埔陇宫
发表于 2014-10-31 14:20:43
本帖最后由 埔陇宫 于 2014-10-31 14:22 编辑
中书舍人为从七品,墓碑出现四爪龙纹,疑似逾制了。
陈宝荣
发表于 2014-10-31 15:13:23
埔陇宫 发表于 2014-10-31 14:2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中书舍人为从七品,墓碑出现四爪龙纹,疑似逾制了。
你懂的。
重修的,没规制了!
2436196187
发表于 2014-10-31 15:37:23
陈宝荣 发表于 2014-10-31 15: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懂的。
重修的,没规制了!
墓一直在梅陇水口村后面,外面有重修,但二个墓碑一直都是原装的,不清楚不要乱说。我是看了你的一些文章 ,我又查了族谱,不一样,为了印证,刚好2014年10月1日重修好,去完山,我拿着族谱去对墓碑,也照了起来。(我是第一次去,清明都是村里的头头去)
陈宝荣
发表于 2014-10-31 15:47:35
本帖最后由 陈宝荣 于 2014-10-31 15:51 编辑
2436196187 发表于 2014-10-31 15: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墓一直在梅陇水口村后面,外面有重修,但二个墓碑一直都是原装的,不清楚不要乱说。我是看了你的一些文章 ...
哦,对不起,你年少气盛,把你惹火了。万中场那个是原装的?原是灰沙古墓,有老坟照片吗?借光。
2436196187
发表于 2014-10-31 15:52:58
陈宝荣 发表于 2014-10-31 14: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请问此墓顶先前是否有石亭?
问了老人说没有,族谱也没有记载。
陈宝荣
发表于 2014-10-31 15:59:55
陈宝荣 发表于 2014-10-31 14:0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很感谢提供很好的资料图片!吴希达为岁贡生。
不过,吴慕槐(字希选)不是贡生,而是因为他的儿子吴从贞 ...
光荣呀,吴从贞之后!
嘻嘻,拍拍你屁屁。抱歉!
陈宝荣
发表于 2014-10-31 16:01:21
2436196187 发表于 2014-10-31 15:5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问了老人说没有,族谱也没有记载。
谢谢了,我企图在凑齐十八亭。
陈宝荣
发表于 2014-10-31 23:24:54
听说海头吴村近日修墓之时,揭出了古崖石上“御宴潭”的刻字。近期,本地学者与文物部门、电视台将到现场求证。如属实,将破解一些人有关“御宴潭”的慌言。
红英
发表于 2014-10-31 23:42:00
陈宝荣 发表于 2014-10-31 23:24
听说海头吴村近日修墓之时,揭出了古崖石上“御宴潭”的刻字。近期,本地学者与文物部门、电视台将到现场求 ...
红英一直关注这问题。我一直相信先人文字所述,绝不认同后人乌合之言。
红英
发表于 2014-10-31 23:44:22
陈宝荣 发表于 2014-10-31 23:24
听说海头吴村近日修墓之时,揭出了古崖石上“御宴潭”的刻字。近期,本地学者与文物部门、电视台将到现场求 ...
海丰县志所载,我理解为,先人知之为知,不知为不知。决不是今人所谓传说等等所考证。
不知陈先生认同否。
陈宝荣
发表于 2014-11-1 00:04:52
红英 发表于 2014-10-31 23: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海丰县志所载,我理解为,先人知之为知,不知为不知。决不是今人所谓传说等等所考证。
不知陈先生认同 ...
我赞同。为史要重考证,不要人云亦云,不要自己认为很了不起而唯我独尊。要谦虚谨慎,做永远的学生!
陈宝荣
发表于 2014-11-1 00:12:20
按县志记载,御宴潭的位置在丽江下游80里或记作100里,而记载“鹿境山”与“鹿境渡”都是邑东南十里,我们凭什么要去附会牵强地说鹿岭“鱼鹰盯潭”就是御宴潭呢?按数字测量就明了,这是史学态度与胸怀的问题!
红英
发表于 2014-11-1 00:16:57
陈宝荣 发表于 2014-11-1 00:04
我赞同。为史要重考证,不要人云亦云,不要自己认为很了不起而唯我独尊。要谦虚谨慎,做永远的学生!
陈先生今甘做工匠,将成学者治史之范。
陈宝荣
发表于 2014-11-1 00:17:43
有时,我觉得争论这些问题应该是科学而冷静地,能者为师,有错必纠,不要太激动和太去偏低人。我觉得我真是一只土鳖,任凭其他怎么堂皇都要坚持自己乡土的、真实的东西!
陈宝荣
发表于 2014-11-1 00:21:12
陈宝荣 发表于 2014-11-1 00: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有时,我觉得争论这些问题应该是科学而冷静地,能者为师,有错必纠,不要太激动和太去偏低人。我觉得我真是 ...
明天我要上乌石莲,不然就可以邀你去海头吴村考证了,我把时间推在后天。明天,有几个本地学者、博物馆、电视台先过去。
红英
发表于 2014-11-1 00:24:19
陈宝荣 发表于 2014-11-1 00:21
明天我要上乌石莲,不然就可以邀你去海头吴村考证了,我把时间推在后天。明天,有几个本地学者、博物馆、 ...
静候佳音,还海丰一个真正的御宴潭。
陈宝荣
发表于 2014-11-1 00:28:56
红英 发表于 2014-11-1 00:2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静候佳音,还海丰一个真正的御宴潭。
研究地方史最起码要勤走勤记勤看勤访。
£十:二少&
发表于 2014-11-1 16:35:04
陈宝荣 发表于 2014-10-30 22: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据说埔边“南阳名胜”亭也为一亭,但不是吴坦夫建的!!!
{:4_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