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读《广州蒙难记》并请教陈显兵先生
《广州蒙难记》乃宋庆龄先生所作,发表于1922年,叙述粤变的过程,是一份可贵的历史资料。由于是宋先生亲身经历且是亲手所写,里面应当有真实的历史在。故事发生于1922年6月15日夜2点,孙得密报只身逃跑,留下50卫士护宋,2点半枪声四起,向本宅射击,文中说叛军占据山上,由高临下,左右夹击,向我们住宅射发。这段点明了陈的士兵早在2点半钟之前已经包围了孙的私寓,占领了有利地形,并且已经各就各位进入了战斗状态。孙的私寓位居半山上,一大批士兵带着武器爬上山到做好战斗准备,正常的情况下要用多少时间安排?用不用半个钟以上?我不是军人也不是专家不清楚,但孙是在这个时间内安全逃走,是不是说孙的运气真的很好,赶在包围之前。最让人奇怪的是陈兵竟然只占山上与左右,留下一面没人把守,这是不是说陈的用兵其实并不怎的?
2点半开始枪战直至黎明8点,50人把守的孙的私寓真的是铜墙铁壁,将近6个钟还拿不下。一个一心想叛变的人,不会只派出十几二十个作作意思吧,要知道他手中有二万五千名兵力可用,这次行动他们不但有枪还带了野炮,宋先生说且有一炮弹击毁澡房,陈兵为什么不发多几炮?把私寓先夷为平地,然后冲锋?这样不但可以减少自己的士兵伤亡,还能速战速结,何苦要等到天明让人反击?还要让宋的卫兵射杀一些人?陈的士兵战斗力实在令人大跌眼镜。
如此这般只能说陈指挥部队的能力看来是饭桶,不是传说中那么神奇。所以宋先生安全逃出并且能在白天中逃出是正常的,完全是靠她的勇敢与机智。宋先生说他们逃进了一房里,问题来了,宋先生和她的卫兵躲在一房子里,中立的魏邦平派一军官来议条件。这说明什么?是不是说明宋自始至终一举一动完全在别人的掌控之中,魏能知道宋的行踪并且找到她,难道说陈不知道吗?如果说陈知道,那就说明攻打的士兵认得宋,所以只有宋的卫兵死的死,伤的伤,唯宋毫发无伤并且能安全逃出,是陈在放水。士兵不枪杀她说明士兵服从陈的命令。一个服从命令的士兵会不会干出抢的勾当?
在魏派来的军官和宋先生谈条件时,敌兵一轰进来,我们的兵士子弹已竭,只好将枪放下。我只见四围这些敌兵拿着手枪刺刀指向我们。登时就把我们手里的一些包裹抢去,用刺刀刺开,大家便拚命的乱抢东西。房子里一个女人和几个男人,其中一个还是军官,竟然没人认识宋先生与那位军官,也没引起人怀疑,抓到孙夫人赏金应当不会少,这些兵真的脑残了?脑残的兵让宋逃出也是理所当然的事。出大门后,又是一阵炮火,左边正来了一阵乱兵,要去抢财政部及海关监督处。宋先生真的是神人,一个忙着逃命的人,竟然未卜先知那些乱兵要去抢财政部及海关监督处。还不够
在河上,我们看见几船满载抢掠品及少女,被陈炯明的军队运往他处。陈的军队在城内抢掠后又立即装船运往别处,速度与效率可真极快啊!与他派兵攻打孙府的速度与效率不成比例,更想不明白的是孙已经给陈赶走了,广州已经是陈的天下,他还要把所抢掠来的东西运往哪里?就算这是真的吧。可孙走了吗? 孙在舰上敢向城里发炮说明孙有实力,看到陈几船抢掠品竟无动于衷,大方得不给几炮炸沉它或拦夺过来,难道他不需要物资来革命?难道他想让它成为陈继续作乱的资本?
俺不是史学者,对史也没深究,只是有点喜欢用自己的思维看看书,今天所说并不是在怀疑宋先生的人品,所以我才向陈显兵先生说《蒙难记》是写于22年。陈显兵先生说宋先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足够了,可有没考虑宋先生写作时并不是共和国的副主席,而是做为人家的妻子,里面有没有人之常情?
