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 发表于 2014-3-8 13:59:10

龙津已升级,请叫我臭水津

本帖最后由 文化公益 于 2014-3-8 15:00 编辑

做人要有内涵,做溪也不能落下,看看这曾经的我,是多么的纯洁与无知,
脑袋空空心里什么都没有。

广大的人民发现了我这么一个缺陷,这么多年投资了至少三个亿来弥补我的不足,
如今终于迎来了我的成长,在此感谢国家感谢党,感谢所有人民群众。



红城大道东往下看,嘻,才不会那么容易让你看到我的改变,
内涵总是低调的,







才不会告诉你,这些白色的泡沫,只是序章,
内涵不是这么肤浅的东西。





嘻嘻,你似乎发现了吧,接下来我就要放大招了,看,





什么,还觉得不够,那我给你来点真本事,










转:海丰民生网

小黑不黑
2014.3.8

、F 发表于 2014-3-8 14:00:41

龙津已废,臭水沟已成,

谁都不想要变成这样,无奈早已步步逼近,

前几天看到市民网“无脚蛇”的帖子: 赞海丰县政府倾听网民呼声还以为世界是那么的美好,

那谁,你能告诉我是我眼睛瞎了这些照片都是假的么?

一个传送门:http://www.hfmsw.cn/thread-5869-1-1.html

里面有一段话:

   溪河淤塞污染,是举国普遍存在的病症。广州市曾经投入一亿专门整治市内一道河涌,也改变不了变成“臭水沟”的命运 。原因在于“断水整治” 。海丰龙津河的整治,从开始至今至少历经20年,投入资金累计起码三个亿。为何河道愈整愈窄,河水越治越臭?关键在于治标不治本。历史上的龙津河,上达莲花,下通大海,源泉不绝,奔流不息,河道宽阔,船只穿梭,是水上运输大动脉。流水不腐,滔滔龙津(龙的津液),不仅盈育出“龙津渔唱”这一奇珍异宝,而且繁衍了一代又一代的英豪。千古“名流” ,何以论落?结症在于“上堵下闸” ,龙津河断绝了生命源,靠县城污水苟延残喘,靠上苍垂惜降雨延续生命。要想让龙津河起死回生,必须有破釜沉舟的勇气,炸堵开闸,才熊开源畅流。

、F 发表于 2014-3-8 14:03:45

要得就必须有舍,谁都懂的道理

PS:请市民网的编辑尊重原著

      乱改文章至少文字要对得上

SUSAM 发表于 2014-3-8 15:26:55

天天都看到龙津河,这河水,真的没改善多少

jngd秀秀 发表于 2014-3-8 16:27:54

拿个水桶,装点送给地方官冲茶吃,保证有病治病,无病养生。

iven 发表于 2014-3-8 16:53:18

人民的纳税钱是抢来的吗?几个几千万出来这样的效果?应该是问责当时设计改造项目的人和负责项目改造的领导,干出这种缺德的事来,这是反民生吗?

NO 发表于 2014-3-8 18:05:08

可怜的我们。。。哎。

海丰游子 发表于 2014-3-8 18:34:18

真不知道花了那么多钱都到哪里去了?

因为蛋疼 发表于 2014-3-8 19:00:36

豆腐渣工程,这群狗官

实力派 发表于 2014-3-8 19:10:45

汕尾有奎山湖,海丰有龙津河,两者对比,不分上下,彼此彼此。

大头青兄 发表于 2014-3-8 20:41:34

不看不知道,这还是我们的“八景”吗?还有渔在“唱”吗!

lovesy 发表于 2014-3-8 20:46:31

{:5_146:}{:5_146:}{:5_146:}{:5_146:}{:5_146:}{:5_146:}

iven 发表于 2014-3-8 21:06:17

这个帖子可以拿下年度最佳创意奖

ma66817 发表于 2014-3-8 21:53:46

{:5_156:}{:5_156:}{:5_156:}{:5_156:}{:5_156:}

一叶孤舟 发表于 2014-3-8 22:32:56

旧八景挂了不少,很多都是人为的

Anonymous 发表于 2014-3-8 22:49:33

修了还不如不修,浪费钱,以前能赛龙舟,现在什么都不能,干脆把这两条管都拆了,影响海丰形象!

飞飛 发表于 2014-3-9 00:19:56

人民政府通过科学设计终于把龙津河建设成为世界首创的露天化粪池,得到了天朝各有关神圣的认可表扬,全国龙舟赛今年如果在海丰举办,成功建设龙津河露天化粪池的经验将向全国推广。

关注海陆丰 发表于 2014-3-9 00:24:47

这龙津河工程项目要是查一下问题应该不少!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龙津已升级,请叫我臭水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