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圣地九龙洞某个乡村。。。。剩下的民居竟然是这样
有多少阿,不是都進城 阿弥陀佛 生三 发表于 2015-3-6 13:17
有多少阿,不是都進城
家乡买瓶酱油都要去城镇买,去年大风大雨弄烂了,没人投资,谁不进城,呆在家乡都没有任何发展空间 老子 发表于 2015-3-6 13:49
阿弥陀佛
但愿政府重视吧, 最陌生地熟悉 发表于 2015-3-6 13:53
家乡买瓶酱油都要去城镇买,去年大风大雨弄烂了,没人投资,谁不进城,呆在家乡都没有任何发展空间
那裡屋應該搬了十多年阿 生三 发表于 2015-3-6 13:59
那裡屋應該搬了十多年阿
每年清明什么都有回去,但是去年都倒了。今年回去很多都是几家人聚在一家坐。回去建一座房子也不便宜,所以很多人选择不建。慢慢下去,很快都没人了, 最陌生地熟悉 发表于 2015-3-6 14:05
每年清明什么都有回去,但是去年都倒了。今年回去很多都是几家人聚在一家坐。回去建一座房子也不便宜,所 ...
有人住就沒有那麼快倒,沒有人住就沒人氣,沒生氣,不倒就奇 生三 发表于 2015-3-6 14:19
有人住就沒有那麼快倒,沒有人住就沒人氣,沒生氣,不倒就奇
一样的了,以前的老房子,没有水泥,没有钢筋,全部原生态,久经风霜,没办法了,其实不倒更好,是个纪念来着,不然这些古迹都慢慢消失了。 看来符合革命根据地的特性 猫古 发表于 2015-3-6 15:21
看来符合革命根据地的特性
哈哈。家乡老人经常提起以前的事,包括以前饱受侵略者的种种虐待。 看到这些乡村破败的瓦房,想起许多乡亲背井离乡在城镇艰难谋生的日子,我心里酸楚。建国都六十六年了,苏区人民还这么穷苦,愧对先烈啊。难道不能创造条件让部分乡亲留下发展生态农业吗。 林地理 发表于 2015-3-6 16:17
看到这些乡村破败的瓦房,想起许多乡亲背井离乡在城镇艰难谋生的日子,我心里酸楚。建国都六十六年了,苏区 ...
现在建有腌制厂,但是不属于村集体的。希望政府多多重视他们。住房还有以后的经济发张
最陌生地熟悉 发表于 2015-3-6 16:31
现在建有腌制厂,但是不属于村集体的。希望政府多多重视他们。住房还有以后的经济发张
一年来,我也去了一些乡村,看过这些民生现象,痛心,可惜我是草民,现在又是残疾人,只能在网络论坛说说,但我还是坚信美丽富饶的海陆丰处处适宜发展生态农业,我还写过,海陆丰生态农业之路。等文章。我们一起坚持! 林地理 发表于 2015-3-6 17:04
一年来,我也去了一些乡村,看过这些民生现象,痛心,可惜我是草民,现在又是残疾人,只能在网络论坛说说 ...
对,相信政府不会冷落这些功臣的。即使不是功臣也是曾经饱受侵略者的虐待 {:5_177:}{:5_177:} 这就是慢慢消失的村庄{:5_142:} 林地理 发表于 2015-3-6 16:17
看到这些乡村破败的瓦房,想起许多乡亲背井离乡在城镇艰难谋生的日子,我心里酸楚。建国都六十六年了,苏区 ...
革命不死,子孙有理。 哪个村庄敢闹革命,这就是下场,看看今后还有谁敢舍身闹革命的。万岁。。。{:6_202:}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