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丰确立宋文化:文天祥的铁血丹心旅游项目(历史文化沉淀)
在思绪海丰发展时,想起了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并行的事.有几个小触动
1.现在吃饭都四处找店了,从海城一直吃,到莲花野味,公平江味,后门东成,西峡渔村.海丰的吃哥们,都快没地方去了.有车很方便,每天两处,吃久了.没意思.到处找店了.
2.旅游不是观光,要挣的是包里的钱.
3.第三产业发展经济最快.
4.确定县立朝代文化:宋文化发展很重要.当中涉及的白字戏,西秦戏均在宋代传入.
近期有多个设计方案.首发是关于旅游业中,<铁血丹心>项目
大牌楼.<铁血丹心>
大书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此丹心照汗青.
设计背景
1.南疆古县有千年历史,千年怎样算,算彭湃吗?不上百年.要搞古典文化特色,发挥文化底蕴,首先必须把文天祥先生请出来,文天祥公园太小了.周围地方不足.但是那是文天祥一饭千秋的地方,那么他休养和练兵的地方呢?肯定在西峡三江,此处古时有渔民上落,是宋兵与渔民练兵的地方.从西峡一路到三江再到出海口,整整十里,足够旅游区开发
2.联安镇开发了双江岛,建设方面以现代建筑为主,我认为文化底蕴不够,将来可以整合到,<铁血丹心>项目,从联安桥直望三江大桥,三江岛,<铁血丹心>项目有了眉目.
3.首指三江,指的是黄江,龙津,大液河.此三河也是我一直强调的海丰三大水系系统.在此汇集,以三江两河畔建设古色古香的秦淮河建筑,配合宋兵抗元历史,有搞头.文天祥不一定要活在方饭亭.他能走出西峡,他的故事能帮海丰加强旅游项目,建设文化海丰.
设计重心
1.海丰人以食为上,到处找食,此,<铁血丹心>旅游项目争取在最好的位置建设三座古色古香的唐代,宋式,明式大酒店,取意名为太白楼,,丹心楼,望海楼,楼下是河畔,一眼望去,是千里江水,此三楼满足本地食客为主.要有特色.
2.旅游项目需要有大牌坊.练兵场.射箭场.戏场.
3.海丰小食项目遍布江畔商店.商店一律以秦淮河特色.配合宋人清明河上图,类似的景色.
4.有特色地增加宋代元素.
5.第三产业转头换面置入宋文化中去.宋桑拿,宋青楼,宋梨园
6.宋大饼,宋糖人.秦淮文化,
设计延续
1.海丰百姓均在于宋元后迁入,古之文化很少,少见记载.因此,宋文化可以在文天祥文化的建立下,确定为海丰文化根基,这个根基就是宋文化.宋文化能代表海丰历史.
2.后续的噱头可以增加水浒方面的内容,立意是深远的.
3.小吃一条街,是文化立县的一个重大项目,在旅游区下能重生.
设计补充
1.赤岸桥下,黄江下游也是考虑项目定点之一.
http://www.swsm.net/xwb/images/bgimg/icon_logo.png 该贴已经同步到 嘉华商行的微博 秦淮河特色 我認同海魂王總的一些建議,就是搞文化歷史景色,想法跟你一樣,只是我們的政府,多年來除了不作為,到現在仍然不作為.好多官員仍然抱著過渡的心態,希望他們出頭辦事,比登月還難.不過,你說的民間資本,我更加悲觀,就連我們自己有錢,也不一定願意回來投資,那憑什麼叫外商呢? 只是我們的政府,多年來除了不作為,到現在仍然不作為.好多官員仍然抱著過渡的心態,希望他們出頭辦事,比登月還難.不過,你說的民間資本,我更加悲觀,就連我們自己有錢,也不一定願意回來投資,那憑什麼叫外商呢?
{:4_109:}{:4_102:} 鹿境乡大金龙山黄江丽江二岸有宋末宋军军营屯兵 丶战船停泊码头丶丽江边的宋代老母庵、將军坟墓,圣井、御晏潭丶宋军开挖的宋溪等多处宋代遗址。 飞飛 发表于 2014-2-21 18:22
鹿境乡大金龙山黄江丽江二岸有宋末宋军军营屯兵 丶战船停泊码头丶丽江边的宋代老母庵、將军坟墓,圣井、御晏 ...
哇,是真的吗?天啊。太兴奋了。就是这样就是这样。
不过,不过。
鹿境就是六仔,是大村落。要建旅游区,跟他们打交道。难过登天啊。
失败啊 飞飛 发表于 2014-2-21 18: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鹿境乡大金龙山黄江丽江二岸有宋末宋军军营屯兵 丶战船停泊码头丶丽江边的宋代老母庵、將军坟墓,圣井、御晏 ...
这也不奇怪。 为什么市不发展文化事业?因为市区无什么文化可挖,而海陆丰文化又很难冠上汕尾的名号,所以有网友提出汕尾更名海陆丰,我基本上支持。 把文天祥找出来,重新采访一下他,邀他做海丰形象大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