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来缘去 发表于 2013-8-13 00:57:26

真相最忌探讨少 求知不怕争议多

真相最忌探讨少   求知不怕争议多—— “陈炯明捣毁过彭湃的家” 是不实之词    陈治赠   2013年8月12日最近,有人在《汕尾市民网》称:“陈炯明捣毁过彭湃的家” 。将本来已是了结的公案,再次推到了社会。谁是焚毁彭湃烈士故居、得趣书室的真凶?又成了不得不重视审视的话题。笔者认为:彭湃烈士故居(下称“故居”)、得趣书室(下称“书室”)被毁,与陈炯明无关。
   一、谁是焚毁彭湃烈士故居、得趣书室真凶?有过四种说法,二个嫌疑人。1、郑政魁主编的 《海丰县文物志》 ,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5月第一版第146页:“1925年6月,革命军回师广州,军阀陈炯明残部重陷海丰城,故居遭焚毁” 。第147页:得趣书室于“1928年3月,被国民党军队烧毁” 。2、刘林松、蔡洛主编的《回忆彭湃》,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15页:“1925年9月,陈炯明部下对彭姓大加摧残,拆毁彭湃的家” !这种说法,来于某一个人的回忆录。3、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的《海丰县志》(下称“县志”)下卷第990页:“1928年3月,海丰苏维埃政府退守山区后,国民党军队重陷海丰县城,故居遭焚毁” ;“ 民国17年(1928年)3月,得趣书室被被国民党军队烧毁” 。4、最近,有人在《汕尾市民网》未提具体时间称:陈炯明捣毁过彭湃的家(依据来自第二种说法;陈炯明残部或陈炯明部下=陈炯明)。据上述说法,彭湃烈士故居、得趣书室被毁的时间计有1925年6月,1925年9月,1928年3月三次(搗毁说没有说出具体时间不好猜测)。嫌疑人是陈炯明,国民党军队二个对象。作案手段为焚毁,拆毁,捣毁三种。
   二、彭湃烈士故居、得趣书室是被焚毁。而不是被拆毁或捣毁。郑政魁在《海丰县文物志》指控,“故居”是1925年6月被陈炯明残部焚毁。“书室”于“1928年3月,被国民党军队烧毁” 。与“故居” 和“书室”同时被焚毁的事实不符。而且,“故居”与“书室” 既然已在1925年6月被焚毁。何来有1925年9月又被被拆毁或所谓被捣毁;1928年3月再被焚毁的事情发生?“故居”与“书室”不存在曾经三次被毁的经历。《海丰县志》的认定,“故居” 与“书室”是1928年3月才被国民党军队焚毁。所谓1925年6月被陈炯明残部焚毁,1925年9月被陈炯明部下拆毁或被捣毁的指控,就是胡说八道。
      三、1925年5月14日到同年11月,陈炯明的粤军或“残部” ,均未再回过海丰。   据上海《申报》(1924年1月7日)刊载:粤军中林虎、洪兆麟有北伐之议;杨坤如等志在夺回广州;陈竞存主张联省自治,决不北伐。“所以三派虽然合作,其实同床异梦” 。再加上陈炯明不忍粤省陷入战祸, 1924年4月11日,陈炯明就决定“拟弃惠州,守海陆丰;弃五华、兴宁,集梅县,备窥汀漳” 。1925年2月27日,洪(兆麟)叶(举)两部“不战自退” ,粤军失平山、失三多祝、失海陆丰、失潮阳、失普宁,直至失汕头,洪叶两部退入丰顺三河埧。1925年4月20日,杨坤如部“献惠州降滇军” 。“陈炯明实力已尽,不能复起” 。“叶举与陈炯明有意见;杨坤如不奉命” 。粤军一退再退,到5月 14日,林虎、洪兆麟、叶举三部已“全部已经武平入赣,闻陈炯明已到赣南筠门岭” 。从1925年5月 14日起至同年11月陈炯明解散粤军止,陈炯明所有“残部” 均未再回海丰。换言之,这段时间,海丰实际上是彭湃的“天下” 。
