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理解的方式,看稀有剧种的变化。
海陆丰有三大古老的稀有剧种:正字戏、白字戏、西秦戏,这三个剧种也成功录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录里,可惜前几年汕尾的经济不如意导致三大剧种将面临沦落。前几天,我写一篇了稀有剧种何时得到重视的文章,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根据网友跟贴上的回复,然后结合自己去调查和了解。然而,值得欣慰政府是有在重视,据了解,某剧团往年财政的拨款是40万今年却增加了80万,再者待遇上的问题是有待提高并且政府给了国家编制的制度给演员逐步提高演员的生活水平 虽然不多但是对于经济不发达财政困难的地级市只能是这样了,我相信日后也会逐渐改善。这两年来,正字戏、白字戏、西秦戏逐步大力打造精品的剧目正字戏《三岔口》、白字戏《龙宫奇缘》、西秦戏《留取丹心照汗青》,其中正字戏和西秦戏的两个精品剧目到潮州、汕头、揭阳等地方进行演出交流,这样让我看到汕尾的稀有剧种是走了出去,而不是在自己家演出,虽然场数少但是结合汕尾现在的实际情况能有这样已经很不错的了。
汕尾在全省来说经济算是比较落后,要大力扶持三大剧种的发展还是比较困难的,说白了搞文化建设就是烧钱幸亏这两年逐步有在经济上的投入。这次汕尾潮州两地进行文化交流,有网友说有钱请潮剧没钱发展, 据了解这次潮剧来汕尾演出都是自己掏腰包在我市进行汇演,还有我们大家放开点别拿领导的籍贯说事,只要能为汕尾做实事的就可以了。笔者认为要大力提升稀有剧种的发展,不仅仅依靠政府的扶持,同时也要各个剧团的成员共同努力。代表性的传承人应该要发挥起来自己的职责,挖掘传统剧目、培养一批学员对传承方面做出贡献,也希望社会上的人士也共同关注汕尾戏剧文化的发展,给予他们的帮助和支持,为汕尾的文化事业提升起来。,也同样希望政府能够在国家编制上多给几位名额让演员们有动力的去演戏和继承。
顶一下 火兄弟年纪轻轻,但对戏剧卻有浓厚的興趣,难得 "大家放开点别拿领导的籍贯说事,只要能为汕尾做实事的就可以了"。
支持! hkhenry 发表于 2013-11-2 21: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火兄弟年纪轻轻,但对戏剧卻有浓厚的興趣,难得
谢谢支持。{:4_120:} {:4_102:} 汕尾各级政府在建设文化强市几年来已做出了很大努力,其实文化本身的特定性决定政府对文化投入难以立竿见影的效果,必须循序渐进、潜移默化。不能一哄而上,热闹后曲终人㪚的"运动式"做法。楼主多次提及编制问题,编制不是多给几个就能决定某种剧种发展。 {:4_120:}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