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雪
发表于 2013-6-23 17:25:38
郑溢涛 发表于 2013-6-23 17:2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话基本正确!我要是不知廉耻,能有今天这样自强么!哈
要不要跟我学习使用标点符号?!
你是土八路、老頑固,親。。。{:4_131:}
郑溢涛
发表于 2013-6-23 17:27:52
南方雪 发表于 2013-6-23 17:2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是土八路、老頑固,親。。。
基本正确。赞一个!
南方雪
发表于 2013-6-23 17:29:26
郑溢涛 发表于 2013-6-23 17:2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基本正确。赞一个!
過時師哥,好極有限。吹。。。{:4_104:}
南海闻道
发表于 2013-6-23 18:06:10
本帖最后由 南海闻道 于 2013-6-23 18:22 编辑
郑溢涛 发表于 2013-6-23 14:17 http://www.swsm.net/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除了咬住我的几句“粗口”做文章,你还会做什么?披什么文化的外衣?装什么大度!
我说申报楹联文化城 ...
郑溢涛说:“我说申报楹联文化城市一事因胡豪而起,绝不关我对胡豪的态度……”
好吧,就以楼上郑溢涛再次贴上的《略说汕尾申报“楹联文化城市”事》一文,让诸位读者看看郑溢涛文中所说,与对胡豪的态度有没有关系。
1、特意在市党报发表评论文章,专题以胡豪一人的“新闻联说”呼吁,通篇充满溢美之辞,是“绝不关我对胡豪的态度……”?
2、文中吹捧“胡会长此创,实为“旧瓶装新酒之奇葩”,是“绝不关我对胡豪的态度……”?
3、为此,不惜抨击市有关部门从一开始就是“半推半就”而致今日“不推无就”。 是“绝不关我对胡豪的态度……”?
这就是我“长着一双人的眼睛”,且“具备起码的逻辑思维常识的头脑”,所看出的《略说汕尾申报“楹联文化城市”事》的问题!
南海闻道
发表于 2013-6-23 18:17:14
本帖最后由 南海闻道 于 2013-6-23 18:19 编辑
南海闻道 发表于 2013-6-23 18:06 http://www.swsm.net/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郑溢涛说:“我说申报楹联文化城市一事因胡豪而起,绝不关我对胡豪的态度……”
好吧,就以楼上郑溢 ...
按,既然郑溢涛将其原文发出来。那么,也将我读了该文后所写的原文发在下面,以便为未阅此文的读者相对比分析。
先正风气,再说申报“楹联文化城市” 之事
近看《汕尾日报》有郑一涛先生者,在报上发表《略说汕尾申报“楹联文化城市”之事》,大声疾呼要申报“楹联文化城市”。并猜疑“是中间某个环节在落实上出了问题,抑或有关部门从一开始就是‘半推半就’而致今日‘不推无就’? ”应该说,建立“楹联文化城市”,对汕尾文化来说本来是件好事。然而,且问现在汕尾市楹联界有申报“楹联文化城市”的正常气氛吗?申报的主体具备所要求的条件吗?
