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丰人应懂得“天上雷公,天下海陆丰"的真正内涵!
天上雷公,地下海陆丰”这句话声震海内外,至于出处有多个版本,哪个是最权威的,见仁见智。
外人总把它当成贬义看,其实未必。
【摘自《汕尾日报》,作者不明】
“天上雷公,地上海陆丰”之由来
1921年,陈炯明第二次主政广东,任广东省长兼粤军总司令。广东的发展举世瞩目,中外舆论誉陈炯明为最伟大的领袖人物。海陆丰人民引以为荣,同心同德建设家乡。海陆丰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全面发展势如劈雳,走在全省前头。在外谋生的海陆人自觉面上有光。大家相约严身律己,不能给海陆丰丢睑,不能给老总丢脸。活跃各行各业的海陆人,无不一身正气。特别是粤、港的三轮车工人,几乎都是海陆丰籍的退伍军人,大多懂点拳脚,一身侠义豪气。他们公平交易,从不欺诈。路见不平,总会出面相助,动辄大吼一声:我是海陆丰人!恃强凌弱者总会退避三舍,称:“天上雷公,地上海陆丰” !一句响亮的俗语,瞬间在粤港两地落土生根。海陆丰人一时成了正义公理的化身。【摘自百度】:
现在许多不理解海陆丰的人错将海陆丰人当成是凶悍,狠、蛮不讲理的人。这理中是因为许多人对“天上雷公,地下海陆丰”的误解!其实海陆丰同样存在有好有坏的事物。
在全国,可能会有不少朋友,甚至在广东的朋友也许连汕尾的名字都未听说过,或也仅限于听说而已,并不真正对汕尾有多少了解。当然,更有的,只因另一个带“汕”字的城市——汕头经济特区,所以才连带的认为有头就有尾,由此才连猜带蒙而得到汕尾的一鳞半爪印象!
汕尾市,是一九八八年初经国务院批准,以原海、陆丰的行政区域建立起来的地级市。辖海丰、陆丰、陆河三县和市城区,共设置3个办事处、40个镇、10个乡、13个农林场。总面积5271平方公里,总人口213万。全市旅居海外的华侨和港、澳、台同胞近百万人。 汕尾市具有悠久的历史。远在42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先民就在海丰沿海一带聚居生息。公元前221年,海陆丰属南海郡博罗县。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始建海丰县,陆丰属东海郡海丰县地。清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从海丰县析出陆丰县。清初以来,汕尾开埠,沟通海外,逐渐繁荣,曾有"小香港"之称。海陆丰是彭湃烈士的故乡。本世纪二十年代,彭湃同志领导的海陆丰农民运动,在这里开创了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
只要提起汕尾的另一个名字——海陆丰,则恐怕普天之下,就算是海外,也没有几个人会不知晓的了!如就有这样一句民谚:“天上雷公,地上海陆丰。”有人对它作了这样的诠释,坚韧而彪悍野蛮的民风,总是孕育着躁动的期待,总是积淀变革的渴望,蓄势待发之后爆一声:嗨,咱们的海陆丰! 汕尾市,就是基本上是在原海陆丰的基础上设立的!说到汕尾,是绝对避不开“海陆丰”这几个字的!“海陆丰”在全国、在海内外的知名度,要远较“汕尾”为高,要响亮得多。因为海陆丰人勤劳打拼,遍布全国、甚至海外,各行各业均有海陆丰人,香港私人社团新义安中也有海陆丰人!
很多人都知道“天上雷公,天下海陆丰”这句话,可对于“天上雷公,天下海陆丰”的内涵、外延是什么,真正了解的人却少之又少,包括了自己海陆丰人。造成对这句话各人有各人的理解,甚至误解。最为典型的是1988年法制日报有一篇《雷区里的,无雷区》的文章,文章主要是说当时的海丰县一个边防派出所,反走私的事迹。该文章引用了“天上雷公,天下海陆丰”这句,但他错误的将他理解为天上最恶的是雷公,天下最野蛮的是海陆丰,造成了许多外界人士不了解海陆丰历史的误解。
海陆丰地区的人,祖先基本是福建人,宋朝时迁至海陆丰,因受潮汕文化,客家文化的影响,形成了闽南人一种新的文化,即既有传统的闽南文化,又有潮汕、客家文化的特殊的汕尾文化,使海陆丰人既不是闽南人,也不是潮汕人、客家人的汕尾人。 汕尾的自然环境是海、沙、石,海陆丰人对大自的恩赐充满希望和爱护。但因时代和环境的原因,旧时海陆丰人相信因果报应,因而对神产生亲近、崇拜、畏惧的心态,这三种心态最典型的体现是对“雷公神”,在海陆丰人的心目中“雷公神”是宣扬善德,除弃恶行的扬善抑恶的神。所以,因各自的原因对“雷公神”亲近、崇拜、畏惧。 旧时海陆丰人把自己遭到不公的行为寄托于“雷公神”为他主持公道,相信“雷公神”会使恶行者受到“报应”。至今,在海陆丰人骂恶人的口头禅中仍带有“你做歹事,小心雷公巧你呀”(你做坏事,小心雷电劈你)。所以,每当打雷时,遭到不公的人就认为,雷公在对为非作歹者发出警告,希望其停止作恶行为,如作恶者不停止作恶,“雷公神”会根据天条处罚他、或使他得到报应。 在“雷公神”扬善抑恶的精神指导下,海陆丰人正直刚强、于人于国公正,就在这种力量的推动下,海陆丰人民拿起正义之剑,在中国共产党的先锋战士彭湃的领导下,发起了中国第一次农民运动,进行烧田契,分土地,推动了全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步伐,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伟大的贡献。 海陆丰人正气正义的行为,产生了革命圣地——海丰的红场、红宫;周恩来总理大革命时期抢渡的黄金海岸陆丰碣石湾;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唯一的一座集佛、道、儒,基督教于一身的碣石玄武山的元山寺。 海陆丰海、沙、石的自然风光,因历史的原因,增加了神的神秘化。
期望任何海陆丰人应懂得“天上雷公,天下海陆丰"的真正内涵。希望海陆丰以外的人别误解“天上雷公,天下海陆丰"的内涵。 愿你体会天上雷公扬善除恶,天下海陆丰人正气正义的文化。
彭湃领导的农民运动,犹如一声惊雷,唤醒了中华大地,唤醒了中国革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深深地意识到农民运动对中国革命的重要性,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逐步形成。彭湃同志领导的农民运动以‘‘敢为天下先’’的奋斗精神,再次印证“天下雷公,地下海陆丰”的说法,为天下人所传颂!来源网络
海丰俗语千千万,偏偏取这句连本地人都没有共同认识的所谓“天上雷公,地上海陆丰”。用句官话讲:宣传语既要符合时代发展的特征,也要通俗易懂。{:5_155:} {:5_142:}楼主真有才! 哦,原来是这样的吗? lsw20030131 发表于 2014-11-4 11: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海丰俗语千千万,偏偏取这句连本地人都没有共同认识的所谓“天上雷公,地上海陆丰”。用句官话讲:宣传语既 ...
