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丰"毒品堡垒村"清剿追踪:为何屡攻不破?
广东清剿陆丰涉毒“堡垒村” 羊城晚报记者 王漫琪 赵映光“雷霆一击”抓获了182名犯罪嫌疑人,缴获3吨冰毒、23吨制毒原料;广东省公安厅悬赏通缉59名陆丰籍涉毒在逃人员,七成来自甲西镇,而博社村13人赫然入列……一连串触目惊心的数字,构成了陆丰市甲西镇博社村“毒品堡垒村”的形象。“堡垒村”为何久攻不破?为何必须全省调动数千异地警力清剿才端掉“广东涉毒第一村”? 记者4日在陆丰当地继续追访中了解到:汕尾、陆丰两级党政部门与公安干警自始至终参与了整个“雷霆扫毒行动”计划的部署与实施,并为前期毒情搜集做了大量工作。 症结: 经济薄弱“赚快钱” 家族经营“有组织” 根据陆丰市政府提供的信息显示,占地0.54平方公里的博社村,周长3300米,共有1700多户,登记在册的户籍人口约为1.4万人,是甲西镇最大的行政村,全村密集林立着2026间独立房屋,但均无门牌号码。 记者在博社村走访发现,这个滨海小村北端是连绵成片的山地荔枝林,东南西边为耕地,往南走约2.5公里便是大海。村内道路狭小、纵横交错,且多为泥路,除两条贯通该村南北可行驶小汽车路段外,其余路段只能通行三轮车、摩托车。这种复杂的地形地貌,给了制贩毒分子藏匿隐蔽之便。据了解,当地禁毒执法部门以往每次出击,刚到外围便被盯梢的人员发现,制贩毒人员闻风而逃,向漫长的海岸线、密林里逃遁,让扫毒行动常常收效甚微。 陆丰市政法委副书记、禁毒办公室主任林春家向羊城晚报记者介绍称,陆丰的制贩毒主要集中在“三甲”地区(甲子、甲东和甲西三镇),而甲西镇博社村是毒患的重中之重,这主要与博社村经济基础薄弱、村民生活条件艰苦有关。“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三甲地区的走私活动猖獗,让当地人产生一种‘赚快钱’的心理,加上法制意识淡薄,他们渐渐走上了制售毒品的歪路。”林春家认为,与巨大的利益诱惑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制贩毒品的违法成本太低了”。林春家向记者透露了一组数据:陆丰在2004年第一次摘除“毒帽”时,被判处死刑的毒犯有20人。此后当地的毒品犯罪平静了几年,但2007年以后毒品犯罪再次在三甲地区抬头,迄今仅有一宗毒品案的案犯被判决了死刑立即执行。 除了特殊的地理环境,博社村的制贩毒活动多为“家族式”经营,不少家庭直接或间接参与制毒也结成了“利益链”,只要村里村外稍微有一点风吹草动,村民被煽动出来围聚、堵路拦截,甚至是暴力抗法,让当地禁毒部门头痛。原博社村支部书记蔡东家、副书记蔡汉武等村干部涉毒落网,也暴露出博社村制贩毒活动的“保护伞”问题十分严重,当地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同样成为涉毒重点村的西山村,甚至长期没有村“两委”班子。 陆丰市警力严重不足。据陆丰市政法委副书记林春家透露,陆丰市170多万人口,全部警力仅有880多人,且平均年龄是46岁。在当地禁毒行动难以扩大战果的情况下,陆丰当地政府于是向上级部门请求警力增援。 释疑: 当地党政全程参与 踩点长达四个多月 陆丰市委书记郑佳从汕尾调任陆丰至今半年里,一直将摘掉陆丰“毒帽”当做自己履职的重要工作之一。郑佳否认了外界关于雷霆扫毒行动“绕开”当地政府的猜测。“汕尾和陆丰两级党政及公安机关全程参与了雷霆扫毒行动,踩点时间长达4个多月。”郑佳告诉羊城晚报记者。 记者了解到,从2013年4月20日起,陆丰市就派出两支队伍进驻到包括博社村在内的六个重点村。随后,陆丰又向省里请求增派300名边防武警进驻三甲地区,在重点村范围内设置6个执勤点查缉,进行24小时不停歇执勤。 据郑佳介绍,从2013年8月份开始,陆丰市派驻各重点村的党政干部开始陆续进村暗中踩点,调查搜集当地毒情,在掌握毒情形势动态后,制定有关措施,并形成有关方案措施报给陆丰市委市政府。郑佳说,汕尾和陆丰两级党政主要领导对整个雷霆扫毒行动部署了然于胸,纳入了当地党委政府的计划。“去年10月份上旬,我们曾向省公安厅请示陆丰甲西镇采取行动,但因为抓捕时机未成熟,因此清剿行动推至年底,但整个过程并没有走漏一点风声。”郑佳告诉羊城晚报记者。 据介绍,2013年12月29日雷霆扫毒行动开始后,汕尾当地派出了1600多名公安干警参与行动,担负维稳工作与做好后勤保障。而从29日至今,陆丰当地党政干部和公安干警展开了全面地毯式彻查清理博社村等6个涉毒重点村,包括社会面稳控、保障群众生产生活秩序、开展民生建设等一系列工作。 