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uldng
发表于 2013-5-23 16:49:10
追问,汤媛媛是谁?
岼汎哋莪
发表于 2013-5-23 20:04:17
这个问题已经困扰汕尾人民多年?官方有具体的说法吗?网上各有各的答案,我们应该信哪方?汕尾现在是个体,的确不从属哪边?但有一点汕尾跟潮汕有着共同民俗文化所在。比如;双方的英歌舞。潮汕有潮剧,汕尾有白字戏,正字戏,西秦。都是稀有戏种。(附上:汕尾与潮汕地区
http://bbs.gd.gov.cn/thread-146531-1-1.html
)
七月雪
发表于 2013-5-23 20:47:19
夏雨来 发表于 2013-5-23 12:3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海陆丰人就是海陆丰人,不属于潮汕对于这个问题,很多的海陆丰人(汕尾人)感到十分的困惑,到底海陆丰是 ...
“潮汕”这个俗称是由1906年“潮汕号”机车头而来的?你对潮汕也“太了解”了。你当潮州是潮汕的始祖?是潮汕的核心源头代表?你知最早汕头与潮安、潮安与潮州又是什么关系?揭阳呢?那“潮普惠”又是怎么由来的?其实如从文化上争议汕尾是不是属于”潮汕“,最具代表性的区别”潮剧“与汕尾地面的”西秦、白字“其内涵已说明了一切。
七月雪
发表于 2013-5-23 20:55:26
岼汎哋莪 发表于 2013-5-23 20: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问题已经困扰汕尾人民多年?官方有具体的说法吗?网上各有各的答案,我们应该信哪方?汕尾现在是个体, ...
官方在这问题不能有也不应该也无办法有具体说。小郑曾有一个十分人情味比喻:汕尾是潮汕一个嫁出去的女儿。虽不本质,但也十分生动。请你研究一下潮剧与正字、白字、西秦的共同点和不同处,汕尾是不是属于潮汕,一切尽在不言中。
七月雪
发表于 2013-5-23 21:15:29
说句实在的,汕尾基本就没有一种能证明自己属性的代表性文化,婴歌舞舞就算了,如用正字、白字、西秦的渊源来寻,更是找不到北了。说句不中听的话,汕尾是一个两不像或者是惠州与潮汕的混杂,两边各拈一点,好听点是兼容,再不好听点,是潮汕与惠阳地区的弃儿。所以,现汕尾人困惑自己的出身身份也很正常。{:5_155:}
老李
发表于 2013-5-23 21:56:27
我记得海陆丰是惠阳地区的,杂会是潮汕?
七月雪
发表于 2013-5-23 22:29:15
老李 发表于 2013-5-23 21: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记得海陆丰是惠阳地区的,杂会是潮汕?
海丰是海丰,陆丰是陆丰,别强绑一起
飞鸿
发表于 2013-5-23 23:24:33
不懂,看热闹
陈显兵
发表于 2013-5-24 00:08:37
全世界唯有海陆二县有独特文化体系。
我们承袭是一种中原文化,河洛文化。
这是科学的,和潮州一点丁关系都无。
倒是和闽有一重骨肉关系。
你信不信河南有几个乡里说「海丰话」。我信。
陈显兵
发表于 2013-5-24 00:13:53
看看我们祠堂的祖宗对联,
那就是祖先的出处,始祖。
一部家族的历史,源长流远。
独目三与葫芦慧
发表于 2013-5-29 18:03:37
争论这些没啥必要吧。有些民俗有些地方文化总是迁徙的过程中得到传承,我们海陆丰人的祖先就是从安徽江浙一带一路迁徙下来的,从定居时间先后看,把我们纳入潮汕人并无不妥。
但如果以文化语言相近为标准划分,我们应该归入闽南人,因为我们的话和福建东山岛的话真的很像,习俗也很接近,但没人会这么来划分。
其实,人是独立的,文化是不断发展的,潮汕地区的人爱不爱把我们划进去是人家的权利,我们海陆丰人要是在家乡文化经济日盛,在外地声名显赫,被人所尊敬,谁都抢着认同我们。到时我们爱和谁玩,还不是我们说了算。
danjin
发表于 2013-5-29 19:23:48
汕尾属不属于潮汕地区,我不太清楚,只是明白,上一辈人经历了汕头地区向惠阳地区转变的时期,回归惠阳地区海陆大地欢欣鼓舞,我们在汕头地区管辖的文革期间,发生了8.26事件,干部群众死伤四百多人,汕头地委难逃其责!海丰县城楼脚彭来源于客家地区的揭西五云,陶河镇的杨古埔刘氏与揭西五云、河婆(客家地区)的刘氏有血缘关系,海丰鹿境两大巨姓大族蔡氏、吕氏祖籍福建莆田,海丰钟姓来源于紫金县的南岭镇(客家地区),海丰地区人口来源复杂。
关注哥
发表于 2013-5-29 19:37:25
粤东地区
ben4425
发表于 2013-5-29 21:22:48
5流歌手引起的鸡飞狗跳....
