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有话就讲 于 2014-8-25 17:57 编辑
请网友们来议一议:在全市开展一个清理僵尸车的专项行动如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飞入”了更多平常百姓家。随之而来的是一些报废机动车辆,包括两轮摩托和四轮机动车辆长期散见于很多小区内,已成为一种新型城市垃圾。这种车辆长期停放、无人维护,不仅挤占公共资源,也大大地影响了城市形象。由于这种车辆名存实亡,人们称之为“僵尸车”,厌恶与无奈之情可见一斑。
笔者近日就在一个小区内见过一辆僵尸车标本。该车辆落满尘埃,车身锈迹历然,有严重撞损痕迹,前面挡风玻璃已告破碎,四个轮子不同程度瘪了下去。笔者进一步观察,有了更“新鲜”的发现,车辆后盖被掀起,呈张开状态,一辆三轮板车与僵尸车 “相依为命”,三轮板车上堆满了垃圾,装不了的垃圾甚至伸进了这辆报车机动车辆的车体内,这辆僵尸车俨然成了堆放垃圾的小仓库。(详见本帖上传图片。)而在笔者所居住的小区,空间本来就不大,除了业主的车辆外,更有小区周围的百姓把车停放在小区内,导致小区内车满为患,而雪上加霜的是,小区内有多辆摩托车呈报废状态,挤占着有限的停车位。小区业主对此颇有微词,希望车主把报废车辆送废品回收站,腾出公共空间,方便停车出行。
据了解,这种情况在很多小区内普遍存在。已经成为城市管理的顽疾。除了居民住宅区这个“踞点”,更有不少“僵尸车” 长期占据道路、停车位等公共资源,使一些车辆因为难以找到停车位而滞留路边,进一步加大了交通压力,造成拥堵。除此弊端之外,僵尸车的存在,还埋伏下安全隐患,笔者从有关方面了解到,由于僵尸车电路老化、油箱残留汽油,在曝晒和高温之下极易引发自燃自爆事故,尤其是车辆使用年限长、未定期保养的“僵尸车”,由于长期停放路边,经受风吹日晒,发生自燃事故的概率更高。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为何僵尸车批量存在?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我想关键的一个应该是车主的心理,这些报废车辆当作废品变卖不值两个钱,而请人把车拖到废品收购站这条“数”更不堪忍受,而且废品收购站因为空间狭小、运输不便等原因还未必肯收,于是就把车辆停放在小区内,大路边,导致越累积越多。由于国内相关法律法规较为模糊,想要妥善处理“僵尸车”存在监管、执法等方面的盲区,这就给清理这些车辆造成难题。当前,我市正在开展“创文”活动,笔者以为,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应顺应民心,把清理僵尸车作为创文活动的一个内容,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清理僵尸车的专项行动,对清理到的僵尸车,进行统一的报废拆解,能回收的尽量回收,不能回收的一烧了之。“创文”办可通过媒体宣传,争取得到各个小区的支持配合,清点各自小区内僵尸车的数量;“创文办”还可牵头城管、交通、交警部门组成成员单位,制定方案和工作目标,细化各成员单位责任,先以几个小区为重点,以点带面,切实推进专项活动的开展。
本帖权为抛砖引玉,期望更多网友就此展开讨论,提出更好的意见或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