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市:风光旖旎的海滨新城
前些日子,我与老伴应邀回汕尾参加庆典活动。人老了出一次远门不容易,又由于我与汕尾有密切关系,故心生多待几天,故地重游,确有一番感悟。对我来说,汕尾是个福地。我在汕尾镇参加了共产党,它是我政治上走向成熟的起点:1954年中央组织部令广东每县选拔一名青年干部到北方搞大工业,我在汕尾被海丰县选上了,成了我人生经历的大转折;我在汕尾结识了现在的老伴,此后成家至今已57年了,还被评为“广东百对金婚好夫妻”、“全国模范和谐幸福家庭”。正因为我从事业到家庭均从汕尾起始,所以,我从心底里与汕尾结下深深的情结,对汕尾一地一物,一草一木都倾下浓浓的衷情。几十年来,凡报上有汕尾的报道必读,有汕尾的电视新闻必看,对汕尾的发展进步倾情喝彩。
我是1952年2月,从土改队调到汕尾镇工作,到1954年10月调离不满三年时间。那时我还是一个不到20岁的小青年,正是激情燃烧的岁月。由于我生在梅陇一个小村子里,典型的草根阶层,脑际里、深印着居地破烂潦倒,屋矮巷陋,道路坎坷,连个公共厕所也没有。而汕尾是陆丰的一个大镇有马路、有茶楼酒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在我心目中,汕尾就很现代化了,自己能调到汕尾工作,自然心生暗喜。
其实,当年的汕尾,基础比较差,经济相对落后,也只有三四万人口,比较像样的马路就两条:二马路和三马路,且路面都很破烂,一下雨就到处有积水洼地;比较知名的食肆就是云泉、春利、大街茶楼三家;全镇只有一间小电厂,电力奇缺,停电成常态;交通不便,外出办事有个自行车就很时髦了。
令我最难忘的是1953年9月1日,12级大台风登陆汕尾,乌云压顶,日月无光,狂风暴雨肆虐,新港渔村被风浪淹了,二马路成了溪河,全镇死伤近百人,遭破坏严重,元气大伤。最惨的有一瓯船渔民一家五口人,连船带人被狂风刮到大海里去,消失了。镇干部全员出动,与边防部队一起冒着狂风暴雨,奔赴灾情最严重的新港渔村,通宵达旦救灾,安置灾民。所幸,汕尾党政领导高见,当机决定在汕尾西侧的海滩上建设渔民新村,将新港渔村和以船为家的渔民,集中居住在渔民新村,每户住二层楼房;与此同时,国家投资首建造两对机航渔船,增强渔业生产的现代化设备,获得广大渔民的高度颂扬。正如渔歌《党和渔家心相连》中唱的“为俺渔家建新厝,男女老幼喜洋洋”。我受镇委的委派,参与这两桩建设的实施,因而人虽离开多年,但心仍不时在挂念,每次回汕尾,自然会去走走看看,每看到渔民脸上喜悦的神情,我心爽神怡。
幸运降临。1988年3月,汕尾市成立,市区就在县城之外的汕尾镇。更令人欣喜雀跃的是,建市短短二十五年,就建成如此规模,如此美丽,如此名闻遐迩的中等城市,其成长之迅速,业绩之辉煌,着实令人赞美称奇。我不禁对那些谱写汕尾历史新篇章的决策者和建设者们肃然起敬,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今天的汕尾,城区宽广,交通发达,面积比我在时大了近五倍,人口也由三万多人增加到十五多万人。四条水泥大道可通海城、陆城、马宫和红海湾开发区。市内大道纵横交错,公交汽车穿梭载客。新楼群如春笋冒起,就连当年破旧冷落的郊边盐町头村,如今也变成高楼林立,繁华喧嚣的热闹地带。原来汕尾的面貌已难以辨认,我曾自诩 “老汕尾”,可如今却变成十分生疏的陌生人,连原来办公和宿舍都被拆旧建新了,这次我刻意去寻找都找不到,询问路人,不是摇头就是摆手。
如今的汕尾,百姓的生活比建市前是大变样。新建住房比较多,我老伴的兄弟、侄子都购买了商品房,家里有电话机、手机、洗衣机、电视机、音响、热水器等,可谓设备齐全。老伴一外甥女,购住凤宛别墅区一套三层楼,单门独户,院内有观赏鱼池,种了许多花草,有小汽车,我们曾住她家里,享受了一番。
