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后再探赤沙水库
本帖最后由 swhlf 于 2014-11-5 18:57 编辑猪圈紧邻水库,污水横流。
近年来,水源地污染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和城市发展带来巨大隐患。水源地面临的保护困境,形势十分严峻。
赤沙水库是汕尾市区主要供水水库,同时为红海湾电厂供水。4月25日,本报以《如斯水源地,安得放心水?》为题,对赤沙水库周边的速生桉、墓地、养殖场、农村生活污染源和农业面污染源以及公平灌渠沿线工业污染源等对水库安全供水构成极大威胁的现状进行了报道,强烈呼吁政府相关部门及早综合整治水库水源污染问题。报道引起很大反响。市环保局于几天后联合市水务局、海丰县环保局等部门前往海丰县可塘镇、赤坑镇等地,对赤沙水库水源地受污染情况进行全面检查。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将检查情况形成报告,向市政府呈报,制定相关的整治方案,及时消除污染隐患,并进一步完善水源地保护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确保饮用水源安全。一个多月后,记者从市环保局获悉,该局已将赤沙水库的保护工作纳入《汕尾市公平水库(含干渠)水资源保护规划》,该规划已于5月21日通过了市政府常务会议审查。根据规划,接下来我市将对赤沙水库及公平水库干渠开展一系列的整治:对于穿越城镇段(赤坑镇和可塘镇)约6公里的公平干渠进行加盖防护;对赤沙水库入库口建设可开启式栏栅,拦截飘落到干渠里的垃圾等污物进入赤沙水库;清理库内废弃的供水设施、养殖场、桉树等。据介绍,海丰县公平水库管理局也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对公平灌渠和赤沙水库存在的环境安全隐患进行了清理整治,同时约谈公平灌渠附近村干部,要求其加强环保宣传教育,禁止村民在灌渠附近乱倒垃圾。
库区周边墓地密布,新坟在增加。
现如今已半年过去了,赤沙水库水源污染防治情况如何呢?记者日前与邹永强等多位政协委员一道进行了追踪。
重返半年前报道过的赤沙水库水源地再次进行实地走访时发现,水库除水位偏低、库容直线下降外,周边、蓄水沿线的污染情形一如当日,无明显改善迹象,甚至有加剧趋势。在水库入口处,看到原来由各种垃圾袋、烂布头等杂物堆积依然,公平灌渠在进水口的引堤边,到处可见类似的丢弃废物;低头往远处望去,好几条浑浊的水流正源源不断地流向赤沙水库公平灌渠。周边村民怀疑,这些水流很可能就是从水库上游附近村工业园排出来的工业废水。村民们还称,事实上赤沙水库的污染源有很多处,除了周围居民区的生活污水外,还有公平灌渠周边的村庄及可塘多家工厂的工业废水。据介绍,水库从上世纪60年建成至今,相同的是周围一眼望去“青山依旧在”,不同的是现在遍地种上了速生桉,库区周边的墓地越建越多,越建越豪华,眼下还有墓地正在破土动工中。此外,库区周边还建起了水泥厂、生态养殖场、饭店。
沿库区继续往下走,在库区堤坝的某处,倚着山势,有一块两米长的垃圾囤积带,白色包装纸、饭盒、方便面盒堆成一个小浮岛。从水泵站取水口到垃圾带约2公里,水库从远处的淡绿色,到这里的灰黑色,泾渭分明。再往前,水泥拦闸挡住了上游注入的大件垃圾:箩筐、竹竿、死猪等,但体积较小的垃圾仍轻松流入水库。刚进入水库泵站,一阵刺鼻臭味涌来,离水边几米远的地方,报道过的那家农户猪圈依然矗立,猪圈围墙紧邻水库;猪圈污水出水口处,各种垃圾杂物静浮在死水上。据周边村民介绍,这些污水是一路上明暗渠里排出来的,缓缓地在沟渠和水库边上潜流。而一块写有“水源重地,严禁污染”的警示牌就树在离猪圈旁不到十米处。
沿着公平灌渠赤坑段前行,在通往赤坑镇内的灌渠上面,有一座水泥板桥上成了当地居民的“简易市场”。 桥下灌渠中,洗拖把、洗锅、洗衣服、洗头的村民轮番上阵,水面漂满泡沫。对于避免污染、灌渠内不能洗衣等规定,现场正在洗东西的人回答“不知道”、“不清楚”。从赤坑向可塘方向一路走来,不时出现“你已进入饮用水源保护区”、“这是水源地保护区”等警示牌,以及写有禁止饲养家畜、洗衣服、倒垃圾等污染水源活动的告示,然而均形同虚设。
沿公平灌渠到可塘地段,看到大段的水面已变成了黄色,颜色异常鲜艳。当地村民反映,这种情况已经不是一两天了。他们甚至把这条灌渠视为“排污渠”。通往赤沙水库的这条灌渠,上游有二十几家珠宝加工厂,产生的废水就排到灌渠里。在一家庭作坊后面,记者看到,渠水又出现了黑红绿黄等多种颜色。
在公平灌渠周边的一处菜地,一名菜农告诉记者,这片菜地都要用化肥和农药,灌溉的水也取自公平灌渠,而雨天涨潮时农田的水也会回流到渠中。(来源:汕尾日报记者庄茂林莫守焘文/图) 有关部门严重失职,有关公职人员简直是罪犯。 这是明显的行政不作为!!!! 赤沙水库的水是不是供应汕尾市的? {:5_142:} 除了公平水库大,看上去不明显外,汕尾哪座水库不是周边墓地密布?大家该知道喝的水里有什么。 关注关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