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红海湾能否得到发展?
本帖最后由 河柳子 于 2013-8-27 22:26 编辑汕尾红海湾能否得到发展?
【向温国辉书记、吴紫骊市长问政】
汕尾红海湾开发区是汕尾市第三任市长刁学武,为发展开拓汕尾新港区所创建。正风火进展刁市暗然隐迹,继任者的不重视,历经风雨而失去魅力。2012年随之吴紫骊市长PK到省滨海旅游产业园区3亿元基金,汕尾红海湾方刮起一股鼓动的浪潮。 面对一派幽美大好自然环境,曾何亲证那个市领导能把汕尾红海湾真正发展起来?人们面对的是高谈,阔论与失望。
一、市政府的重视
汕尾红海湾历经的过往,似乎政府“谈红色变”,连官网打上红海湾即变成XXX。政府不敢重视,把红海湾深水港口开发、美好的旅游环境基地,作为对红海湾发展高谈阔论的纸上规划。于是,敷衍塞责,派驻管理红海湾的第一把手都是一二年后即将离休的老官员,他们为最后仕途苟且,焉敢雷厉风行担险责真心搞发展? 因此,市政府必须对红海湾高度重视,选派敢担责的少壮派政经能吏充当第一二把手,加强领导,汕尾红海湾才有发展的希望。
二、民众的支持
老郑不是说“刁官产生刁民”?W某某主政的汕尾,出现红海湾事件,“刁官”对民意处理不当,民众埋下仇恨政府的根,产生“刁民”。地区不和谐没有“人和”,投资商闻之丧胆,谈何发展。 民众的消极抵制不支持,红海湾二十来年无从发展,田墘东洲等街道旧貌依在,偏僻处剥落的墙壁还依稀见到“农业学大寨”灰痕,唯遮浪海滩泳场独自狂舞。这,何成国际滨海旅游产业园区? 纵观过往,地方的发展当需民众支持,这是关健所在。如何消除民众“刁民”仇恨隔阂,使“刁民”转化支持红海湾发展的良民,汕尾市领导必须深刻认识这点,破解做好此一棘手工作。深入群众,还原民意,破除隔阂,以处理乌坎和东涌事件那样严厉打击基层官员腐败。不然,缺失民意,纷至沓来的投资商“闻红色变”,汕尾红海湾何能发展?
三、规划科学合理
踏步汕尾红海湾,区域建设零乱支离破碎,没有一个完整市容市貌中心区政亲市感。 既然汕尾红海湾已是国际滨海旅游产业基地,那就应有科学合理的规划。首先注重环境优美保护,科学规划好国际滨海旅游区域。拟设置遮浪半岛泳场观浪冲浪与海上游的海洋文化区域、田墘内外湖红树林湿地野外自然保护文化旅游区域、施公寮半岛海洋深水观赏文化公园和港口区域、大德山环山海公路驴友骑行旅游区域、田墘借助广东六桂园文化产业基地设立文化娱乐产业区域。尤其,于红海湾大道上建立标志汕尾红海湾国际滨海旅游的动感景观和绿道园艺亭坊,令游人一踏进红海湾有一种亲景感和兴趣感。 听说现在红海湾即要开通公交,我很支持,这是展现汕尾红海湾国际滨海旅游产业的一种区位显耀,有远见的市领导早该实施了。
四、清除垄断腐败
“打老虎拍苍蝇”是现在社会的一种动向。不难看出,当今社会基层苍蝇颇多,他们利用职务之便垄断腐败称掌一方。 过往,据说汕尾红海湾这种垄断腐败成一种习俗,他们所掌管的方方面面,逢年过节不给送礼,即会给予停电断水或搞些令人纠结折腾的小动作,令人防不胜防。汕尾红海湾六桂园文化产业基地是个具体实例,还有...... 要发展汕尾红海湾,建立汕尾红海湾国际滨海旅游区,不清除这些垄断腐败,投资商谁敢踏足?