该文为了达到申报“楹联文化城市”的目的,竟敢言过其实地为某个现已不具备代表性的楹联组织及个人涂上金色的光彩:“汕尾诗词楹联之传统资源与现实创作成绩,均无愧称中华翘楚”。愚认为:称“汕尾诗词楹联之传统资源”,可也!因为中华大地每一个城市都有“诗词楹联之传统资源”。但说到“现实创作成绩,均无愧称中华翘楚”,则给人有言过其实、自我贴金之嫌!愚作为汕尾市诗词楹联界之一员,听了此话也不由脸上发红。因为“均无愧称中华翘楚”此话,是出自一位本市文化新闻人士,而非外市诗词楹联界或文化新闻人士。恕笔者浅陋,从没有听到有外地人士对汕尾诗词楹联有过这样高的评价。 且看:现汕尾市楹联界有没有达到申报“楹联文化城市”的临界点,申报的汕尾楹联学会有没有代表性和具备申请条件等,其领导人能否达到德才兼备等素质。笔者认为,目前,汕尾楹联学会尚不具备申报的条件。理由如下:
一、汕尾楹联学会不具备代表性。汕尾楹联学会现有会员:1、陆丰市,在江初、江波等诗词楹联作者退会后,仅剩甲子镇、东海镇等10人左右,其余碣石及东海等镇大多数诗词楹联作者不是被排除就是不愿加入;2、海丰县,因20多位会员退出后仅剩3位会员;3、陆河,原理事罗方恳等退会后,已没有会员;3、红海湾,原理事翁深在等退出后,已没有会员;4、汕尾市城区,在吕烈等多位退会后,仅剩下一位会员。
二、汕尾楹联学会领导人素质不具备正派、廉洁的作风。汕尾楹联学会成立于三年前。创立之初的两年内,在全体会员和理事的努力下,也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在这期间,其主要领导人竟背着学会的五位副会长和理事,以学会的名誉以及需要出版经费的理由,多次向由其他副会长介绍的企业家等要捐款。要到的款项却全部落入自己的荷包。一次向海丰一位企业家要款后,为了掩盖此事,在吃饭时竟阻止那位捐款的企业家向其他副会长说出此事。引起那位企业家的反感,才使其私下要钱的丑事暴露出来。其中一位副会长为了怕冤枉他,问其他四位副会长:胡某有没有通告他们取得经费之事,大家都说没有告知他。而胡某竟迁怪这位副会长将他此种不光彩之事说出来,在没有经过全体理事甚至与其他五位副会长开会通过的情况下,自己一个人盖章打报告到市文化局执意要开除了这位副会长。从而引起多数副会长的谴责。不仅如此,且不经过五位副会长同意,自己任命了四位当时尚不是会员的新的副会长,撤消了许鸿雁秘书长之职,并改变了会内办事机构。这种在社团组织予取予夺自己说了算的作风,使大家对学会的前途和某个人的做法感到失望,入会初期的满腔热情顿时消失。故此,先后有副会长吕烈、叶良方、江初以及常务理事刘存善、余少瑜、江波、赖定愚、翁深在等30多位会员宣布退出该会。
三、汕尾市能称为“中华翘楚”并以此为申报“楹联文化城市”理由者,难道就是所谓的中国楹联学会领导激赏胡某之“新闻联说”?(且注意!不是中国楹联学会的专家激赏)。然而,不仅该“新闻联说”在内容及文理、节奏、对仗、韵律存在着不少问题(论坛早已有人指出,并遭人诟病),而且相当部分“新闻联说”,将一件简简单单、明明白白的时事,用上令广大群众看不懂的典句或古字词组成一则对联,再加以繁琐的注释。故此,读者对这种时事内容受到扭曲的联说,都不感兴趣。至于说“胡会长此创,实为旧瓶装新酒之奇葩”,将“新闻联说”说成是胡某首创的,可说是贻笑大方。因为早在清末民初,就有很多文化人撰写了这类反映时事的对联。例如:章太炎等很多人就曾撰写了大量的新闻联。例如章太炎讥讽慈禧太后七十岁生日的对联:“今日到北海,明日到南苑,何时再到古长安?叹黎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湾,而今又割东三省!痛赤县邦圻益蹙,每逢万寿祝疆无。”
诚然,想当申报“楹联文化城市”的推手其热情可以理解。但全国现有15个被授予“中国楹联文化城市”的地级市。汕尾市就是现在申报“中国楹联文化城市”,也没有什么新奇和利于民生,不要让纳税人的钱花在表面文章上。因此值不得如此责备有关部门不重视。追问“于今却莫名搁置,竹篮打水,岂不令人扼腕!”云云。而“敢担当,会担当,善担当”的精神,应用在目前最急迫的经济建设和民生事业上。而且,即使要申报,也要整顿某些楹联队伍的不正之风。不要让一些以公济私者,借申办“中国楹联文化城市”之名,使楹联组织成为其私人捞取金钱的工具。
南海闻道
发表于 2013-6-23 19:58:30
本帖最后由 南海闻道 于 2013-6-23 19:59 编辑
郑溢涛 发表于 2013-6-23 17:13 http://www.swsm.net/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一些个不入流的文人,最大的毛病,在于总学不会“大处着眼”看问题,学不会面对真问题,而习惯于在细枝末节 ...