从我所接触和了解到的人群中,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带普遍性的,只有变化大小之分。一天,我独自到品清湖畔溜达,见湖边树林里一老人在耍太极,精神矍铄,悠然而专注。旁边放着一辆单车,车上挂着一把塑料小坐椅子,车边放着一个琴盒,我心生好奇便上前搭讪,他笑问:“老同志是外地回来的本地人吧!”我答:“是的,广州回来的,六十年前曾在汕尾工作。”交谈中,得知他原来是我一位很要好的老战友的侄子,这一下多了亲切感,他即取下椅子让我坐,告诉我:“汕尾现在群众的生活比你们那个年代是起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尤其是建市以来,生活提高更快,人人都能切身感受到。像我两年前退休,现在衣食无忧,家私物品齐全,儿女都有工作单位。所以,我每天都来这里吸取新鲜空气,耍耍太极,拉拉琴,开心惬意,有利身体健康,人生最宝贵是生命,健康第一,有了健康的身体,才有真正的幸福。才能享受太平盛世的晚年。”这显然是一位很懂得享受生命的人,此番极富哲理的述说,令我深受教益,点头称是。
汕尾毗邻港澳,自然风光优美,终年不见冰雪,四季如春,宜居宜业宜养生。离广州、深圳、香港都不超过半天时间的车程,比之国内我到过的著名海滨城市,如大连、厦门等地并不太逊色。当然,凡是成为海滨名城都各有自己的特色,都有优美的景观。说汕尾不逊于他们。也许有失偏颇,带有乡土本位之嫌。但是,考虑到地域位置、气候环境、自然风光、饮食素质等等条件,有道理说汕尾并不逊色。
汕尾有很奇特的风光,你要是到过红海湾的遮浪,你就会赞同我并不逊色的观感。遮浪有个南澳半岛,把大海劈隔开,两边品格迴异,一边波涛滚滚,白浪滔天;一边风平浪静,柔波软漪。
与汕尾隔海相望有一条防波堤,取名“沙舌”,是由海沙常年冲积而成的天然奇景,与山连接向西延伸,俨然像山伸出的舌头,故称“沙舌”。“沙舌”南面是一望无际的太平洋,波涛汹涌:北面是优良钓渔船避风港。如今,“沙舌”上已造就了防护林带,披上了翠绿美装,与蓝天碧海相辉映,令汕尾更富魅力迷人。
可以说,遮浪和沙舌,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留下的海景杰作,堪称世界奇观,游人到此,无不感叹神奇,自然顿感心旷神怡,一身轻松愉悦,乐而忘返。
我突发奇想,若把遮浪、沙舌、凤山妈祖庙作为旅游景点,加以升格完善,再与海城的红场、红宫、彭湃故居连成一个旅游系统,这样,就把神奇的海景风光,加上历史文化传统、励志的红色故事、美妙神话,民间传说、谚语……编成旅游小册子,宣传出去,必将吸引更多的游客到汕尾来,促进汕尾更上一层楼。(来源:汕尾日报 叶 复)
蓝天碧海相辉映 促进汕尾更上一层楼{:4_102:} 汕尾明天会更好!{:4_120:} 把我们的汕尾吹得很美好似的,不喜欢这样的报道。 好山好水,天下汕尾,中看不中用。 多个方面有待提高! 伪善下天,水好山好~~~ 受益良多。 本帖最后由 大木木 于 2013-4-17 11:09 编辑
家里有电话机、手机、洗衣机、电视机、音响、热水器等,可谓设备齐全
歐美國家家庭也有這些,看來,我們的生活真TM美好啊
都趕上歐美水平啦
以上言論純開個玩笑,老伯闊別汕尾多年,自然有這種感覺~~歡迎多回汕尾看看 作者叶复,是本人在广州一亲戚,曾任广州中山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小时经常去广州拜访过他,叶老热爱家乡,对故里情有独钟,身体尚好,就是耳朵有点听不明,现借市民网,祝叶老养身超百岁,如意更安康! 促进汕尾更上一层楼 向往汕尾的旖旎风光 希望有机会去做客!! 希望更好 汕尾是个好山好地方好地方。虽然现在比起其他沿海城市落后很多,但我相信有政府的支持,汕尾人的努力,汕尾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爱一个地方,不在乎它有多么繁华或多田园,而是自己的根在这里,一草一木都留有自己成长的足迹、那人那山都和自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着深深的感情,有家的味道,所以它成了唯一魂牵梦绕的地方,也许它真的实在普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