附《广州蒙难记》(引于网络):
孙中山于八月离广州赴上海。到沪后于八月十五日发表文告,宣布粤变始末及对国事的主张。中山先生与我刚由桂边回来,因为此时中山先生正调大军北伐,在前线指挥战事。陈炯明乘虚率军潜入省城,复纵部队肆意抢掠,恫吓良民,断绝交通,扰乱秩序。中山闻信,乃不得不亟由前敌返驾。
我们到了广州以后,中山先生即令陆军退回原防,陈虽屡次答应,却不见兵队开凋,这时,陈在名义上是退隐惠州。口口声声,仍是服从政府,与我们也时常往来,在叛变之前一星期,陈尚来电,庆贺我军在前线的连次胜利。因为陈素来的地位军力,皆由我党所畀与,且与我党提携合作多年所以毫不怀疑他有异志。
这时陈军毫无纪律,肆意抢掠,愈觉不堪。然此时城中听陈指挥之部队达二万五千名,而我党大军皆开赴前敌,留驻后方只五百名,所以不能用武力解决,而且若诉之武力,酿成巷战,更必殃及居民。六月八日,中山先生乃召集新闻记者,思以舆沦势力,迫陈军退回东江剿匪。
六月十五之夜二时我正在酣梦中,忽被中山先生喊醒,并催速起整装同他逃出,他刚得一电活,谓陈军将来攻本宅,须即刻逃入战舰,由舰上可以指挥,剿平叛变,我求他先走,因为同行反使他不便而且我觉得个人不致有何危险。再三婉求,他始允先行,但是先令五十名卫队全数留守府中,然后只身逃出。
他走了半小时以后,大约早晨两时半,忽有枪声四起,向本宅射击,我们所住的是前龙济光所筑私寓,位居一半山上,有一条桥梁式的过道,长一里许,蜿蜒由街道及住屋之上经过,直通观音山总统府。叛军占据山上,由高临下,左右夹击,向我们住宅射发,喊着“打死孙文!打死孙文!”我们的小卫队暂不反击,因为四围漆黑,看不出敌兵。我只看见黑夜中卫队蹲伏的影子。
黎明时,卫队开始用来福枪及机关枪与敌人对射。敌方却瞄准野炮向宅中射来,有一炮弹击毁我们澡房。卫队伤亡已有三分之一,但是其余的人,仍英勇作战,毫不畏缩。有一位侍卫爬到高处挺身而战,一连击毙不知多少敌人。到了八点,我们的军火几乎用完,卫队停止回击,只留几盒子弹,候着最后的决斗。
此时情势,勾留也没有意义了。队长劝我下山,为惟一安全之际。其余卫兵,也劝我逃出,而且答应要留在后方防止敌人追击......听说这五十名卫兵竟无一幸免于难。
同我走的有二位卫兵和姚观顺副官长(中山先生的侍卫)。我们四人,手里带着一点零碎,在地上循着那桥梁式的过道爬行、这条过岚正有枪火扫射,我们四面只听见流弹在空中飞鸣。有一二回正由我鬓边经过。我们受两旁夹板的掩护,匍匐而进,到了夹板已被击毁之址真没有掩护,只好挺身飞奔过去,跟着就是一阵哗剥的枪声。在经过这一段之后,姚副官长忽然高叫一声倒地,血流如注。一看,有一粒子弹穿过他的两腿,而伤中一条大血管,两位卫兵把他抬起走,经过似乎几个钟头,我们才走完这过道,而入总统府的后院。半小时后,我们看见火光一闪,那条过道的一段整个轰毁,交通遂断绝。这总统府四围也是炮火,而更不便的,就是因为邻近都是民屋,所以内里的兵士不能向外回击。
我们把姚副官长抬进一屋,而把他的伤痕随便绑起来,我不敢看他剧痛之苦,但是他反安慰我说:“将来总有我们胜利的一天。”
自从八时至下午四时,我们无异葬身于炮火连天的地狱里。流弹不停的四射。有一次在我离一房间几分钟后,房顶中弹整个陷下。这时我准备随时就要中弹毙命。到四时,向守中立的魏邦平师长派一军官来议条件。卫兵提出的第一条就是保我平安出险,但是那位军官说他不能担保我的安全,因为袭击的不是他的军队,而且连他们自己的官长,都不能约束。正在说话之间,前面两层铁大门打开了。敌兵一轰进来,我们的兵士子弹已竭,只好将枪放下。我只见四围这些敌兵拿着手枪刺刀指向我们。登时就把我们手里的一些包裹抢去,用刺刀刺开,大家便拚命的乱抢东西。我们乘这机会逃开,正奔入两队对冲的人丛里,一队是逃出的士卒,又一队是由大门继续闯来抢掠的乱兵。幸而我头戴着姚副官长的草帽,身上又披上中山先生的雨衣,由那混乱的人群里得脱险而出。
出大门后,又是一阵炮火,左边正来了一阵乱兵,要去抢财政部及海关监督处。前后左右,都是乱兵在进击。他们一面进,我们一面穿东走西曲折的在巷里逃。我再也走不动了,凭两位卫兵一人抓住一边肩膀扶着走,我打算恐熬不过了,请他们把我枪毙。……四围横列着的都是死尸,有的是党员,有的是居民,胸部刺开断腿失臂的横陈街上的血涡中。在达时我看见一极奇异的景象,就是两人在街房相对蹲着,我们奔过时看见他们眼睛不动,才知道他们已死了,也许是同为一流弹所击毙的。