哈哈!你又是入了多少流的文人呢?!{:4_141:}{:4_141:}{:4_141:}
郑溢涛
发表于 2013-6-23 20:50:29
本帖最后由 郑溢涛 于 2013-6-23 20:57 编辑
南海闻道 发表于 2013-6-23 19:58 http://www.swsm.net/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哈哈!你又是入了多少流的文人呢?!
你以为我该入几流呀?!
是先支持申报呢?还是先正风气呢?哪个为大呢?!
你真是找死之不入流的文人啊!
包括陈显兵先生,也是时而清醒,时而混沌之人!连家生先生就更不必说了!
汕尾平民
发表于 2013-6-24 10:43:19
郑溢涛
发表于 2013-6-24 15:07:21
汕尾平民 发表于 2013-6-24 10: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是汕尾文坛怪胎,假文人代表,根本不入流。你除了能在市民网耍一耍,还能哪里。继续喷吧
要不,我跟在你们后面,流到阴沟里耍去?
火★龙★果
发表于 2013-6-24 16:52:54
好复杂啊。{:5_154:}{:5_154:}
南方雪
发表于 2013-6-24 17:37:46
郑溢涛 发表于 2013-6-24 15: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要不,我跟在你们后面,流到阴沟里耍去?
流氓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流氓有文化,吹。。。{:4_137:}
南海闻道
发表于 2013-6-24 18:32:54
郑溢涛 发表于 2013-6-23 17: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一些个不入流的文人,最大的毛病,在于总学不会“大处着眼”看问题,学不会面对真问题,而习惯于在细枝末节 ...
那么,我们就以 “大处着眼”,来看国外学者对李贽在《焚书》卷四《八物》篇,是如何解读的。
美国历史学家黄仁宇教授在《万历十五年》一书中,论及李贽对海瑞的评论说:“他尊重海瑞,但是也指出海瑞过分拘泥于传统的道德,只是‘万年青草’,‘可以傲霜雪而不可以任栋梁者’。”就是说,李贽认为海瑞是“万年青草”而非“栋梁之才”,明显是贬义的用法。这是美国历史学家黄仁宇教授研究了李贽原著《八物》篇后所得出的结论。
注:黄仁宇,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剑桥中国明代史》撰稿人之一,已故美国历史学家。其研究李贽评价海瑞的《万历十五年》一书,斐声海内外学界。
郑溢涛
发表于 2013-6-24 21:20:23
本帖最后由 郑溢涛 于 2013-6-25 12:11 编辑
南海闻道 发表于 2013-6-24 18:32 http://www.swsm.net/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那么,我们就以 “大处着眼”,来看国外学者对李贽在《焚书》卷四《八物》篇,是如何解读的。
...
学艺不精,修来叫嚣!包括黄仁宇,在海瑞问题上也是一知半解!你想看个权威资料么——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对李贽著作的误读(选其一)
潘叔明许苏民
1、关于李贽对海瑞的评论
黄仁宇先生在《万历十五年》一书中,论及李贽对海瑞的评论,说:“他尊重海瑞,但是也指出海瑞过分拘泥于传统的道德,只是‘万年青草’,‘可以傲霜雪而不可以任栋梁者’。”
以上这段文字所引用的李势的话,见《焚书》卷四《八物》篇,但黄仁宇先生却把李贽的意思理解反了。李贽的原意是说,海瑞是栋梁之材而非万年青草。这既可以从审读《八物》篇原文来证明,还可以李贽论及海瑞的其他言论来证明。
《八物》篇是一段专论古今人物的文字,以八物来比拟八种不同类型的人才。李贽是把海瑞列在“杉松栝柏”一类中来加以论述的,试看原文:
夫青松翠柏,在在常有。经历岁时,栋梁遂就。噫!安可以其常有而忽之!与果木斗春,则花不如;与草木斗秋,则实不如。吁!安可以其不如而易之!世有清节之士,可以傲霜雪而不可任栋梁者,如世之万年青草,何其滔滔也。吁!又安可以其滔滔而拟之!此海刚峰之徒也,是亦一物也。
