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汕尾新任书记温国辉同志的参考
本帖最后由 郑溢涛 于 2015-7-8 16:48 编辑给汕尾新任书记温国辉同志的参考郑溢涛
以下是我去年5月份的一篇小文,今天拿来给温书记作个参考,窃以为为时未晚——
从汪洋说到庹震——并从“汕尾异象”回望《醒来,铜陵!》 广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今日开幕了,请允许我赶在同一天妄言几句—— 本次党代会前夕,中央决定资深媒体人、新华社原副社长庹震任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外界预测他将出任宣传部长一职,连带别的一些“习惯性揣测”。笔者心头,则因此掠过一些旧事,也生出一份新的期待。 20年前,或许是与汪洋心有灵犀不谋而合,庹震跟他的同仁一道,高瞻远瞩地将《醒来,铜陵!》升级为《醒来,不只是铜陵》系列报道辐射全国,让多少人心头为之一“震”;20年后入粤,在新的位置上,在新的“思想解放的海洋”上,他能否葆有以往的锐气,助力汪洋再度激荡起广东人心头的波澜呢? ——这是20年前许多人都耳熟能详的事:1991年,正值改革开放以来的中间时段,时任铜陵市长的汪洋,冒着政治风险,主导了一场大讨论,震撼了全国,被称为“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第一场解放思想大讨论”,“在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中留下重要一笔。”大讨论开篇文章《醒来,铜陵!》就是由汪洋亲自布置写作、把关、改定后在《铜陵报》上刊发的,整个过程无疑是一种具体操作层面上的导引。这篇敢于揭短亮丑的文章一刊出,铜陵人为之震动,一场大讨论随之在全市各个层面深入开展起来,新旧思想观念激烈碰撞。正如后来人们所总结的:“大讨论深深触动了当地干部的内心,带给他们的不仅是震撼,还有整个思想开放的风气,很多保守官员的思想开始发生变化,使当时的官场风气为之一振。” ——另一个细节,则是人们当时未必知道的:《醒来,铜陵!》在《铜陵报》上刊发引发当地大讨论,《经济日报》驻安徽记者站记者以媒体人的敏感,随即采访了铜陵市长汪洋,及时写成了报道。《经济日报》领导也认为这是一重大题材,决定组织更大的报道。1992年初,《醒来,铜陵!》略作删节在《经济日报》刊发,同时配发消息和评论,还策划了《醒来,不只是铜陵》的系列报道,从1月4日第一套稿子与读者见面,到1月24日,先后发表文章、通讯、评论、编后、编者按、图表、来信30余篇,共计3万多字,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这其中,刚过而立之年的庹震起了重要作用。 据《经济日报》当时驻安徽记者陈雷后来回忆说,当时采访汪洋,汪洋同志半个小时的介绍,深深地打动了记者,让记者敏感到:“以当时人们的思想水平,对自身发展的长短优劣认识到如此的高度,敢于拿起手术刀来自行切开‘病灶’,自行‘刮骨疗毒’,这种胆略就很值得向全国推介,这对那些仍满足于与自身比,不思变革的人们和地方应该有很大的冲击。”“记者及时把这一信息和希望作重点报道的想法向时任记者部主任的庹震同志和值班副总编杨尚德同志报告,杨总和庹主任立即指示作详细方案,连续报道。……这设计的第一稿可以说没有跳出铜陵本身这个圈子,没有站在全国的角度来审视铜陵大讨论。之后,经过几次反复,庹震同志把这组报道的切入口定为《醒来,不只是铜陵》,思路顿时开阔。可以说‘不只是’三个字一加上,报道的方向便十分明确,其重要意义也不言而喻了。” 《经济日报》《醒来,不只是铜陵》系列报道,发表在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前。陈雷透露,报道影响越来越大,江西、陕西、辽宁、吉林等10多个省的党政领导机关组织有关干部进行学习和讨论,西安、大同、吉林等10多位市长发表谈话或撰写文章参与讨论,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编辑部收到读者来信来电300多件,对整个报道表示热烈支持,说是“抓到了节骨眼上”。国务院有关领导部门对报道也给予了充分肯定。