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好
发表于 2012-1-1 15:08:42
:call:
老是犯困
发表于 2012-1-1 20:12:04
经高人指引,今天才看到这可能是汕尾市民网最酷的帖子之一:老夫要指出的是回帖精彩过主帖。
发表于 2012-1-1 23:44:05
游客 116.26.195.x 发表于 2012-1-1 13: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留个联系方式,你马上升官
你也马上升官
孤独的老鼠
发表于 2012-1-2 13:38:54
当官的难?当老百姓的更难!
老百姓的公道话谁来讲?
发表于 2012-1-2 15:17:44
风过品清湖 发表于 2011-12-28 18: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周虎城:善用媒体才能搞好危机公关
12月25日,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成了微博上最受关注的人之一。事发 ...
哈哈郑母猪不是说烂媒体么?用他们干吗?自我演说好啦
过海的船
发表于 2012-1-2 21:14:15
郑书记是好书记吗?
过海的船
发表于 2012-1-2 21:14:43
郑书记会把汕尾带好吗?
过海的船
发表于 2012-1-2 21:14:59
期待你
发表于 2012-1-3 01:05:00
这年头还是第一回听说当官难!可能是这一两年贪污腐败处理得比较多,也可能是网络上爆出了好多当官的丑闻,所以日子没有以前悠闲了!话说回来,只要为民办实事,民众心里是有数的。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以毒攻毒
发表于 2012-1-3 10:19:33
千秋功过,人民自有评说!
汕尾老颠
发表于 2012-1-3 12:07:17
:lol
MCCAI
发表于 2012-1-3 14:49:01
本帖最后由 MCCAI 于 2012-1-3 14:50 编辑
公众的仆人,比喻替公众服务的人。 功高不改忠贞志,位尊难移公仆心。为人民献出自己一生的人。这些公仆亲与公民吗?为什么非得大家那么大声呢?这次为什么不可以用民风彪悍?我看过香港媒体的报道,他们报道是的过于偏激,有夸张的手法,但是,公民好声好气去政府部分投诉和诉苦,为什么没有一个领导人来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到了大家行为过激的时候,政府部门才出门来解决为什么,这些难道要怪媒体吗?这些难道要怪公民行为过激吗?
本身汕尾是一个发展的城市,很多都是没有受过教育的人,政府是一个高尚和文明的主要领导者,难道就不可以引导他们吗?我只是读几年书爱祖国的小朋友,我个人不支持郑先生的诉谈,从他的语气和态度,他总会一些那么的抱怨愤怒。作为他与政府目最重要的不是公民的素质,政府的面子,先解决这个事情,给公民一个公道,这样我想,更会民生所向,更有未来的憧憬。
汕尾,加油......
发表于 2012-1-3 21:41:54
郑书记的位子也许还可以保得住,但他的政治前途肯定是没有了。
发表于 2012-1-3 22:21:25
我们了解真相不看境外看哪里?
发表于 2012-1-4 19:57:21
hfren88 发表于 2011-12-23 11: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看来你好像对郑SJ了解很多啊。
境外媒体如果是别有用心的啊,那国内的媒体呢?广东那么电视台到哪里去了? ...
顶你,说好的,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是GOV的人,话虽被切割了,但句子还是出自郑yx之口,还是露着一身官僚气焰。怕被“别有用心”的境外媒体利用为什么第一反应是屏蔽这些视频,而不是公布全面的讲话内容。无风不起浪,多反思悔改,不要第一反应就是隐瞒、狡辩、诋毁敢于“别有用心”的境外媒体,没有境外媒体鬼知道郑yx发表这么重要的讲话了啊
风过品清湖
发表于 2012-1-5 10:15:02
乌坎事件舆情报告发布 汕尾书记讲话公开获好评
2012年01月05日01:37京华时报孙乾 字号:T|T
“乌坎事件”舆情研究报告发布
汕尾市委书记讲话通过网络公开获好评
本报讯(记者孙乾)“乌坎事件”从去年9月持续至11月,数百村民因对土地问题不满,发生打砸警车事件。昨天,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微博)发布舆情研究报告,报告称35%网友认为应当给民众一个透明的真相,而汕尾市委书记的讲话通过网络公开的举动获得舆论好评。
广东省委副书记称乌坎村民主要诉求合理
来源:腾讯视频所属栏目:腾讯视频
9月21日上午,乌坎村400多名村民因土地问题、财务问题、选举问题对村干部不满,到陆丰市政府非正常上访,随后发生了打砸警员、警车事件。随着事态发展,11月21日,村民再次集体上访,数日内不断引发冲突,随后事态逐渐平息。
报告对此事件演变发展过程中的舆论反应及官方的举动进行了数据分析。报告认为,广东乌坎事件舆情自发生到正面妥善应对经历了三个月的时间。在此时间段内,信息实现了由曲解、过度解读到公开透明的过程。
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监测分析,在前期由于信息真实性无法确定,缺乏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程序,仅有少量海外媒体进行了直接报道。相反,在事件处理后半期,政府的公开应对和表态促进了媒体关注度的突飞猛进,在传播中把握了信息主动权。
据分析,在互动传播走势中,相对于微博的火爆发展,BBS在此事件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比较重要的作用,BBS的发帖在事件初期促进了网民对事件的了解和村民诉求的知晓。在后期,微博发力,推升了该事件的舆情热度。网民在此过程中从半信半疑的质疑开始,后期逐渐走向理性。报告统计,35%的网友希望乌坎事件能更透明。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主任分析师庞胡瑞分析称,对该事件的多次危机应对,有成功也有失败。在事件前期能较好处理舆情,但是后期未能把握媒体节奏,最后由广东省委主持的正面积极应对则受到了网民较高的评价。
大木木
发表于 2012-1-6 13:33:32
TAK 发表于 2011-12-25 22: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撐鄭,果然是一位左派人士,如果冇估錯,你一定鐘意睇 文匯報/大公報的朋友吧?
我咩報都睇,除左大紀元唔睇!
書籍對家鄉建設有貢獻我肯定撐,起碼比之前果個吳咩南好好多~~
发表于 2012-1-11 20:27:36
SB市长要你擦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