进展: 市长带队驻村清毒 又一民警涉案被查 “雷霆扫毒行动”以来,汕尾、陆丰市两级党政部门加强对涉案充当“保护伞”的公职人员惩处。继成功抓获包括头号目标人物、原博社村支部书记蔡东家在内的14名基层党政干部,立案查处涉嫌充当“保护伞”的3名公安民警后,羊城晚报记者4日从可靠渠道获悉:陆丰市公安局禁毒大队一名中队长因涉案被陆丰市纪检部门“双规”,现正接受调查中。 另据了解,博社村遭清剿后,汕尾市委常委、陆丰市委书记郑佳,市长邱晋雄等亲自率领由市直相关单位及甲西镇10多个部门单位为成员的工作队,深入到博社、西山等6个涉毒重点村,开展清理清查工作。截至昨晚发稿时记者获悉:1日至3日三天来,工作队共入户清理房屋超6000间次,捣毁制毒窝点2个,清除存放制毒工具点16个,缴获半成品、原材料一大批,抓获涉毒犯罪嫌疑人4人。 目前,博社村已率先清理完毕,而其他5个重点村也基本清理完毕。与此同时,陆丰市相关部门仍将继续出动挖土机、汽车等大型机械整治村容村貌,集中销毁毒品残渣及生活垃圾,改善各村“脏、乱、差”面貌。(来源:羊城晚报)“汕尾和陆丰两级党政及公安机关全程参与了雷霆扫毒行动,踩点时间长达4个多月。”汕尾和陆丰两级党政主要领导对整个雷霆扫毒行动部署了然于胸,纳入了当地党委政府的计划。“去年10月份上旬,我们曾向省公安厅请示陆丰甲西镇采取行动,但因为抓捕时机未成熟,因此清剿行动推至年底,但整个过程并没有走漏一点风声。”郑佳告诉羊城晚报记者。2013年12月29日雷霆扫毒行动开始后,汕尾当地派出了1600多名公安干警参与行动,担负维稳工作与做好后勤保障。而从29日至今,陆丰当地党政干部和公安干警展开了全面地毯式彻查清理博社村等6个涉毒重点村,包括社会面稳控、保障群众生产生活秩序、开展民生建设等一系列工作。
汕尾和陆丰两级党政及公安机关全程参与雷霆扫毒行动,证明打掉堡垒村上级还是依靠当地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还是值得信赖的。
陆丰和汕尾在这次活动中是扮演了不为人知的角色,不说出来差点误会 记得晒太阳 发表于 2014-1-5 16: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汕尾和陆丰两级党政及公安机关全程参与了雷霆扫毒行动,踩点时间长达4个多月。”汕尾和陆丰两级党政主要领 ...
不走漏风声,这点在汕尾地区真心不容易。 不办事更好,少点行政阻力。怕就怕真办事了 自从博社发生扫毒事件后,那些大量黑博社的新闻就一大把,有很多新闻都是无中生有,夸大其词,断章取义等等,有些记者没有经过了解,完全是听别人造谣和自己想像出来的。我看了好多新闻,有好多是造谣的!
1、新闻上那条所谓的“顺口溜”完全是某些小编编的。那些小编很有想像能力,不当导演写据本真是国家的一大损失。
2、有些新闻还把博社的人给神化了,好像个个身怀绝技一样,一个村有几把AK47,就说得好像全村人都有枪似的,还说拿枪对峙警察,我无语了。那如果一个省有一些人有枪,那群脑残记者会不会说全省的人都有枪呢?我想他们不敢,他们不敢黑全省人,所以他们只能黑一个村,反正农村地方法律意识薄弱。
3、有些还把博社说成全陆丰最牛的村一样,“什么生意做不做,关键看博社”。我草、这也太高估了博社这个村了吧,难道不知道除了博社还有其他村也有参与制毒么?我敢说博社制毒不是三甲地区最早参与的,只是博社村是甲西镇最大的村,人口多,才会做的这么大。新闻上说博社有超过两成的人参与制毒,我也可以肯定的说,西山,上堆,大陂,濠头那个村没有超过两成?只是这些村的人口比博社的人口少而已。
4、对于博社村里的什么禁止倒制毒垃圾的告示牌,村里很多人都没有看过,不知道是不是有些记者无中生有的,我就不得而知了,反正本人从来就没有看过(这件事还需进一步证实)
5、还有一些新闻还说以前警察以前进村时受到几百辆摩托车的围堵,本人不否定有这样的事情,但是几百辆也太夸大了吧,有警察到村里抓人,难免有些人会好奇,怀着凑热闹的心理去的,所以才会开摩托车看一看究竟,并不是新闻上所说的那么多人围堵。
6、还有一条更离谱的新闻,说博社的村民清明扫墓时用现金祭拜祖先,还说一箱又一箱的烧,TMD,这些记者是有病啊,没有的事就喜欢听别人乱吹牛,不在了解的情况下就喜欢乱黑,为了自己一味的赚钱,就损害其他人,你他妈的是这日子过得有多惨么?这么损人利己。TMD,读了那么多年书,连基本的道理都不懂,真是“书读多,屎食多”啊!(本人所指的是一部分记者,贴中出现很多气话和辱骂的话,本人一时气愤忍不住,请理解和原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