对于这段文,若走马观花看去,很可能就会得出李贽认为海瑞是“万年青草”而非“栋梁之才”的结论;但细细咀嚼文句,就可以看出,“栋梁之才”恰恰指的是“海刚峰之徒”。这段文字分四个层次:从“夫青松翠柏”到“安可以其常有而忽之”,是第一个层次;再到“安可以其不如而易之”,是第二个层次;再到“又安可以其滔滔而拟之”,是第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的最后一个“之”字都是指首句的“青松翠柏”。最后展开第四个层次“此海刚峰之徒也是亦一物也”作结语,与上句的最后一个“之”字的含义相衔接,又与首句“夫青松翠柏”呈首尾玄合之势。一气呵成。可见“海刚峰之徒”为“青松翠柏”无疑。
如果这样分析还不够有力,请看与《八物》篇同时编入《焚书》的《寄答耿太中丞》一文,文章批评道学家“终日言扶世,而未尝扶一时”,接着就赞扬海瑞道:“吾谓欲得扶世,须如海刚峰之悯世,方可真扶世人也。”他认为,海瑞有扶世之实而并不讲那些自我标榜的扶世之言,但世人未尝不以扶世之实归之。扶世者,栋梁之才也。
如果说这一证据仍然不够有力,那就再请看李贽《续藏书》中的海瑞传记。这篇传记详叙了海瑞在江南打击官绅豪右、反对官僚特权的事迹:“自是士大夫名贪暴者,多窜迹远郡以避,小民始忻忻有更生之望也。”赞扬海瑞如何得到人民的拥护:“至今小民得保守田业,相率绘公像而尸祝之,比比也。”不仅如此,李贽更为海瑞不得朝廷重用而大鸣不平。海瑞罢官十几年后,万历皇帝本想召他进京委以有实权的官职,但却遭到朝中权势者的阻挠,对此,李贽加了两个字的批语:“可恨!”海瑞被连升三级为南京都御史,天下正派人“举手相庆”,而朝中的“小人之不便者”则纷纷上书皇帝,对海瑞“诋之甚力”。对此,李贽又写了一句评语,斥之为“真小人之见”。以上所论所许不在“傲霜雪”,而在“任栋梁”。如果李贽认为海瑞是不可以任栋梁者,还能如此为海瑞讲话吗?
(郑溢涛注:这篇文章,甚合我心,是真懂得李贽者!)
郑溢涛
发表于 2013-6-24 21:26:00
南方雪 发表于 2013-6-24 17:37 http://www.swsm.net/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流氓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流氓有文化,吹。。。
最可怕是流氓+不入流的文化!就像你们麻辣水群体!其实也不可怕,能掀起什么波澜来呀!
南海闻道
发表于 2013-6-24 21:26:03
本帖最后由 南海闻道 于 2013-6-24 21:27 编辑
郑溢涛 发表于 2013-6-24 21:20 http://www.swsm.net/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学艺不精,修来叫嚣!包括黄仁宇,在海瑞问题上也是一知半解!你想看个权威资料么——
黄仁宇《万历 ...
学艺不精,修来叫嚣!是啊,你学艺够有功夫,够精了。这样句子叫人笑掉大牙了。{:4_141:}
郑溢涛
发表于 2013-6-24 21:28:05
南海闻道 发表于 2013-6-24 21: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学艺不精,修来叫嚣!是啊,你学艺够有功夫,够精了。这样句子叫人笑掉大牙了。
不要鸭子死了嘴还硬!这还不是你的棺材么!
南海闻道
发表于 2013-6-24 21:32:49
本帖最后由 南海闻道 于 2013-6-24 21:35 编辑
郑溢涛 发表于 2013-6-24 21:20 http://www.swsm.net/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学艺不精,修来叫嚣!包括黄仁宇,在海瑞问题上也是一知半解!你想看个权威资料么——
黄仁宇《万历 ...
我早知你要从网上搜索这篇文章来说事了,果然不出所料!哈哈!权威文章?是哈佛大学的老教授权威呢?还是一二位通过批驳著名教授的文章来出名的无名之辈权威呢?
注:黄仁宇,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剑桥中国明代史》撰稿人之一,已故美国历史学家。其研究李贽评价海瑞的《万历十五年》一书,斐声海内外学界。
郑溢涛
发表于 2013-6-24 21:35:19
南海闻道 发表于 2013-6-24 21: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早知你要从网上搜索这篇文章来说事了,果然不出所料!哈哈!权威文章?是哈佛大学的老教授权威呢?还是 ...
骗谁呀?你以为你以前看过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