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inson 发表于 2014-2-25 21:44:27

建议汕尾请求国务院批准其成为“较小的市”

                            建议汕尾请求国务院批准其成为“较小的市”

近期,在国内不少地级市召开的“两会”上,申报“较大的市”屡屡被提及。在广东,惠州、佛山、东莞、中山都有意申报,惠州更是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在省外,如江苏常州,市政府甚至将争取成为“较大的市”列入2014年30个重点工程之中。

既然各城市都热衷于申报较大的市,竞争非常激烈,汕尾何不另辟蹊径,申请“较小的市”呢?

汕尾建市26年,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的建设规模仍处于镇级的水平,经济规模小,城市规划不够大气,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镇级市。在2013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蓝皮书中,汕尾多项指标全省倒数,宜商城市汕尾全省垫底,可持续竞争力居全国200名以外,广东只有汕尾1个城市。故此,我建议汕尾请求国务院批准其成为“较小的市”,限制其行使地级市管理权限,把权力直接下放到县一级,有助于减少管理层次,降低行政成本,提高管理效率。汕尾一举成为中国首个“较小的市”,也是广东省唯一 一个叫市城区的城市。主要以发展旅游经济,并实施“旅游兴市”策略,将汕尾打造为有地方特色的滨海旅游小城。同时借鉴顺德模式,海丰县争取省直管,通过强县扩权,使海丰县拥有更多的自主发展权,加速县域经济的发展,把海丰建设成为广东新崛起的宜居宜商现代化中等城市。



附:旅游兴市策略

走旅游兴市之路,建设旅游强市,是实现汕尾洼地崛起的重大战略举措。坚持“旅游兴市”战略,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来培育和发展,全面实施“大海湾、大旅游、大产业”发展策略,打造“活力新汕尾、魅力红海湾”旅游主体形象,确立两大发展战略目标,即“把红海湾开发区建设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把汕尾打造成为广东首选、全国著名、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城市”。

围绕这两大发展战略目标,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大扶持,加快发展旅游业。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旅游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市领导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实现高位领导,统筹协调旅游业发展问题。
二是强化机构管理。成立滨海旅游产业园区发展委员会,专抓旅游度假区项目建设;将旅游局在机构改革中由事业单位升格为政府工作部门,专管旅游业发展的行政一级局。
三是强化政策扶持。市财政每年划拨专项经费用于旅游规划编制、宣传促销和景点开发;在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外资投资旅游产业;市政府在年度招商考核中对旅游项目实行与工业招商同等待遇。
四是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和领导干部问责制。尽快出台《关于加快建设旅游强市的决定》,每年召开高规格的全市旅游发展大会,制定旅游发展年度行动计划,市政府与县(区)及涉旅市直部门签定旅游发展目标责任书,并将旅游工作纳入到市政府和县区年度目标考核体系中。各县区每季度应召开旅游管理工作例会,落实各项旅游发展目标和任务。
五是做好《旅游法》普法宣传工作。通过学习贯彻《旅游法》,建立健全市场监管机制;要联合相关部门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惩处违法企业;要强化责任意识,高度重视旅游安全工作;要结合实际,创新思维,积极主动解决新问题,深入推动汕尾旅游事业发展。

在旅游产业战略布局上倾力打造“一核、一园、一带、四区”,精心策划“一日游”、“二日游”等精品旅游线路,将分散的景区景点串联起来,形成整体开发,相互联动的大格局。

“一核”即以城市为载体,构建集餐饮、酒店、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旅游服务中心,使游客不仅“来得了”,还要“留得下”、“玩得好”。大力发展星级酒店、逐步形成高档、中档、快捷均衡发展的旅游酒店布局,逐步增强我市旅游接待能力。一方面将现有酒店实施提升工程,鼓励部分大酒店创建三星级,督促红海湾喜来登大酒店等在建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另一方面加快发展现代餐饮业,大力培育海鲜美食旅游文化,建设一批餐饮酒店,打造一批特色食街,精心策划特色美食旅游线路,扩大海鲜美食旅游的规模和效应,打响“海鲜美食天堂”的品牌。进一步归纳、集中、组合汕尾地方特色商品,在旅游商品上做足文章,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一园”即汕尾红海湾滨海旅游产业园区。依托汕尾新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一批物流项目建设,培育一批物流龙头企业,在汕尾新港探索建立物流保税中心,建设面向粤东的区域性物流中心。发挥独特区位优势,整合海洋、海岛、沙滩等特色旅游资源,规划建设连片的滨海休闲度假酒店,打造特色海滨、海岛休闲旅游项目。加快灯塔岛、金屿岛(海上石林公园)、龟龄岛(野外训练基地)、海上运动公园、汕尾浪堡、田墘红树林湿地公园、观音庙观浪阁、田寮湖滨海度假新城、田寮湖极地海洋公园、浪漫小澳度假区、施公寮国家旅游度假岛和大德生态度假区等项目建设,发展高档度假、商务会展、豪华游艇、滨海别墅等高端旅游产品,打造“滨海度假胜地”国际品牌。

“一带”即生态文化观光带。坚持文化与生态融合发展,规划以红海湾大道为主干道,建设独具汕尾特色的人文、民俗、海盐为一体的生态文化观光带。挖掘西秦戏、正字戏、白字戏、麒麟舞等特色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丰富和提升旅游项目内涵。发挥各类民间艺术团体的作用,积极开展旅游文化展演交流活动,办好传统民间节庆活动和特色主题旅游活动,营造浓厚的海洋特色旅游文化氛围,充分展现红海湾魅力。