      四、1925年9月借道海陆丰的刘志陆部,不再是陈炯明“部下或残部” 。   刘志陆,广东梅县人,1913年任陈炯明指挥的广东革命陆军营长;1916年参加广东的反袁讨龙战争;10月21日,黎元洪总统授以刘志陆陆军少将街。1917年10月,任孙中山广州军政府惠州督办;1918年5月,调任潮梅镇守使,率部驻汕头。1920年8月11日,任桂系掌控的广州军政府攻闽中路军司令,与陈炯明拔刀相向;8月12日“驱桂”战役开始,刘志陆为陈炯明指挥的粤军击败,逃回广州。1922年12月2日,刘志陆率部归粤军,驻防梅县。1925年5月10日,许崇智分别派代表与林虎、熊略等粤军将领接洽,“实行粤籍军大同盟,驱杨希闵(滇军)、刘震寰(桂军)” ,“决以潮梅收入交现驻闽赣边境林(虎)、洪(兆麟)、叶(举)各粤军,以彼此合作为条件,各蠲成见,共纾粤局” 。5月21日,廖仲恺风尘仆仆赴汕,“与许(崇智)蒋(介石)议决,一面联陈炯明,一面回兵广州驱客军(桂滇军)” ,实行粤籍军大同盟,组建“建国粤军” ,许崇智为总司令。除刘志陆部被许崇智收编外,其他粤军各部二万余人退入闽赣境內。1925年6月,许崇智回师广州“平叛”(指驱逐滇、桂客军),委任刘志陆为“建国粤军”第一军军长,接管潮汕防务。现在的刘志陆部是许崇智的“建国粤军”第一军,不再是“陈炯明部下” ,更不是所谓陈炯明的粤军“残部” 。1925年8月20日,“廖案”(即廖仲恺被谋杀案)发生,国民党內部分化,许崇智被剥夺军权。9月18日,刘志陆通电声讨蒋介石,数八大罪状,率指向广州讨伐蒋介石,9月22日借道海丰。刘志陆声讨蒋介石的军事行动,与陈炯明无关。据“县志”第23页:9月22日,陈炯明军刘志陆部几千人攻陷海陆丰,被杀害的工农干部和农会会员计有:海丰53人,陆丰38人。虽继续将刘志陆部挂在陈炯明名下,但没有刘志陆部焚毁“故居” 和“书室”的记载。
      五、彭湃烈土生前从未提及过“故居” 、“书室”被陈炯明部下或残部焚毁、拆毁或捣毁。事实上,彭湃家人及妻儿,一直在“故居” 、“ 书室” 居住、生活,直到大革命失败才流离颠沛。《不朽的丰碑》(中共海丰县委宣传部、党史研究室编人民出版社1996年9月版),收录彭湃烈土生前的文章、书信、讲话等共65篇,堪称研究彭湃烈士的权威文献。其中:1924年6月18日起至牺牲前时止有46篇。没有找到彭湃烈土生前提及过陈炯明部下或残部曾经焚毁、拆毁或所谓捣毁“故居” 、“书室”的文字。1925年10月18日,距9月22日刘志陆部“攻陷海陆” 只有月余,彭湃在《在省港罢工工代表第三十六次大上的报告》中声讨陈炯明,也没有刘志陆部焚毁拆毁或所谓捣毁“故居” 、“书室”的说法。由此可证,所谓陈炯明部下或残部曾经焚毁、拆毁或所谓捣毁彭湃的家,是有人在造谣,有人在以讹传讹。谁是焚毁彭湃烈士故居的真凶?从共和国成立到2005年,海丰人、特别是地方史研究专家、学者们经过近56年的苦苦追寻,反复查证,终于真相大白:1928年3月,海丰苏维埃政府退守山区后,国民党军队重陷海丰县城,焚毁彭湃烈士故居和得趣书室。“县志”为陈炯明洗刷了冤屈。

