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阳居士 发表于 2014-3-4 10:08:46

汕尾真的是最“尾”么?

    人们一般都对“头”比较关注,而对“尾”则熟视无睹,我们一般要区别两个动物,主要是看它的头,我们要认人更是绝对要看其脸而不是看其脚,因为人已经没有尾了。小时候就知道广东有个汕头,但在我来岭南之前,压根就没听说过还有个汕尾,后来回北方省亲,别人不是说你是深圳的,就是说你是汕头的,你如果要纠正说是汕尾的,人家会有个不经意的愣神。
    从某种角度来讲,汕尾初建时仿佛不是“尾”,反正就我自己狭隘的认识来说,以“师范学校”之良莠来比较,仍然还是比下有余的。什么揭阳、河源以及阳江之类,都是不在话下的。为什么?不知道,反正那时候要我离开汕尾去他们那里的话,我是宁死不从的。可后来不久就听说汕尾的综合实力在全省是“榜眼”(倒第二)的,接着不知不觉地又听说是“状元”(倒第一)的。
    有许多有识之士分析原因是自嗨主义。它令每一个外地人都有浓郁的外地感,外地人无论多努力也融不进本地社会,身边还终日充斥着抢了人家饭碗的声音。后来有位副校长在临退休前说了一句话,我认为是他一生中唯一有价值的话,虽然他很拽,并且终其一生也没做出什么对得起人民的事。他说:“要看一个地方是不是发达,就看它的大街上外地人多不多。”这话倒也多少给我们这些异乡人些许安慰。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地方保护主义。据说那时候外地啤酒(青岛啤酒除外)都进不了汕尾,所有的外地汽车进汕尾必须交“买路钱”,其实就是雁过拔毛。后来在广大群众的积极呼吁下,在一些有识之士的积极斡旋下,终于废止了这一脑残的恶行。既然知错能改,就还有救,尽管此时的汕尾诸多方面已经与广东的“榜眼市”也拉开了一段距离,仅就教育一项就早已“名声在外”了,汕尾教育行政部门的有识之士自己都早已把孩子送到广州、深圳,甚至佛山去读书了。等到突然感到当初拒绝离开这个“革命老区”时,自己已经是昨日黄花了。
    前两天驱车普宁,刚一下高速,收费人员就当头棒喝说:“你是外地车,要多收10元钱!”交吧,还犹豫什么!强龙还不压地头蛇,何况自己本身就是条虫!到了市区,面貌仿佛比汕尾还糟,大排档的店面尤其逼仄,街边也是污水横流,且仅几张不规则排列的桌子而已。好容易找一个卫生好一点的去处,要个火锅鱼头,蘸着“有名”的普宁豆浆饕餮起来。次日与人聊天得知普宁市治所流沙的人口近60万,大约折合汕尾城区的一倍半还强。晚上八点多,同伙说嘴角干裂,要去楼下找家药店买点“润滑油”之类,可是下去一看店铺都是关门的,他回来告诉我说:“街边好心人提醒他要打个三轮去市中心去。”于是他就只好作罢了。到广东这么多年,我一直以为广东人都是夜猫子,晚上十二点前不睡,早上九点前不营业,岭南各地到处都是“不夜城”,今天就不得不再次修正一下自己的陋见了。

郑溢涛 发表于 2014-3-4 11:47:44

好帖!

他一生中唯一有价值的话,虽然他很拽,并且终其一生也没做出什么对得起人民的事。他说:“要看一个地方是不是发达,就看它的大街上外地人多不多。”
———————————————————————————————————
名言!

功夫茶客 发表于 2014-3-4 14:40:25

其实几人市委主要领导有时也把自己说成外地人,虽然他们是潮汕人。

功夫茶客 发表于 2014-3-4 14:41:18

外地的慨念看来还要细化一些

渔夫子 发表于 2014-3-4 15:19:33

这里真的很排外,这几年已经好多了,一个城市发展还是看流动人口,特别是外地人!如果汕尾这个城市有一半人口是说普通话的,那么我们汕尾的经济真的会腾飞!{:5_142:}

无脚蛇 发表于 2014-3-5 14:32:12

本帖最后由 无脚蛇 于 2014-3-5 14:35 编辑

   加把劲吧!汕尾!挺起来,不会输的{:5_142:}

没问题没问题 发表于 2014-3-5 16:05:37

没问题没问题 发表于 2014-3-5 16:06:05

痛了づ壹個人扛 发表于 2014-3-5 16:06:17

{:4_102:}

wenwen 发表于 2014-3-5 17:57:34

汕尾人在某些素质是偏低了,可是比起外地还有一些大城市里的人也有很多不错的好。

空中的鸟 发表于 2014-3-5 18:41:30

爱汕尾,就要揭她的短,亮她的丑,这样才能知道她要改什么?做什么,避免再入迷途,知根知底,加速更好发展!一味的歌功颂德,阿谀奉承反而害了她,"逆耳"才是最好的"忠言",汕尾为啥26年来,年年被省府锁位靠尾?还不是领导干部们的政务环境不佳所致?

飞鸿 发表于 2014-3-5 22:00:51

相对来说,汕尾人对外地人还是宽容和接纳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汕尾真的是最“尾”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