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镇当年的“一个星期”效率
本帖最后由 有话就讲 于 2014-10-20 08:44 编辑东海镇当年的“一个星期”效率 文/银华
东海镇上一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和八十年代初期,集体企业很兴旺,竹工艺品、人造丝花走出国门。在当时全镇总人口不上十万人的小城镇,竞有近2万名集体厂社工人。“工业立镇”的成功,带活了地方经济,时至今日,东海上了年纪的老人还在怀念那段岁月。体制的改革,社会的发展,也许有些是一去不复返了!但当年东海镇党政干部敬业、务实、清廉,敢为人先的精神是值得回味和发扬的。
一个星期建一间东海工人剧院。一九七七年为活跃和丰富镇集体厂社工人的文化生活,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建起东海工人剧院。建这间影院的契机是采购员联系到汕头市文化局(当时陆丰归汕头地区管辖),可供三天《荔镜记》(即潮剧《陈三五娘》)影片的播放期,时间是十天后。当时镇党委、政府获知后,决定在大帝猪仔町建东海工人剧院。当时主持东海镇全面工作的镇党委副书记陈长义日夜驻守在工地上。镇属建筑系统的负责清基拆迁;零工站负责运走废土;竹器系统的负责搭建;木农具厂负责赶做剧院内的观众坐椅。第五天,近二千平方米的竹棚剧院主体搭成,建筑队连夜铺筑水泥地面,第六天傍晚木农具厂数百张观众坐椅运到,是用大松柏楹劈成两片,下面加上六根椅脚的长排椅,没有靠背。坐下去裤子还会粘上松柏油。影片来到后,全镇近两万工人轮着观看,于工人而言,那是比过年还高兴。
也是在七七至七八年这段时间,东海镇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建起一间农业机械厂。厂址位于现陆丰新市府附近。这间工厂影响不大,现在大部分市民包括镇府干部都没印象。笔者从当年的知情人中了解到,这间厂是在特殊时期赶建的。它的建成和经营,充分体现了当年东海镇领导爱民、务实的广博襟怀。起因得从六九年的“务农”疏散城市人口说起。那时东海作为三线城市出于战备的需要,强行将一些人疏散到偏远的山区农村去务农。当时务农的对象是“地富反坏右”及无业居民。这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凄惨岁月,很多人离乡背井。这群人中也包括一些有一枝之长的能工巧匠。几年后,农村确实呆不下去了。但回城复户的政策还未出来,这些人回城无望不得不另谋出路。镇党委、政府掌握到这一情况后,认为当年的“务农”是大政策,谁都无法左右。现在这些人要另谋出路是客观现实,与其让他们再次流浪异乡,不如让他们回来,特别是一些身怀枝艺的人才是办好镇企业的宝贵财富!这个决定的制订也许与当时的大形势略有放松有关,只要在城镇有工作就可回城。于是决定在长茔头村外,即现陆丰新市府入口处兴建东海农具厂。也是提出一个星期将厂建起来。几家竹器厂落实任务,一个星期内搭建七间面积各约300平方米的简易厂房,全镇各工厂有钱出钱,没钱出设备、出办公用的桌椅。真的在一个星期内建成投产。招收回城工人200多人。这些工人真正是不负使命,刚开始是生产锄头、耙和铸犁头。后来能生产脚踏的脱谷机;半机械化生产350加仑的铁皮油罐,这在当时可算是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了!这家工厂存在的时间不是很长,到八四、五年就歇业了。主要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农具换代了。笔者回顾这家厂的创办,主要是强调当时东海镇办厂的速度和办这家厂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爱民情怀。一个星期就能办起一家工厂!而且是在免用借贷的情况下办起来的!镇党委的号召力、东海基层干部的素质可见一斑。换作今天,报建审批的公章还未盖完呢。200多个职工入厂,就意味着200多个家庭可回城。为官者只要心系民生,不管是什么年代什么大环境,都能唱响爱民的乐章!直到三十年后的今天,东海市井的榕树下、凉亭边,百姓还在传颂着当年大办工业时几位领导的名字:冯年强、陈长义、程谋、林义弟、陈壮、蔡应裔、……
坐在办公室里看报表是办不好工业的。当年东海镇领导是经常深入车间第一线检查指导工作。有一天清早,镇府通讯员来到镇塑料厂厂支部书记老吴的家里,说陈长义书记请他到镇府去。来到镇府,陈长义已在办公室里等他。劈头就问:昨晚厂里发生了什么事?老吴莫名其妙。陈长义就发火了:昨晚车间的电机烧掉了,你到现在还不知道!政府把一家工厂数百员工,上百万财产交给你,你是怎样负责任的?一听这事,老吴吓出一头冷汗!马上回去组织抢修。过后,陈长义还在全镇大会上通报这一事故。这件事的发生,是因车间的电机超时连续运转冒烟,当时陈长义就在现场。他每晚都骑着单车到各个厂社去检查了解。因此,厂里的事他镇委书记比厂长还要早知道。
清廉的领导也是办好企业的关键。八十年代初是郭枪任东海镇党委书记。有一天,他在房间里斥骂镇府一位负责工业资料的同志:“你的面生来跟猪一样……”骂得很难听。过后才知道事情的经过是这样:郭枪的拖鞋坏了,他自己拿五元钱叫镇府的资料员去镇皮革制鞋厂买一双拖鞋。厂长听知是郭书记自己要用的,不肯收钱。于是资料员把拖鞋和五元钱拿回来交还郭书记。于是就出现了上面的一幕。郭书记说:厂长可拿一双鞋送我,也就可以拿一双回家。大家都这样做,这厂还办得下去?你回去,要他按价收钱,不然我要处理他。不得以,厂长只好按出厂价开票收他肆点八元钱。
时代的发展,体制的变革,镇办集体企业已成历史了!但在当年办企业过程中东海党政领导所表现出来的基于务实、亲为、廉洁、爱民、敢闯敢干的人格力量是很值得赞赏和发扬的。
我回来了,哈哈。。吹。。情迷夜汕尾。。吹。。http://www.swsm.net/thread-331227-1-1.html{:4_129:} {:4_141:} 郭书记真是好样的。 有话就讲 发表于 2014-10-20 08:4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郭书记真是好样的。
我一直对他很敬佩! 银华 发表于 2014-10-20 08:5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一直对他很敬佩!
那时候的干部没有那么多的物质欲望。应该说,是毛爷爷教化之功吧? 有话就讲 发表于 2014-10-20 08: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那时候的干部没有那么多的物质欲望。应该说,是毛爷爷教化之功吧?
这个话题还不敢去涉及 有话就讲 发表于 2014-10-20 08: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那时候的干部没有那么多的物质欲望。应该说,是毛爷爷教化之功吧?
我写文章是写爽的,写开心的。 有话就讲 发表于 2014-10-20 08: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那时候的干部没有那么多的物质欲望。应该说,是毛爷爷教化之功吧?
不是自己看得懂,解决得了的现象我不去涉及 银华 发表于 2014-10-20 08: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是自己看得懂,解决得了的现象我不去涉及
:)嗯。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