后来,《新闻战线》、《中国记者》、《新闻出版报》等报刊在论述1992年春季全国新闻宣传动态时,称该组报道“比较充分地反映了基层干群对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期盼之情,是小平南巡讲话公开发表前一次很好的舆论热身,表现了很高的新闻锐敏性”,报道因此在当年全国改革好新闻评比中获一等奖。 以上,就是20年前从《醒来,铜陵!》到《醒来,不只是铜陵》的故事。接下来妄说一些今日的感想—— 其一:真正的思想解放,是源于一种“原发性”的胆识,更可贵的是见诸一种“惯常性”的身体力行,而不是只流于对上层意志的“纪律性”“表态式”的响应,或笔走龙蛇、口吐莲花的热闹。在汪洋身上,人们就常常能够感受到这样一种丰采,他无疑就是思想解放的身体力行先行者!这是他与别的许多领导干部的一个鲜明的差别。我隐约有个感觉,尽管汪洋甫一入粤就力倡思想解放,但若从他主粤以来的实践层面上考量,某些重要瓶颈似乎仍未得到更大幅度地突破。撇开大体制的掣肘这一因素不说,是否正是由于这种差别的存在,即汪帅属下的大小领导干部,在实际行动上稍嫌游移、滞后了?举个例子说,比如对乌坎事件的处理方向,是顺应历史进步潮流的,学界、媒体与公众的评价是基本肯定的,但若具体到当地的领导干部身上,从社会建设和管理的理念上,这种正确处理方向,究竟在多大比例、多大程度上得到他们的服膺?是不是甚至有人还在内心里抵触?领导干部在社会建设和管理理念上的参差不齐,无疑是一个沉重而又尴尬、无奈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无形的巨大瓶颈!虽然,在今日开幕的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对乌坎事件的处理经验和启示,也许会写入大会报告以号召统一思想理念,但真正深入人心并在同类实践中开花结果,则尚待时日,尚待有力的机制保障和检验。这其中,需要不断地在思想理念上的撞击和震荡,用今日《南方日报》的宏论《思想解放永无止境》的话说,就是要不断地“触碰矛盾动真格”,在谋求“物质之变”的同时,不断地获取“精神之变、气质之变”的果实! 其二:一个地区,在自身的发展上,能够主动自觉揭短亮丑、刮骨疗毒,确实需要主政者有非凡的胆识和理念!放眼二十年来,汪洋主导《醒来,铜陵!》的先声,几乎成为绝响!偶有一些表面上类似的做法,不是出于被倒逼而动动皮毛,也是叶公好龙、东施效颦,诚可叹哉! 最近《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关于“汕尾异象”的一组报道,又让我再次回望《醒来,铜陵》事件。(我的第一次回望,是汪洋书记2008年调研汕尾勉励汕尾“迎头赶上不当尾”之时,那时汕尾本来就该来一次比较彻底的反思和讨论,但事实是并不深入!) 《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关于“汕尾异象”的报道,编者按中指出:“汕尾问题不仅仅需要一个经济解决方案。”信哉斯言也,绝对切中肯綮!汕尾上上下下,谁人不知这层意思呢!“不仅仅需要一个经济解决方案”,那还需什么“方案”呢?可以从乌坎事件的发生以及之后的正确处理方向上去寻求答案!现任汕尾市委书记郑雁雄同志,出了一本《精细发展》,他探索的方案,就“不仅仅是经济解决方案”!我这里假设,郑书记的方案基本对路,那么,他也同样遭遇“一个无形的巨大瓶颈”,即属下领导干部的施政理念跟不上的问题!郑书记在社会建设和管理理念上,再怎么思想解放,再怎么可以直追汪帅,由于上述“瓶颈”的掣肘,至少在一个时期内,也会让他陷入“无力回天”的尴尬之境!这个问题且说到这里。再说说《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关于“汕尾异象”的报道。报道推出前,汕尾领导号召要敢讲真话、敢提意见,“只要对国家好、对汕尾好、对老百姓好的,都可以讲”。如今省上媒体剖析“汕尾异象”,自然是影响更大,但我更希望首先在汕尾本土的媒体抛出来!尽管眼下汕尾以“特殊生活会”的形式高度重视省报的报道,但在主动性、自觉性上,还是稍逊一筹了!汕尾领导本来也在几年前就提到若干年前的《醒来,铜陵!》,为什么就不能早一点来个《汕尾,醒来》的大讨论呢?