正走之时,忽有一队兵由小巷奔出,向我们一头射击。同行的人耳语叫大家伏在地上装死、那些乱兵居然跑过去,到别处去抢掠了。我们爬起又跑,卫兵劝我不要看路旁的死尸,怕我要昏倒。过了将半小时,进击的枪声渐少,我们跑到一座村屋,把那闩上的门推开躲入,屋中的老主人要赶我们出来,因为恐怕受累。正在此时我昏倒下去。醒回来时。两位卫兵正在给我浇冷水,把扇扇我。其一卫兵便偷出门外去观动静,而这刹那间,忽有一阵枪声,屋内的卫兵赶紧把门关闭,同时轻声报告我外边的卫兵已中弹而也许殒命了。
枪声沉寂之后,我化装为一村妪,而剩余的一卫兵扮作贩夫,离开这村屋。过了一两条街,我拾起一支菜篮及几根菜,就拿着走。也不知走了多少路,经过触目惊心的街上,我们才到了一位同志的家中,就在这家过夜。这间屋于早间已被陈炯明的军队搜查过,因为有嫌疑,但是我再也无力前进,就此歇足。那夜通宵闻见炮声……再后才欣然听见战舰开火的声音,使我知道中山先生已安全无恙了……第二天,仍旧化装为村妪,我逃到沙面,在沙面由一位铁工同志替我找一小汽船。我与卫兵才到岭南,住友人家。
在河上,我们看见几船满载抢掠品及少女,被陈炯明的军队运往他处。后来听说有两位相貌与我相似的妇人被捕监禁。我离开广州真巧,因为那天下午,我所借宿的友人家又被搜查。那天晚上,我终于在舰上见到中山先生,真如死别重逢。后来我仍旧化装由香港搭轮来沪。
(一九二二年六月) 值得考证 宋此时怀有孩子,流产了,致使宋庆龄终身不育,逃到车陂,(现在广交会址)。幸有何香凝大姐保护,,这段你没有详细介绍。
这是你在猜臆,总问为什么?
杀死一个人,一百刀和二刀有分别吗?反正你已经杀死人了。
轰总统府,我们不理用大炮,或用小炮,反正就是炸。:'( 陈显兵 发表于 2015-4-14 21:13
宋此时怀有孩子,流产了,致使宋庆龄终身不育,逃到车陂,(现在广交会址)。幸有何香凝大姐保护,,这段你 ...
孙夫人终身不育,这是非常遗憾的事。若把此全归咎于陈恐有不妥,毕竟是战争,一些人命都丢了。若你不提我也不说,你既然提起,就说一下吧,在医学上流产虽然能导致不育,但也不是绝对,孙夫人是否因为此次流产导致,我不是医生不敢下诊断,但有一个情况,她的姐妹宋美龄也没所出。 陈显兵 发表于 2015-4-14 21:19
这是你在猜臆,总问为什么?
杀死一个人,一百刀和二刀有分别吗?反正你已经杀死人了。
轰总统府,我们不 ...
我不是主观,只是照其文中的情节提一个非常正常合理的怀疑出来, 除却巫山 发表于 2015-4-14 20:48
值得考证
蒙难记说真的,写得真的不怎的,象讲古一样,让人一看就产生很多疑问,与宋先生的造诣好像不符。 如果没有那样,会这样吗?
我们首先应该承认这事件存在,从中才去分析事件对错,这比较公允。
我们所读名人的回忆录,史记,都是以那个时代为背景,涉及方方面面,还给整个事件真实性。
彭德怀元帅死在一出历史剧(海瑞骂皇帝),这是历史上最大文字寃案。(除方孝懦事件外)
明朝万曆年的海瑞怎能和彭帅挂在一起呢?那些狗秀才们别有用心,寻章摘句,揑造事实,请出死人来治活人的罪。
好文章。
解读历史要多读史,更要多思考。就象会唱几句曲段,翻几个斤斗者,未必就能上台当演员。 人为什么要争第一,就是第一给你,那又如何?
一定要做将军,不愿做卒仔呢?伟大的演员,就是从跑龙套开始。
一个人过了六十岁,什么叫曾经,什么叫拥有,应该评估的时候,抱着豁达,宽怀的心态看世界,保证幸福。 有问必答,人之常情。
缘来缘去 发表于 2015-4-15 22:01
好文章。
解读历史要多读史,更要多思考。就象会唱几句曲段,翻几个斤斗者,未必就能上台当演员。
宋版《蒙难记》里面隐藏着很多密码,是还原粤变一把重要的锁匙,需要有心人去解码。 陈显兵 发表于 2015-4-15 23:16
人为什么要争第一,就是第一给你,那又如何?
一定要做将军,不愿做卒仔呢?伟大的演员,就是从跑龙套开始 ...
项羽为什么不过乌江?不是他无颜再见江东父老,而是看透了,不忍天下再因他而饱受苦难。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连李清照还弄不清楚。历史佈下迷团,非是三言两语可说清楚。
一:无颜见江东父老。
二;鸿门宴放过刘邦,犯了大错。
三;对虞姫留恋。( 因为本人喜写一些诗或词,涉及是历史人物,或者是古代大战事,例陔下之战,赤壁之战,官渡之战,既要写这些,必须去找资料,本人根本不是一位什么人物,只是凭喜好,也可以叫喜欢。仅此而已。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