今还不通公交,而相同的红草镇却早就通了公交车,区府这种做法,是否不太公平?什么扩容提质?难道捷胜民众出行的方便,就不属城区扩容的事?这些方便民众之事,就要让她一年过一年,一春过一春没人理?让她另当别论?

舞动幸福 发表于 2013-4-14 18:28:42

感觉胡书记还不是很懂民生,上台后没有什么新政!

来自云间 发表于 2013-4-14 18:29:22

空中的鸟 发表于 2013-4-14 16: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捷胜民众既然当属汕尾市城区管辖,至今还不通公交,而相同的红草镇却早就通了公交车,区府这种做法,是否不太公 ...

感觉被重视,实质被忽视的捷胜!

天马王 发表于 2013-4-15 12:25:49

不但要重视教育也要关注民生 {:4_102:}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做好广东工作,不但要重视教育也要关注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