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 发表于 2014-6-25 13:54:12

高清:探访广东陆丰“制毒第一村”

本帖最后由 骆驼 于 2014-6-25 13:56 编辑


“希望能够尽快治理好村子,但感到压力很大。”在“6.26”国际禁毒日到来前夕,记者跟随陆丰市禁毒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组,走进广东涉毒重灾区,去年因“雷霆扫毒”收网行动而闻名的“制毒第一村”——陆丰市甲西镇博社村,在采访中,今年5月20才上任的村支书蔡龙秋介绍,村里之前制毒遗留下很多问题,目前,禁毒法制宣传、村容村貌整治、村民的民生和寻找经济发展出路等都亟待加强和解决,直言“要做的事情太多”。进出博社村的路上要经过多个“陆丰市公安局全力推进重点整治执勤点”,检查站点有公安和武警荷枪实弹盘查执勤,依稀可以感受禁毒斗争的严峻态势。


近几年来,博社村民大兴建房起楼,别墅式豪宅一栋栋拔地而起,公共设施却无人问津,村委会前的道路一片泥泞。


航拍的博社村全景图,村容村貌整治、村民的民生和寻找经济发展出路等都亟待加强和解决。


一台变压器分接出上百条电线,在博社村委办公楼旁边的电杆上,从变电器分出的线槽,密密麻麻地布满了分线,有村民告知,这些电线大都是村民自己接驳的。


博社村委办公楼里,放着警察防暴的头盔和盾牌,防止制毒死灰复燃,任务艰巨。


博社村里,很多人家都自购了小型发电机,夏天遇到断电时,“突—突—突”的发电机马达声此起彼伏,使得本已密集拥挤的村庄异显闷热烦躁。


博社村里,密集交错的建筑群中,有在建的楼房,也有只建了一半,工地围蔽不见施工的,问及这些“烂尾别墅”有多少属于“毒资房”,村民的回应大都冷淡,或避而不谈,或言语闪烁,无从分辨。


博社村村委旁的甲西镇中心小学,有一到六年级的小学生700多名,他们大部分来自博社本村。目前,学校除每周一升旗仪上例行禁毒知识宣讲外,学校每星期增加了一堂禁毒教育课。


博社村里的甲西镇中心小学,学校的宣传栏上贴有禁毒的宣传资料,学校还不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禁毒活动,在校办公室宣传栏上,贴着一组学生在村里禁毒法制宣传游行的图片。


博社村内,经常可见年轻人骑着摩托车或电动车在村里行驶。


博社村的一巷子里,有人坐在地上休息。


博社村里,两名打着伞的小学生正往甲西镇中心小学的方向走去。


博社村里,一名挑担挑的妇女在街道上走过。


运着碎石的四轮车与三轮车迎面而过,博社村里有不少工程正在进行。


博社村里的甲西镇中心小学课室外墙,贴有禁毒宣传的一封信。


博社村里的甲西镇中心小学课室外墙,贴有禁毒宣传的一封信。


博社村里的甲西镇中心小学,小学生们的禁毒教育读本。


博社村内,经常可见年轻人骑着摩托车或电动车在村里行驶。


博社村泥泞的道路上,一名背着书包的小学生在行走。


博社村内,张贴着各式禁毒宣传标语,村庄的街头巷尾,也随处可见铺天盖地的禁毒宣传标语,成了博社村禁毒普法宣传的一个剪影。


博社村里,密集交错的建筑群中,有在建的楼房,也有只建了一半,工地围蔽不见施工的,问及这些“烂尾别墅”有多少属于“毒资房”,村民的回应大都冷淡,或避而不谈,或言语闪烁,无从分辨。


博社村内,张贴着各式禁毒宣传标语,村庄的街头巷尾,也随处可见铺天盖地的禁毒宣传标语,成了博社村禁毒普法宣传的一个剪影。


博社村里,很多人家都自购了小型发电机,夏天遇到断电时,“突—突—突”的发电机马达声此起彼伏,使得本已密集拥挤的村庄异显闷热烦躁。


博社村内,张贴着各式禁毒宣传标语,村庄的街头巷尾,也随处可见铺天盖地的禁毒宣传标语,成了博社村禁毒普法宣传的一个剪影。


进出博社村的路上要经过多个“陆丰市公安局全力推进重点整治执勤点”,检查站点有公安和武警荷枪实弹盘查执勤,依稀可以感受禁毒斗争的严峻态势。
(图文/刘洪群)



老知青 发表于 2014-6-25 14:39:58

没有落后的群众,只有落后的干部。村委领头人带领制贩毒、村里还有救吗?

◆BETSY◆ 发表于 2014-6-25 15:12:14

{:5_142:}{:5_142:}

jngd秀秀 发表于 2014-6-25 15:17:26

要赚快钱,除了抢银行外,只有制毒品了,赚钱是快,但分分钟没命可使,

俗话说:“斩头的生意有人做,亏本的生意无人做”,一点不假。

渔夫子 发表于 2014-6-25 15:41:07

{:5_142:}

无脚蛇 发表于 2014-6-25 16:16:07

报道很全面,楼主辛苦了你!{:5_142:}

海丰梅西 发表于 2014-6-25 16:44:56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处于海边的陆丰的一些村庄,海边经济根本上不来,怎么办?人又多,得吃饭啊,以前靠海走私,来钱快且生活有保障,现在走私不行了,就靠制毒,钱来的更快,当然是冒死而为之。除此之外,他们还能靠什么?“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啊!制毒固然不好,害人利己的事,我想,要改变这种状况,就把陆丰变成深圳,人人都成地主了,还会去干这种冒死的活吗?问题是,这,可能吗。。。。。。。。。。。。。。

荒如溪 发表于 2014-6-25 16:56:28

记者可否告知大家你想表达什么吗?光看图,我只能联想到博社的毒品虽然被铲除了,但落后的面貌估计解决不了,失业青年那么多,迟早还是会出事。

关注哥 发表于 2014-6-25 16:58:31

关注

になりた秋天 发表于 2014-6-25 17:17:15

{:4_137:}如果汕尾政府真想动真刀,晚上去酒吧KTV搜搜,看看多少基层干部每晚都沉迷其中。。。

煮茶听雪 发表于 2014-6-25 18:12:53

只有一个博社村吗?希望博社村真是能够敲山震虎,收手吧!

剑指蓝天 发表于 2014-6-25 19:23:54

这样的记者采访材料文章就像官式官样材料文章,都是表面的,眼见也未必是实的,不够深入。套话、官话、记者同志的四风有问题啊。记者同志如能深入到制毒作坊中采访,了解这些制毒群众的真实心路心迹,这样的文章才有价值。你这种图片,都是走走马观花的,要这样的照片用不着你自己去,顺便叫网友给你传几张还深入。什么死灰复燃?本来就没熄过火,那来的复燃?就是6。26来了要一篇官式采访,但你的文化也要改一改嘛。

剑指蓝天 发表于 2014-6-25 19:25:22

楼主的文风作风有问题啊。

◥████┿ 发表于 2014-6-25 20:12:32

光看表面是不行的

飞鸿 发表于 2014-6-25 22:39:05

加强禁毒宣传教育

老林二 发表于 2014-6-26 00:30:15

liujn0304 发表于 2014-6-26 09:29:14

剑指蓝天 发表于 2014-6-25 19:2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样的记者采访材料文章就像官式官样材料文章,都是表面的,眼见也未必是实的,不够深入。套话、官话、记者 ...

这新闻讲得太啰嗦了,文笔也不好看得想睡的节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清:探访广东陆丰“制毒第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