冷月吟风 发表于 2013-8-13 01:08:39

{:5_172:}很详细,很直接,很有说服力,陈老就是陈老。

海陆丰仙谈 发表于 2013-8-13 02:34:09

轻描淡写 发表于 2013-8-13 02:47:32

海陆丰仙谈 发表于 2013-8-13 02:3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沙发沙发,不要给某人抢先啰。

没人会跟一头猪抢的。你放心

海陆丰仙谈 发表于 2013-8-13 02:51:11

轻描淡写 发表于 2013-8-13 03:01:31

海陆丰仙谈 发表于 2013-8-13 02: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別跑到我的空间去骂嘛,么开骂不是更好吗,

海陆丰仙谈 发表于 2013-8-13 03:06:13

轻描淡写 发表于 2013-8-13 03:12:59

海陆丰仙谈 发表于 2013-8-13 03: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没你们跟网站关系好,等一下又被封号,你不要去打小报告哦

我看是你跟网站关好,你骂人胡来的行为,网站也不管,你没开几天就是2年级了,你牛,

海陆丰仙谈 发表于 2013-8-13 05:31:40

海陆丰仙谈 发表于 2013-8-13 05:35:33

麻辣水 发表于 2013-8-13 05:36:18

海陆丰仙谈 发表于 2013-8-13 05:3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别生气啦,谁先骂谁不跟你争议,青天的眼睛可是长在人头上面的,别生气了,我怕你行了吧。你老是报一些人 ...

好像是怪谈?关注!

麻辣水 发表于 2013-8-13 05:37:03

冷月吟风 发表于 2013-8-13 01: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很详细,很直接,很有说服力,陈老就是陈老。

回去睡吧!

满堂红 发表于 2013-8-13 11:28:07

{:6_207:}

砍瓜切菜 发表于 2013-8-13 11:47:23

三、1925年5月14日到同年11月,陈炯明的粤军或“残部” ,均未再回过海丰。   据上海《申报》(1924年1月7日)刊载:粤军中林虎、洪兆麟有北伐之议;杨坤如等志在夺回广州;陈竞存主张联省自治,决不北伐。“所以三派虽然合作,其实同床异梦” 。再加上陈炯明不忍粤省陷入战祸, 1924年4月11日,陈炯明就决定“拟弃惠州,守海陆丰;弃五华、兴宁,集梅县,备窥汀漳” 。1925年2月27日,洪(兆麟)叶(举)两部“不战自退” ,粤军失平山、失三多祝、失海陆丰、失潮阳、失普宁,直至失汕头,洪叶两部退入丰顺三河埧。1925年4月20日,杨坤如部“献惠州降滇军” 。“陈炯明实力已尽,不能复起” 。“叶举与陈炯明有意见;杨坤如不奉命” 。粤军一退再退,到5月 14日,林虎、洪兆麟、叶举三部已“全部已经武平入赣,闻陈炯明已到赣南筠门岭” 。从1925年5月 14日起至同年11月陈炯明解散粤军止,陈炯明所有“残部” 均未再回海丰。换言之,这段时间,海丰实际上是彭湃的“天下” 。=====================================
红字这段是陈先生自己得出的结论吧,海丰实际上是彭湃的天下更是谈不上。

1925年6月第一次东征后的黄埔军校革命军暂离开海丰,因彭湃和海陆丰农会积极参加及配合东征军,陈炯明部重占海丰后对农会进行了报复。
来源:
郭德宏. 《1925年 29岁》. 彭湃研究丛书 《第一卷 彭湃年谱 (郭德宏 编)》. 北京: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7年9月第1版. 2007: 第244页. ISBN 978-7-5035-3673-1.

郑溢涛 发表于 2013-8-13 14:21:52

本帖最后由 郑溢涛 于 2013-8-14 13:53 编辑

替陈老略改标题:求真最忌争鸣少,求知尤怕成见多。

海陆丰仙谈 发表于 2013-8-13 14:35:34

海陆丰仙谈 发表于 2013-8-13 14:36:02

海陆丰仙谈 发表于 2013-8-13 14:36:12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真相最忌探讨少 求知不怕争议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