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缘来缘去 于 2015-4-12 21:23 编辑
净化网络环境,提升地方形象
——网友座谈会上发言提纲 陈治赠 2015年4月12日
各位网友,大家好!
有幸参加座谈会,谈点个人看法。
我平时观顾最频繁的网站主要是凤凰网、新浪、腾讯、天涯社区、汕尾市民网、海丰人社区、汕尾发展论坛等。比较有兴趣的是社会新闻、各类论文,特别是史学论文。读新闻,知天下事,扩大视野。读论文,作为读书的补充,吸纳精华,加深思考。
对汕尾市民网,主要是留意三维论点、资讯、报料。对其他板块,只是走马观花。如“文化海陆丰”板块,大概是文人荟萃的圈子,不是奥妙精深的格侓诗、就是是龙飞凤舞的书法和画画。我不是文人,对诗、书、画一窍不通,当然不敢不懂装懂,惹人笑话。本人墨水不足一滴,但有自知自明之心。
网站是民间发声的平台。南腔北调,百家争鸣。各式人士,千姿百态。颂扬正义公理,承传优秀文化,揭示阴暗,评击时弊,问政建言,网上的各种呼声殊途同归——昭示网友们爱国爱乡的情怀。汕尾市民网站在开啟民智,推动地方进步方面,地方官网、媒体望尘莫及。
地方网站,反映的不仅是网友对地方发展的呼声,而且也反映了网友的水平,网站和地方的形象。汕尾市民网是年轻的网站。目前,有优秀的管理团队,有众多的热心网友支撑,其信息量,其点击率,说明汕尾市民网是成功的网站。但也有不足之处。
一、首页杂乱。打开凤凰、新浪、腾讯、天涯社区等网站首页。各个板块的信息归类明确,一目了然。读者各凭爱好,很容易选择。市民网首页虽然项目清楚,网文也注明板块,但板块分类与内容混杂,有眉毛胡子混在一起之感。建议:市民网的版面应作适当改良,以求精益求精。参照上述几个名网的首页,做到板块有内容衬托。各个板块保留一定数量(5—7)信息,按发表的时间顺序自然沉降。重点打造“三维论点”,增设“广而告之”的专栏,推介地方品牌。
二、褒贬失当。对某些网文,版主习惯于加上褒贬。但版主的倾向,未必就是网友的倾向。如对网文盖上“置顶”、“精华”之类的红印或贴上“红火”、“扣分”之类的标记。故然是对网文作者的鼓励和鞭策。但无疑也令那些无印的网文作者心理不平衡。有人对所谓“名嘴”的戏称、对网文“加精”愤愤不平,就是实证。上述几个名网,好象没有见过网络“皇帝”、网络“教授”之类的銜头。如果版主认同並推荐某篇网文的观点,欣赏作者的文彩,大可跟帖点评,甚至起个网名撰文搖旗呐喊,称一声著名网友也不为过。体制内一个班子几个招牌,网上一个人几副面孔自我吹嘘司空见惯。网络海阔天空,谁在乎多冒出几个马甲!建议:对所有网文不再加褒贬标志,也不要再册封什么“教授”、“名嘴”等虚得令人面皮发烧的戏称。可在首页一角,定期列出推荐网文。
三、当断不断。以往曾对某些出言不逊,自损人格的跟帖遮蔽,维护了清风正气。近期却对网友恶意人身攻击的网文漠然置之,污染了网站环境。以恶意攻击网友“海陆”为例。
“海陆” 无疑是地方网站的著名网友。该网友的特点是对网站情有独钟,据网友“河柳子” 先生的说法,“海陆”是官网《汕尾发展论坛》的开山版主。其网文作风是敢说敢评,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我与“海陆”是在几次座谈会相识,素无私人交往。我不认同“海陆”先生关干改市名、迁市址的吶喊,因为将市址设在海丰县这种主张,无异自套绞首索,陷海丰县于深渊。市委市府庞然大物,海丰县养不起!城区“三无”(无钱、无地、无力)举步维艰的尴尬处境就是教训。我与“海陆”之间,对撤市强县,反对“撤县建区” ,提升海陆(河)丰形象等话题有共同语言。我个人观点是:在目前,宜维持现状,家乡发展的主攻方向应该是:振兴海陆(河)丰,建设新汕尾。希望市城区幅射海陆(河)丰,事实已证明此路不通,唯有振兴海陆(河)丰,拉动市城区,汕尾砍尾才有可能。
“海陆”关于改市名,迁市址的呼声,其实饱含着对汕尾城区的同情,对汕尾城区解脱、减负、大发展有利。显示老区人民敢担当的勇气。但不能因此就冠以“海独”的骂名。试问:“海陆”什么时候主张“海丰独立”?奇怪的是,对“海陆”进行恶意人身攻击,网站竟然容忍其大行其道。试问:称与“海陆”有共同语言的网友为所谓“海独派们”的网文,有什么观赏价值?以漫骂为能事还自呜得意的网文,难道是汕尾市民网、汕尾的水平?实在是有损作者个人的人格,有损网站和家乡的整体形象。建议:对诸如《反对海陆参加座谈会》、《海独派们,你们想搞哪样》这些恶意攻击他人的无聊网文,应作技术性处理。
说错的地方祈请批评教正。谢谢诸位。
该贴已经同步到 缘来缘去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