“四区”即金町湾旅游度假区、凤山祖庙旅游区、捷胜古城风情名胜区、银龙湾滨海生态旅游区。
一是金町湾旅游度假区。将采用“旅游+房地产”模式进行开发,以“让都市人回归自然”为宗旨,定位于建设成为集商务旅游、娱乐休闲、滨海度假、户外运动等多个主题于一体的综合性都市型海滨主题休闲度假区。整个旅游区采取带状区划布局,从海岸到陆地依次布局为沙滩浴场、旅游服务区、滨海娱乐区、康体中心,酒店及会议中心,沿汕马公路旁一带开发旅游房地产。具体可以参照深圳东部华侨城或大梅沙海滨公园进行规划建设。
二是凤山祖庙旅游区。该景区主建筑由凤山公园、凤山祖庙、凤仪台妈祖(天后圣母)石像三大部分组成。在这基础上进行扩建,把屿仔岛列入旅游区,以情侣岛为主题的公园,环岛修一条情侣路。同时将海滨大道祖庙文化广场前路段改称为幸福路,可供新人婚纱拍摄。设立民俗文化一条街,将统一展位、统一管理,给民间民俗文化创造一个好的平台,把好的民间艺人、好的民俗项目资源整合起来,使民间艺人摆脱摆地摊,打游击的散乱经营模式,做成一个民俗文化品牌。以弘扬中华妈祖文化,并在每年元宵节举行妈祖文化旅游节暨旅游经贸洽谈会,它的成功举办,对汕尾民俗风情旅游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农历三月廿三妈祖诞辰纪念日为妈祖庙会,并举行妈祖金身巡游活动。农历九月初九妈祖升天日,前后3~5天,以祖庙举行妈祖秋季祭典活动。
三是捷胜古城风情名胜区。以捷胜古镇为主体、完善提升现有景区景点,搞好沙坑文化遗址、得道庵、龟龄岛、黎明洞、长春洞、白石庵山、云海寺、城隍爷、观音堂、七老将祠、捷胜古港(复建石狗湖渔港)等旅游景点。将自然美景与人文气息有机融合一起,来吸引八方游客。大力实施“旅游带动”战略,采用“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模式,使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促进捷胜的经济发展。
四是银龙湾滨海生态旅游区。以生态度假功能为主导,景观设计体现与城市肌理的呼应,注重滨水公共开放空间的营造,将水岸观光、餐饮、购物、旅游等功能融为一体,体现时尚与浪漫,多层次的滨水空间,为游人提供亲近水体的场所。总体形成“一带两区三廊道"功能结构:“一带”即滨海休闲带,构成最具活力、最有价值的、绵延的城市与自然海湾的边缘地带。 “两区" 规划形成北部大众休闲区和南部高端度假区两个功能片区。“三廊道"(1)凤飞山生态廊道:凤飞山向西延至海湾的廊道。(2)隔庄山生态廊道:隔庄山南脊向西延伸至海湾的廊道。(3)烟墩山生态廊道:烟墩山向西北延伸至海湾的廊道。修建海港大桥,势在必行。同时将沙舌尾升级为沙滩运动公园,改造沙舌浴场,建造水上乐园及鲤鱼峡谷瀑布景区。

苏连晨
2014年2月25日

嘉华商行 发表于 2014-2-25 22:10:05

强大,支持。

镇级市,又一个新概念。

粤-汕港-龙 发表于 2014-2-25 22:20:04

不设区的市!汕尾作为地级市政府所在地实现扁平化管理,直接管理市区若干个街道办事处,形成“市--街道--社区”三级管理模式。

粤-汕港-龙 发表于 2014-2-25 22:20:12

不设区的市!汕尾作为地级市政府所在地实现扁平化管理,直接管理市区若干个街道办事处,形成“市--街道--社区”三级管理模式。

飞鸿 发表于 2014-2-25 22:35:40

又是一个海独派

solinson 发表于 2014-2-25 23:55:41

{:4_102:}

驴假马威 发表于 2014-2-25 23:58:30

粤-汕港-龙 发表于 2014-2-25 22:2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设区的市!汕尾作为地级市政府所在地实现扁平化管理,直接管理市区若干个街道办事处,形成“市--街道--社 ...

{:4_109:}

关注海陆丰 发表于 2014-2-26 00:27:49

支持。镇级市,又一个新概念。

solinson 发表于 2014-2-26 17:57:07

粤-汕港-龙 发表于 2014-2-25 22:2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设区的市!汕尾作为地级市政府所在地实现扁平化管理,直接管理市区若干个街道办事处,形成“市--街道--社 ...

{:4_129:}

死神联盟 发表于 2014-2-26 17:58:25

这位海独派观点新颖,但是不符合实际。

solinson 发表于 2014-2-26 22:43:07

{:4_102:}

solinson 发表于 2015-9-10 18:25:08

{:5_142:}

美人迟暮 发表于 2015-9-10 18:29:51

哈哈哈

法至上 发表于 2015-9-10 23:26:35

东莞市、中山市都是不设区的市,两市区都是“市--街道--社区”一级政府、三级管理模式,汕尾市为何不学习其先进的管理模式?

小鸟伊人 发表于 2015-9-13 14:31:11

小鸟伊人 发表于 2015-9-13 20:11:47

陈显兵 发表于 2015-9-13 21:01:19

大城市有听过,(较小的市),第一次听。

说到白,撒掉汕尾市,何必九弯十曲大费口舌,多此一说。

heng 发表于 2015-9-13 22:20:04

新概念新思想。支持!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建议汕尾请求国务院批准其成为“较小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