如今虽有了《汕尾,一只刚睡醒的小狮子》等文章的诠释,但在我看来,仍还是“应然”而非“实然”之说,离真正的“醒来”似乎尚有不短的距离,还有待更深层次的思想撞击!从这一点上看,20年前汪洋的举措实在难以复制!另外我还想说的是:对于媒体的所谓负面报道,我们首先要考究的,不是“善意不善意”的问题,而是说得是否事实、客观、在理的问题! 从汪洋说到庹震,从“汕尾异象”回望《醒来,铜陵!》,无非是想表达一个期待:思想解放,各地市步子再大点;揭短亮丑、刮骨疗毒,再主动自觉点,力度再大点;面对群众“骂娘”,胸襟再宽阔点。这样做为了什么?正如著名媒体人笑蜀曾说:“经济发展是硬道理的时代已经过去,民众的权利发展是硬道理的时代已经到来。”广东要在后一个“硬道理”上走在前面,有待汪洋再荡起波澜、庹震再推波助澜! 2012.5.9 22:00初稿
(2013年7月31日补注:当今年初的一个事件发生后,我这篇文章(新浪博客)几天内增加率几千个点击率。为何?网友以为我是在拍庹震部长的马屁,其实是找不到这个迹象的!)
http://www.swsm.net/xwb/images/bgimg/icon_logo.png 该贴已经同步到 郑溢涛的微博 {:5_142:} 这才是郑兄的真功夫!{:5_142:} {:6_198:} {:4_120:} 小民 发表于 2013-7-31 19:36 这才是郑兄的真功夫!
支持,这篇文章是真文篇实心话。 温书记,敢动汕尾十大人物排第一了.我只能说:不是你调走,就是我迁走了.汕尾啊汕尾,想说爱你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 抄袭之作,还自鸣得意!
这厮又讨好汕尾皇帝了(郑溢涛语){:5_154:} 好文章 wchanghui 发表于 2013-8-1 09: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好文章
抄袭的好!{:4_137:} 麻辣水 发表于 2013-8-1 13: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抄袭的好!
奇怪了, 你跟他有深仇大恨嗎 hkhenry 发表于 2013-8-1 13: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奇怪了, 你跟他有深仇大恨嗎
倒不是,是他跟大家有仇!
你设听他说,除了他之外,汕尾都是官场阴虫,假文人吗? {:4_102:} 本帖最后由 郑溢涛 于 2013-8-1 16:42 编辑
hkhenry 发表于 2013-8-1 13:13 http://www.swsm.net/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奇怪了, 你跟他有深仇大恨嗎
问得好!看得准!他们老觉得我刨过他们家祖坟!参见《这样子的幽壹也比某类人可爱些》http://www.swsm.net/thread-263224-1-1.html 庹震的南方周末事件,我感觉属于比较传统的干部吧?汪洋就比较开放。 郑溢涛 发表于 2013-8-1 15: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问得好!看得准!他们老觉得我刨过他们家祖坟!参见《这样子的幽壹也比某类人可爱些》http://www.swsm. ...
這位大哥, 算了吧, 有時候再見也是朋友, 人生何必有那麼多爭執呢? hkhenry 发表于 2013-8-2 17: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這位大哥, 算了吧, 有時候再見也是朋友, 人生何必有那麼多爭執呢?
你最好先问他们做了什么!不了解真相,别急着当什么和事佬! 麻辣水 发表于 2013-8-1 13:1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倒不是,是他跟大家有仇!
你设听他说,除了他之外,汕尾都是官场阴虫,假文人吗?
那就更奇怪了, 你跟他都是文人, 應該也是有素養的人,為什麼為一些事情而天天吵架呢? 算了吧, 再見也是朋友, 你們不如多關心汕尾的發展. 多發表對發展的意見.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