西风
发表于 2013-5-29 23:48:43
我也是看了汕尾市民网以前某网友发的帖子才知道汕尾原来不属于潮汕的,之前我一直以为是。
汕闽人0660
发表于 2013-5-30 16:05:31
据初步统计,海内外操这种方言的人将近6000万人
闽南话又称河洛话,我只知有两个版本的说法:
一:河洛话原本是商朝时的官话,商传至纣王为西方狄族(即周族)所灭,留在河洛一带的商民 上阶层者被迫迁至洛邑当奴工,营建新都成周,下阶层者被分配至卫、鲁、齐国当农奴,在东方尚存的几支顽强商族只好退回江南,利用丰富的资源发展工商业,而居东南沿海者则形成越族后裔,河洛语之口音即源于商代 读书音源自古代汉语,故河洛语应称为「商汉语」或「古汉语」此种语言乃最具汉人本色之语言。
二:闽南语的发源地是在黄河、洛水流域,俗称“河洛话”,这是因为西晋时中原一带的林、黄、陈、郑、詹、丘、何、胡八大姓为避战乱南下,在无名江边定居,并把这条江定名为“晋江”,以示不忘自己是晋朝人。这样也把河洛话带到福建,并演变为闽北、闽中和闽南三种方言语系。在闽南人移民台湾后,把闽南话带到台湾。令人预想不到的是,原先说河洛话的地方早已不说河洛话了
闽南方言是全国八大方言之一。它分为五个次方言:
厦门话区:厦门、金门、同安。
泉州话区:泉州、石狮、晋江、惠安、南安、永春、德化、安溪等八个县市。
漳州话区:漳州、龙海、漳浦、云霄、东山、诏安、华安、长泰、平和、南靖等十个县市。
龙岩话区:龙岩市、漳平县。
大田话区:大田县、尤溪县的一部份。
闽南话的流播不只在闽南地区,早已超过省界和国界,在外省传播闽南话最广的是台湾,台湾岛上,除了高山族地区外,差不多都通行着近于漳州腔和泉州腔的闽南话。据初步调查,台中、台北稍偏泉州腔,台南、高雄稍偏漳州腔。闽南人移居台湾据说开始于元代,大规模迁移是在17世纪中叶,大量闽南人随郑成功渡海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回台湾。300多年来,闽南人和其它地区东渡的汉人,和高山族同胞一起,开发祖国的这个宝岛,在共同的生活和斗争中,闽南方言始终作为主要交际工具,保留在台湾人民的口中。特别是今天,大陆与台湾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更加密切,台湾的父老兄弟不断到大陆寻根、探亲、访友,闽南话显得更加重要。
岼汎哋莪
发表于 2013-5-30 18:05:10
七月雪 发表于 2013-5-23 21: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说句实在的,汕尾基本就没有一种能证明自己属性的代表性文化,婴歌舞舞就算了,如用正字、白字、西秦的渊源 ...
哈哈,说之有理.
岼汎哋莪
发表于 2013-5-30 18:09:14
danjin 发表于 2013-5-29 19:2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汕尾属不属于潮汕地区,我不太清楚,只是明白,上一辈人经历了汕头地区向惠阳地区转变的时期,回归惠阳地区 ...
陶河镇的杨古埔刘氏与揭西五云、河婆(客家地区)的刘氏有血缘关系.{:4_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