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落地 市场已有反响
2015年春节假后,一部《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连续推进,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条例》出台之后是否意味着房产税、遗产税也接踵而至?《条例》的实施对房价会有多大影响?《条例》是配合反腐的工具么? 《条例》落地实施循序渐进 2月26日上午,在国土资源部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关于启用不动产登记簿证样式(试行)的通知》正式亮相,《不动产权证书》、《不动产登记证明》最新样本相继公布,并表示将于部分地区率先启用,力争到2015年年底全国全面换发新版证书。 3月1日起,包括房屋建筑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等在内的十类不动产权利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统一登记。 据记者了解,从去年开始,全国各地的不动产登记准备工作、试点工作已全面铺开。当前我国具体的不动产登记工作主要在市、县两级,实行“属地登记”制度。有国土资源部消息显示,目前已有26个省、30多个市(州)、70个县(市、区)完成该级不动产登记职责和机构整合, 基本具备了启用新的登记簿和新版证书条件。 3月1日上午9时30分,江苏省徐州市发出全国首张不动产权证书,随后,四川泸州发出了全国宅基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不动产权证的第一证,而江西省赣州则发出了第一本林地不动产权证;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不动产登记局2月28日正式挂牌,3月2日在南宁市政务服务中心颁发全区第一本不动产权证;另外国土部表示,山东青岛市、重庆长寿区、黑龙江牡丹江市林口县等15个地方作为不动产统一登记窗口建设的联系点,指导不动产统一登记窗口建设工作。 而引人注目的首都北京表示:“暂时还不能发放新的不动产登记证”。 显然,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已真正进入了实操阶段。有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接下来的挑战是在市县区加快推进不动产职责整合。 刚需可“捡漏” 随着《条例》的大踏步进入各个城市开始落地实施,各地的房地产市场早已成风吹草动状态。据数据统计,1~2月上海二手高端住宅挂牌量增幅超过5成。 记者在以安居客等一些二手房网站发现标明“不动产登记急售”字样的房源越来越多,记者打电话咨询多家二手房中介关于二手房挂牌交易情况的回答如出一辙。甚至近日有消息称,济南、郑州、北京、上海等地房地产市场已出现“神秘业主”抛售二手房源现象。 有我爱我家的工作人员徐丽丽告诉记者:“从我爱我家的房源信息上反映出去年三季度开始全国二手房源挂牌量明显增加。” 当二手房挂牌存量急剧增多时,市场价格势必会有走跌,坊间经常会听到某市“神秘房主”降价大甩卖二手房以求快速成交。刚需买房如果善于“捡漏”这也或许是一个绝佳的机会。毕竟大户型以及地段颇佳的繁华板(例如:徐家汇、普陀区或分布在上海周边的区域)二手房块供应将继续增加,而“去库存”已是2015年市场的主基调。 市场上有不少人讨论:这个《条例》是反腐的一个工具也是房产税来临的前兆。《中国联合商报》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中国健康生态人居联合会执行会长冯国亮,他表示:“《条列》的作用主要是实现不动产确权登记、摸清家底,为科学规划创造条件、保护产权交易及为房地产税开征做好基础准备,而并非意在反腐及降低房价。但《条例》会影响到部分人群的心理预期,对楼市是利空,而影响有限,毕竟一个政策措施从形成意向、制定草案、讨论论证到落地实施,一般至少要两三年时间。” 实行不动产统一登记后,土地、房产、林地、草地、海域等,将统一登记颁发“不动产登记证书”。国土资源部部长、国家土地总督察姜大明表示,将在4年后,不动产审批、交易和登记信息实时互通共享和依法查询,形成不动产统一登记体系。按照中央文件要求,农业部需要在5年时间内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业内专家认为:“《条例》从根本上看,其核心价值在于保障不动产交易安全,保护不动产权利人的合法财产。只是顺带抑制了部分城市的投资投机资金的进入,这其中就包含之前不被审查的灰色收入。” 据记者了解,之前深圳、东莞在内的一些房源投资潜力较大,吸引了大批香港居民的置业。随着制度的推进,已有置业计划的综援户(每年有很多新近迁港人士领取综援金)暂不会受到影响,但对其他港人炒房热势必会有抑制。中国联合商报作者:邓丽娟
一石激起千层浪 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已真正进入了实操阶段 保障不动产交易安全{:5_146:}{:5_146:}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