五、改革“汕尾效率汕尾速度”
汕尾发展有一种“汕尾效率汕尾速度”的民议。汕尾领导谈论发展,总是能听到自喊的高调,难能见到实效。高吹把红海湾发展成汕尾新港区二十年后无了下文;开发汕尾南岸2011年《市城区滨海旅游开发及过海隧道建设》与青岛啤酒集团于巴黎半岛签约的协议成一纸空文;担负建造汕尾市体育场的责任官员慵慵无为依然荒地一片;建设汕尾红海西路空喊二十几年荒疏一片;PK到省滨海旅游产业园3亿基金建设的红海湾,一年来依旧在慢慢科学规划。 虽然汕尾还是有能吏,如汕尾品清湖防洪堤建设和整治,汕尾厦深铁路和汕尾碧桂园建设,但这种能吏太少了。 而汕尾红海湾开发空喊了二十来年,还有多少个二十年轮回的等待?不改革“汕尾效率汕尾速度”,一届空谈发展调职的领导又轮换来一届空谈的领导。汕尾如何发展,红海湾何能发展?难怪网友侃夸汕尾惰官多。
只能说齐心协力去做 {:5_142:} 分析很有心得,把红海湾20年来不能发展的主要原因,一针见血的指出来,但建议太少! 红海湾开发空喊了二十来年 希望汕尾的官们不要只会“车大炮”,不要只会灌酒过日子,要学会做实事啊,发展汕尾的经济! 同意河兄的观点,我来补充一点
市政府的重视,我相信对于红海湾历届市委市政府都无少重视,但限于市,区两级难有有能者去改变红海湾的现状,特别是区一级更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红海湾开发区被赋予近县一级行政权但却是个"伪"级别,在中国行政级别中是不被承认,比如红海湾的学生读大学时一般档案都被编为市城区,所以红海湾在招商引资方面还得依赖市政府,所以河兄提到让更高级别的市领导来兼管红海湾是一个方法,而且更能有效铲除本地顽固势力.
民众的支持还得靠政府的工作,多做惠民利民便民,改善行政效率必然得民心.
什么人做什么事是成定局的,造血要先换血。 看完河大哥的文章,心中有一種无奈。 妞妞 发表于 2013-8-28 01:3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什么人做什么事是成定局的,造血要先换血。
造血要先换血,说得不错,但,带病菌的血不能换,哪来那么多好用的血?唉! 本帖最后由 蛇咬蛤 于 2013-8-28 09:56 编辑
1992年,我读小学一年级,开始风风火火地搞经济开发区,很多人说:红海湾要“弯”了!现在回想起来当地民众无不对其寄予厚望。
199X年(忘了具体是哪年了),田墘准备投建一座“文化中心大楼”,当时组织小学生们捐款,记得非常清楚的是,我当时回家跟父母要了两元,第二天拿到学校交给了老师。“文化中心大楼”也就是现在所谓的礼堂,逢年过节必被摆摊的、停车的、三轮车和摩托车堵死的一个地方。现在所谓的这座大楼却成了“华光眼镜店”!!!(顺便问一句:这租金收了以后,是怎么分配的呢?到谁的手里?)
1997-1998年左右,开始建设汕尾到遮浪公路,当时只是建了双向两个车道的。到我读初中的时候,基本建成。
1997年,应该是这一年,东洲从田墘分出,红海湾开始成三镇的状态。
2004年,我离开红海湾到外省读大学,期间每年寒暑假都会回去,每次回去总能看到熟悉的红海湾,田墘还是1992年的田墘,特别是繁华、拥堵、混杂的田墘大街,从我懂事至今,依旧如故;东洲期间建设了东洲港,至于其他地方的也还是十几前年的面貌;变化较大的当数遮浪,多了好多酒店、大排档,来旅游的人也多了。
但是红海湾本地人往外面搬迁、就业的却逐年增加。举家迁出的比比皆是,现在留守红海湾的人口估计比1992年之前还要少,特别是田墘,我印象当中,小时候的田墘特别热闹,“田墘墟”每适一、四、七,就更是热闹非凡。可是现在,除去过年过节,平时回到田墘,见到的人要么是老人、要么是小孩、要么是一些社会混混。
个人看法:不反对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做法,发展红海湾的旅游业,白沙湖,东洲港、内湖港,遮浪海滩,这些都是上天赐予的宝藏,可惜汕尾、红海湾的官员放着这座宝藏,却让红海湾民众穷死一生!另一方面,滨海旅游业是季节性的产业,天气冷了来海边旅游的人自然也少了,如果光靠旅游业,只能做半年歇半年,没有实业的支撑,也不是长久之计。常常听到父辈们说:留在红海湾就只有死路一条!长辈们都希望年轻的出去外面拼博,或读书或就业。
教育就更不用说了,身为过来人,在红海湾那样的教育环境下、社会风气下以及政府英明的领导下,红海湾的教育可谓...(省略一万字,心疼!实在写不下去!) {:5_142:} {:4_102:} 何时才是真正的汕尾时间呢? 妞妞 发表于 2013-8-28 01:3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什么人做什么事是成定局的,造血要先换血。
{:6_212:}造血的确要先换血,要不那个人是死人{:6_220:} 蛇咬蛤 发表于 2013-8-28 09:5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1992年,我读小学一年级,开始风风火火地搞经济开发区,很多人说:红海湾要“弯”了!现在回想起来当地民众 ...
很现实的描绘了红海湾20年来的发展历程{:6_212:} -汕尾效率,汕尾速度。{:5_146:}{:5_146:}{:5_146:}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