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石画室-; 发表于 2012-1-28 22:41:35

但识琴中趣 何劳弦上声--壬辰新春首开漫笔

本帖最后由 ﹎天石画室-; 于 2012-1-28 22:45 编辑

《但识琴中趣 何劳弦上声》(水墨漫画,68x98cm)今年准备多看点书充充电,“水墨漫画” 仍将是我今年的主攻方向。


天马王 发表于 2012-1-28 22:58:42

嗯不错!

老子 发表于 2012-1-28 23:07:19

挺朵不错

小阳光 发表于 2012-1-28 23:13:28

本帖最后由 小阳光 于 2012-1-28 23:18 编辑

风在边缘 发表于 2012-1-28 23:51:26

本帖最后由 风在边缘 于 2012-1-29 00:03 编辑

《一》一阵霜风飓,荡胸乐府句。路旁牛与蜥,但识琴中趣 。
《二》遍地草木深,琴音鸟惊心。牛踏石径行,何劳弦上声。

﹎天石画室-; 发表于 2012-2-2 13:51:10

天天漫画网对此作的评文(http://www.manhua365.com/show/16625.html):正所谓“乐无声处情逾倍,此处无声胜有声”。陶渊明“无声之乐”的论点,是他独特的音乐美学思想,是他对老子“大巧若愚,大音希声”和庄子“无成无亏,法天贵真”等崇尚自然的美学思想的改造和发展,也是受魏濈时期“得意忘言”等美学思想的影响而在音乐领域中的一种反映,同时,也是他对传统的仁、义、礼、乐思想的一种批判。他认为,音乐到了没有声响的程度,就会和谐到极点。有声响就必定是由具体的人在唱奏,就会刻意地修饰、做作,使“乐”有了具体的表现内容和形式,就会刺激人的耳朵,就会使人陷入律节之中而影响了用心去“听”那理想之“乐”,限制了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天石画室-; 发表于 2012-2-2 13:52:36

补半百之感言:
自来到汕民网,令我心情愉悦。一是作为本地作者,有本地人如此护卫着,这在今日仍处文人相轻的大背景下,体现了汕民网的豁达情怀!因此,也令我溶入并自觉的成为汕民网这个大家庭的一员。二是大家包括我自己心知肚明,我不是什么艺术家,汕尾地区沒那么多有真实含义上的艺术家。当然,以后会有,一定会有!那么,“包容”就成了汕尾艺术圈最需要建立的氛围。三是记得去年品清湖为我撰写了一篇评文并发于汕尾日报,此文也转贴于汕尾某网,其中有位叫大漠孤烟的网友跟贴:“呵呵~~操作得不错!炒作得好!!本人严重表示:不屑一顾!!”其实我上网也很长时间了,这种言语我既能接受也同样“不屑一顾!”事实上,草根艺人也有时会走运,品清湖之前看好的我那张作品《大红之日乃大悲之时》随后在全国水墨大赛中获得优秀奖(1000元)当然,大漠孤烟乃会不屑一顾!问题是,大漠孤烟的不屑一顾既不能成为我的反刺激动力,又阻不了我的创作,此等回贴意义何在?
今日啰言,乃有感汕民网的豁达,并勉自己学之!跟之!

HF笨人 发表于 2012-4-7 01:53:37

:)

恶魔也懂情 发表于 2012-5-15 18:19:53

{:2_34:}好画

独钓寒江 发表于 2012-5-18 13:38:55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但识琴中趣 何劳弦上声--壬辰新春首开漫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