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孫中山在廣州召開了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重新解釋了三民主義,確定了「聯俄、容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彭湃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出任國民黨中央農民部秘書。他提議農民運動的實施方案,被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通過。同年6月30日,國民黨中央執委會根據彭湃的提議,決定開辦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農講所,當時全稱「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農民運動講習所」),彭湃擔任第一屆和第五屆農講所主任。彭湃在創辦主持農講所期間完成了《海豐農民運動報告》,在國民黨中央農民部主辦的《中國農民》上連載,後改名為《海豐農民運動》。這本書是中國共產黨最早的一部農民運動著作,對後來毛澤東寫的一系列關於農民問題的文章包括《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1925年2月、9月,許崇智、蔣介石、周恩來率領以黃埔軍校校軍為主力的孫中山部發動兩次東征,最後擊潰陳炯明的部隊,海豐縣農會於1925年3月恢復。 東征期間,農會給與孫中山的軍隊幫助,被陳炯明的部隊給與報復, 同樣孫的軍隊回來時亦會反報復。
建立海陸豐蘇維埃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領導的國民黨的部分勢力在上海開始清黨,捕殺中共成員,並成立南京國民政府,與武漢國民政府對立, 故又史稱「四一二政變」、「寧漢分裂」。彭湃時任武漢國民政府中華全國農民協會執行委員兼秘書長,被南京國民政府通緝(《國民政府通緝共產黨首要令》)。 4月底,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武漢召開,彭湃當選中央委員。7月2日,汪精衛武漢政府宣佈解散共產黨機關。彭湃之後參加南昌起義前敵委員會,參與領導南昌起事,撤出南昌後隨軍南下廣東 ;在8月7日舉行的中共中央緊急會議「八七會議」上當選為臨時中央政治局的正式委員。10月,發動海陸豐暴動,佔領海豐、陸豐兩縣,1927年11月21日,成立海陸豐工農兵蘇維埃(工農兵民主)政府,為最早的中國蘇維埃地方政權,形成割據勢力。制訂和頒布了「土地革命法規」,主張「一切田地歸農民」,實踐「耕者有其田」。因「四一二」清黨開始的「白色恐怖」地主得勢時採用恐怖手段濫殺農民、農會成員,而當地農民復仇時則以牙還牙也有採取恐怖的方式折磨虐殺反對者。40萬人口的海陸豐地區,適時有超過5萬名民眾逃離到香港、廣州避禍。
彭湃在海陸豐地區有著非常高的威望,事實上彭湃已經成為最高決策者,擁有一切權利, 他當時的職務是「中國共產黨東江地區特委書記」。蘇維埃政權里的共產黨員有85%是當地農民,2.3%是知識分子,這些知識分子行使政權大部分權利,而他們同時嚴格受到「東特」的控制。目前沒有史料證明彭湃有過試圖阻止屠殺的行為。1928年2月29日,蘇維埃政權被政府軍擊潰,彭湃率領殘部撤至大南山地區。 同年10月,受上海的中共中央指令,彭湃離開廣東,繞道香港轉往上海。 費正清的觀點認為海陸豐地區之所以能夠爆發有現代特徵的農民運動,彭湃1922年以後的行動是決定性的因素。 1928年7月,彭湃在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同年底任中共中央農委書記兼江蘇省軍委書記。1929年8月24日,由於軍委秘書白鑫的出賣,彭湃、楊殷、顏昌頤、邢士貞、張際春5人在上海公共租界新閘路經遠里白鑫家中舉行江蘇省軍委會議時被捕。彭湃在獄中屢遭酷刑,拒屈,8月30日被國民政府淞滬警備司令部秘密槍殺於上海龍華刑場。當時刊登在上海報刊上的法院判決文是判處彭湃、楊殷等八年的有期徒刑。同年11月11日夜,周恩來組織陳賡、顧順章等中共中央特科人員在法租界霞飛路和合坊將白鑫處死。1928年,彭湃前妻蔡素屏與5歲的長子彭幹仁被捕,後蔡素屏被槍殺,彭幹仁被救出獄後收養於上海大同幼稚園。1932年,彭幹仁流落街頭,在上海患病去世。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後,1928年至1933年,彭湃家人共有八人喪生,其中六人被中華人民共和國追認為革命烈士,即:彭湃、彭漢垣(胞兄)、彭述(胞弟)、蔡素屏(前妻)、許玉罄(妻)、彭陸(侄、彭漢垣之子)。
為紀念彭湃、楊殷,當時中國共產黨曾在其根據地的許多地方建立了「彭楊紅軍學校」,即現在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的歷史前身之一。
身後[編輯]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央人民政府頒發給彭湃親屬革命烈屬榮譽。彭湃曾就讀過的海豐縣立中學改名為彭湃紀念中學,和彭湃有關的一些遺蹟遺址被列為重點保護文物。1956年彭母周鳳赴北京受到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等人的接見,被譽為「革命母親」。1966年文革開始,海豐發生了反彭湃事件; 彭湃的堂侄彭科於1967年被斬首示眾(涉案者文革後被追究法律責任);曾任海豐縣長的彭湃三子彭洪從廣州華南農學院水稻生態研究所被抓到海豐批鬥,1968年遭殘害致死;年近百歲的母親周鳳亦遭到批鬥致傷並被捕入獄,經周恩來干預方獲救。1974年,葉劍英曾派出解放軍總政治部工作組去調查上述海豐文革事件。文革結束後,1978年,習仲勛主政廣東,為彭湃親屬和大批有關受牽連的人員平反。
2009年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周年前夕,有關十一個部門聯合組織評選出包括彭湃在內的「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
後代親屬[編輯]
彭士祿,彭湃次子,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中國核動力科學家,「中國核潛艇之父」,中國核電站主要設計者領導者。
彭實戈,彭湃孫輩,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著名數學家,中國金融數學的奠基人;創立《倒向隨機微分方程(BSDE)》理論。 hkhenry 发表于 2013-8-29 22:2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開辦農民運動講習所[編輯]
1924年孫中山在廣州召開了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重新解釋了三民主義,確 ...
拜读了。感谢先生。
如此丰富的史料用于跟帖太可惜了。
建议先生专稿发表。 缘来缘去 发表于 2013-8-29 22: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拜读了。感谢先生。
如此丰富的史料用于跟帖太可惜了。
建议先生专稿发表。
老前輩,這是我大學教授的歷史作品,現在在維基百科公開了. 我看到老前輩很喜歡討論陳炯明和澎湃的歷史,現在特意貼出來,大家多多研究 彭湃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