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被雨打湿了 发表于 2014-11-9 16:00:58

发展的应然之道:通过法治实现公平正义

本帖最后由 有话就讲 于 2014-11-9 21:58 编辑

      在当今社会,我们常常看到以下情景:某些占道经营和违章建筑被依法拆除后,当事人却堂而皇之地打出“强盗”、“欺凌百姓”、“讨人权”的标语对抗行政执法行为,要求政府恢复原状和赔偿损失;在高速公路、工业园区等征地问题上,某些居民明明给足补偿签了字,却总有种种心理不平衡回头拉帮结派抵制工程建设,政府不另外多给点(好处)绝不罢休;在乡镇,某些官员贪污受贿落马,却理直气壮说这是他为这个地方发展做了那么多工作应得的“报酬”,觉得自己一个月的正常收入才1000多,真是太苦了;在商界,挣了钱的认为闯荡江湖不容易,政府干涉太多,疲于应对,没挣钱的更是怨天怨地怨政府、仇官仇富仇社会;打官司赢了的人认为诉讼的路太艰辛诉讼费太贵,输了的人则认为司法腐败,天理何在……现代社会发展似乎满意的人越来越少,而不满的人、骂娘的人、闹事的人越来越多。在这些表象和乱象的背后,原因是复杂而多方面的,但其中多数都涉及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评判错乱和价值认知偏狭的问题。

      何谓正义?正义的标准依据是什么?这是一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话题,全世界都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更不会存在一个绝对公平的社会。正因为如此,社会各群体才会出现挟“公平正义”之名实乃为一己之利向政府提五花八门的要求,如“占中”运动,党派之争等等,若不能遂愿则可能升级为反对“贪官”、反对政府、反对体制、否定某项(些)政策和法律等政治诉求。鉴于此,有必要通过重视法治去实现公平正义。

      法即为公正。“法”字古代体为“灋”,以三点水为旁,“水”——“水平”——“公平”,表明法是公平的,用现代话说,就是“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汉文“法”字是这样,拉丁文、法文、德文、俄文也都有“公平”、“正义”的含义。再者,“灋”字中的“廌”,传说是一种头顶有一只角,能够辨别是非曲直、性情公正的动物,古代进行神明裁判时,以被“廌”触者为败诉。在我国,虽然正如四中全会所论述那样,“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比,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相比,法治建设还存在许多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但这些并不能改变“法即公平”的本质,当今社会公正问题主因不在法律制定本身,而在法律得不到有效实施,深水区的利益藩篱,攻坚期的复杂难题,人们对于公正的渴望与纷争,不仅需要良法更需要良法的施行方能破解。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十八届四中全会才把“依法治国”确定为会议的主题,强调从“法制”向“法治”转变,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们有理由相信和自信:只要全面推进法治建设,切实做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做到良法善治和保障人权,我们的社会就一定能够实现权利、机会、规则、过程和程序的公正。

有话就讲 发表于 2014-11-9 22:03:57

发展的应然之道:必然之道吧?
话题大,有阳春白雪的味道。楼主理论水平很高哦。

博助慈善社-读尊 发表于 2014-11-10 01:15:36

{:5_177:}

爱在1万年前 发表于 2014-11-15 20:09:44

{:5_142:}{:4_109:}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发展的应然之道:通过法治实现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