哥,要取一句本地人都共同认识的的俗语,这好像特高难度。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也恐难胜任,看来此重担非哥哥你来挑不可,:lol 笔者这篇解说来得及时啊 舍之不用不是更好,何必与外地人一般见识 历史形成的地方历史文化是支撑地方发展的灵魂。行政区域可以重新划分。任意分解地方历史文化的行为,势必为地方的发展带来灾难性的破坏。
“天上雷公,地上海陆丰” 是历史形成的赞誉,来自不易。豪侠尚义,刚直不呵,是海陆人不逝的标记。用个别负面现象曲解甚至妖化负有盛誉的俗言,都是对历史的不尊重。 历史形成的地方历史文化是支撑地方发展的灵魂。行政区域可以重新划分。任意分解地方历史文化的行为,势必为地方的发展带来灾难性的破坏。
“天上雷公,地上海陆丰” 是历史形成的赞誉,来自不易。豪侠尚义,刚直不呵,是海陆人不逝的标记。用个别负面现象曲解甚至妖化负有盛誉的俗言,都是对历史的不尊重。 缘来缘去 发表于 2014-11-4 22:2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历史形成的地方历史文化是支撑地方发展的灵魂。行政区域可以重新划分。任意分解地方历史文化的行为, ...
有本魏伟新、谢立群编写的《海丰俗语谚语歇后语词典》,里面有“天顶雷公、天下归丰”和“天顶雷公,天下舅公”两句,可就是没有这句大名顶顶的”天上雷公、地上海陆丰“。您觉得这是否意味着什么吗,您怎么看待? lsw20030131 发表于 2014-11-4 22:40
有本魏伟新、谢立群编写的《海丰俗语谚语歇后语词典》,里面有“天顶雷公、天下归丰”和“天顶雷公,天下 ...
嗯。。。
lsw20030131 发表于 2014-11-4 22:4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有本魏伟新、谢立群编写的《海丰俗语谚语歇后语词典》,里面有“天顶雷公、天下归丰”和“天顶雷公,天下 ...
烦先生参阅《海陆丰历史文化丛书(卷一).人文志略》第256/257页。 缘来缘去 发表于 2014-11-8 21:3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烦先生参阅《海陆丰历史文化丛书(卷一).人文志略》第256/257页。
如书上所说,这句话是在二三十年代的粤港流行起来的;又如郑大炮的“从雷公文化看褒贬”里所说,雷公有声大气粗的毛病......才使人们对有“天上雷公”之称的汕尾人误解为“敬而远之”。所以这句在旧社会流行、容易使人误解的俗语,个人觉得难以体现现代社会海陆丰人的正义精神。 lsw20030131 发表于 2014-11-9 10: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如书上所说,这句话是在二三十年代的粤港流行起来的;又如郑大炮的“从雷公文化看褒贬”里所说,雷公有声 ...
说明魏伟新先生没有忽略这句俗语。
“天上雷公,天下海陆丰"是世人对海陆丰人的赞誉。 lsw20030131 发表于 2014-11-9 10: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如书上所说,这句话是在二三十年代的粤港流行起来的;又如郑大炮的“从雷公文化看褒贬”里所说,雷公有声 ...
这说法较为客观。 本帖最后由 埔陇宫 于 2014-11-10 09:02 编辑
“天顶雷公、天下归丰”就是笑话,除了在林姓内流传,甚少人会采信。 埔陇宫 发表于 2014-11-10 09:0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天顶雷公、天下归丰”就是笑话,除了在林姓内流传,甚少人会采信。
采信才怪。 其实,这里的“天下归丰”我想应该理解为归丰人为了提振自信心而喊出的口号,就象当前我市提出“天下汕尾”一样。归丰林撑死也就是一个镇的大姓而已,归丰人才不会夜郎自大到认为“天下归丰”有多牛B了吧? 至于看客,会心一笑便是,千万别当真。 有关“雷公”俗谚的解释褒贬不一,没有明确的含义。不管是褒也好,贬也罢,都是历史形成的。我们没必要就这句俗谚确定一个或褒或贬的固定解释。随着海陆丰地方人文和人性的健康向上,结合历史地位的价值,“雷公”这句俗谚就自然会具有新的含义。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