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海丰县长陈德忠几点建议(四)拟建龙山桥
本帖最后由 solinson 于 2015-4-22 20:26 编辑(四)拟建一座新桥取代龙津古桥 它的名字叫龙山桥
文 | 苏连晨
龙津古桥在民国以前一直是海丰县城唯一的主干道,是海丰县城仅存的最后一座古代桥梁遗存。据《海丰县文物志》记载,龙山古桥始建于明代天顺七年(1463年),历经500余载,经受无数地震台风,依然顽强挺立。可以说,海丰明代县城,老大街,龙津古桥,一起诞生,同享兴衰,见证历史。桥头市是历经七百年之久的海丰四市十四墟之一。至今桥头早市照旧热闹非常,人声鼎沸。龙津河重返昔日河水清澈,鱼虾欢唱之时,您再站在古桥上,更是美不胜收,心旷神怡。龙津古桥是海丰县建成史的历史证物,是海丰县人民的骄傲,具有任何新建桥梁无法代替的历史价值和情感价值。
近年来,由于频繁遭受重车碾压,不堪重负的老桥已经沦为危桥。海丰有关部门计划投资1000多万元,准备建设一座现代化的新桥,承担起衔接两岸交通的重任。海丰县的古迹越来越少,龙津古桥要被拆了重建,我们一百个不愿意。这是古人留给我们后人的文化瑰宝,我们强烈呼吁海丰政府能留下这座古桥,并进行修复,哪怕以后作为旅游景点也好。因为它承载了古代人的智慧和海丰人的回忆。即便是依样画葫芦,做旧仿旧,还是没有原来的好。
“既然已经作为文物点进行了登记,拆掉就不应该了。”作为具有一定历史价值和欣赏价值的古建筑,即使古桥已经成为危桥,采用拆旧建新的方式也是不妥当的。本人认为将“拆除工作”改为“恢复保护”。解决龙津古桥的交通压力,可以在古桥附近选址建设一座新桥,替代其交通作用,我建议在龙山公园旁新建龙山桥,与赤山路对接,连通龙津西二路。把龙津古桥当做非机动车通行桥或人行桥,对于龙津古桥以后的使用,可以治理超载问题,禁止机动车通行,禁止在桥上设摊摆卖,专人看管,及时养护。作为登记在册的文物点,应当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如能落实经费,进行适当的修整加固,进一步加强保护也是很有必要的。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城市发展要“望得见山,看得到水,留得住乡愁”,而龙津古桥正是一代代海丰人乡愁的寄托。如何在城市发展中的过程中留住人们的精神寄托,是一个政府必须关注的问题。大拆大建只会造成“千城一面”的苍白无力,只有怀着对历史的敬畏感和对古建保护的法律意识,找到建设和保护的结合点,才能让城市建设和古建保护相得益彰。
拟选址龙山公园旁,新建龙山桥,与赤山路对接,连通龙津西二路。
四条建议都很好! {:4_109:}{:4_102:} 建议很好!支持! 不错!赞成! 支持 好文章,好提议。 {:5_142:} 叶秋 发表于 2015-4-24 09:50
好文章,好提议。
也佩服楼主的勇气 cltn 发表于 2015-4-23 10:39
建议很好!支持!
对。同感 长发老人 发表于 2015-4-22 21:45
四条建议都很好!
好在哪里? 关心家乡建设。赞! 缘来缘去 发表于 2015-4-24 21:35
关心家乡建设。赞!
在外地发展的海丰人更热爱家乡,无时无刻地关心家乡的建设,把外面学到的看到的,有责任也有义务尽自己全力投入到家乡的建设,为海丰的发展出谋划策、呐喊助威。 长发老人 发表于 2015-4-22 21:45
四条建议都很好!
要是大家支持,点击率像火箭一样上升,再加四条建议!!:lol solinson 发表于 2015-4-24 22:58
要是大家支持,点击率像火箭一样上升,再加四条建议!!
{:4_102:}举目以侍! 给领导增添麻烦了。 solinson 发表于 2015-4-24 22:55
在外地发展的海丰人更热爱家乡,无时无刻地关心家乡的建设,把外面学到的看到的,有责任也有义务尽自己全 ...
苏连成火了,政府要员找你tanh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