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溢涛 发表于 2015-6-14 14:59:37

文化阵地建设更应力避“所托非人”

本帖最后由 郑溢涛 于 2016-3-8 18:34 编辑

文化阵地建设更应力避“所托非人”郑溢涛

   【溢涛2015年6月14日 按:这是近十年前的旧文。昨日刚听说,当时文章见报不久,一位市领导到县区调研文化时,特别谈到文中观点。今天看来,仍然是个问题。利所在处,文化表面上是热闹的;次充好时,内行是不能近来的。借文化而化“文(钱)”,某些当家人照例是热衷的。呵,继续观察吧】

       市五次党代会提出要实施“文化工程”,建设“人文汕尾”,这一目标赋予文化工作者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一个基本的常识是,先进文化的建设,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创造之中,特别需要具有先进文化思想和人文精神的文化人来主导。加强文化阵地建设,不能没有一支支过硬的“战斗员”队伍,而一个个“指挥员”更是起着灵魂的作用。如果一个实际上没有多少文化涵养,而又缺乏尊重内行、团结同仁的胸襟和组织协调能力的人,却长期占据着某些文化机构、文艺团体当家人的位置,这“阵地”要成为具有强大战斗力的堡垒,是不可想象的!所谓“尸位素餐”,如果是某些个人在吃白饭倒也没大关系,事实上,由于这样子的某些个人的存在,往往在很大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妨害了整个文化事业的发展。在文化艺术领域,许多同行们对一些当家人的无所作为和“精神残疾”(比如唯利是图,比如常要在人际关系上搞手腕等,有位朋友曾经愤言:厚厚哉今人之脸皮也,全不顾声名为何物),对主要由此带来的一些文艺团体自身建设上的混乱无序状况,对动不动自立山头、排斥异己的门户恶习,对习惯于凡事敷衍了事甚至宁愿把事情搞砸也不愿让能人做事的丑行,怨声载道已非一年两年,是上上下下都知道的状况了。如果真是负责任、实事求是地搞建设,首先要考虑采取的措施是,该换届的换届,该调整的调整,打开死结,疏通瘀积。奇怪的是,这死结多年来怎么就没办法解开?这里面究竟是什么原因?到底是应该由谁来负起责任?重视文化建设,关键不在于遇有文化活动时给批点钱,去讲讲话,捧捧场,尤为实质性的,是应该切实关心文化机构、文艺团体自身体制机制的建设问题,首要一个就是考察当家人是否真正称职。这样的核心问题不解决,恐怕很难让人相信在文化建设方面的正确导向和诚意。在汕尾,远的不说,近些年来,在文学、书画、音乐等文化艺术领域,创作队伍日益壮大,创作潜力竞相显露,逐渐引起了外界的瞩目。本来,这么好的基础和势头,如果能多几个具有相当的文化艺术品位、秉持公心、组织得力、策划有方的当家人,必定能够更好地整合资源,更多地出精品,并形成文化艺术产品优胜劣汰的长效激励机制和理性、稳健的评判导向。果真如此,则我们在文化发展方面,就绝对不仅仅是现在的面貌。遗憾的是,多年来,我们有不少资源和优势正被一些人为因素所消耗、践踏。       文化机构、文艺团体“所托非人”,是文化建设的一大障碍。这里举一个可以反证的例子:汕尾移动通信的李先竻总经理,这些年来就主持搞过多次文化活动,出了不少有影响的作品。他们并非文化机构,却干出了许多专业文化机构未必能做成的事。财力雄厚自然是其一大优势,但如果没有一个有品位、能够充分借力文艺人才的文化人当家主事,恐怕也是不可想象的。这不值得我们深思么?       其实,对于文化机构、文艺团体的当家人,同行们的期望也不是有多高,文化艺术素养未必要很拔尖,最重要的是能尽量做到求真务实,凡事有点透明度,敬畏学术、尊重人才、团结人、组织人,别把一个个守护精神家园的阵地弄得都跟官场和市场似的,一副副都是政客脸和奸商脸。而对于这些当家人上面的当家人,文艺界同行们在寄予厚望时,其实也深表体谅:要调整某种格局,总难免会牵涉千丝万缕的关系,常常是很无奈的事。但不管怎么说,假使格局只能如此,提高他们的文化艺术素养又非朝夕可成,那么,在组织协调方面、在尊重内行方面多给他们提提醒,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多一些督问,对不良倾向积极、及时予以纠偏,总是非常必要,或者说是可以期望的。      “托付给什么人”的问题,其实对任何事业都是个核心问题。只不过,在文化领域当官,似乎比别的“专业官员”该有些差别。“专业官员”是除了当官,也许可以不必有别的专业,而当“文化官”,大概多少还是有点文化的专业和精神的品位才好。所以,在决定将某个文化摊子托付给哪个人时,这些因素,“当家人的当家人”是不能不更加慎重一点考察的。       今年是“文化体制改革年”。警钟在耳:错失机遇,罪莫大焉!                                                                              (原载2007年3月13日《汕尾日报》)


http://www.swsm.net/xwb/images/bgimg/icon_logo.png 该贴已经同步到 郑溢涛的微博

眼角的泪睡 发表于 2015-6-14 15:45:00

还是旧作,期待您的新作{:4_120:}

眼角的泪睡 发表于 2015-6-14 15:45:25

今年是“文化体制改革年”。警钟在耳:错失机遇,罪莫大焉!

冷梅 发表于 2015-6-14 16:04:21

支持!

cltn 发表于 2015-6-14 19:20:54

眼角的泪睡 发表于 2015-6-14 15:45
还是旧作,期待您的新作

炒冷饭!

郑溢涛 发表于 2015-6-14 19:36:28

眼角的泪睡 发表于 2015-6-14 15:45
还是旧作,期待您的新作

旧病未见癒,新作又如何?好像你们很能判断、很看重文章的价值似的!真的么?

king 发表于 2015-6-15 00:08:01

其实,反映出一个问题,领导也好,所托之人也好,都是只会讲,不会做,只提问题,不解决问题。那么,这么多年过去,还不是原地不动?!

郑溢涛 发表于 2016-3-8 18:35:31

重看。

铁水奔流 发表于 2016-3-9 16:09:12

king 发表于 2015-6-15 00:08
其实,反映出一个问题,领导也好,所托之人也好,都是只会讲,不会做,只提问题,不解决问题。那么,这么多 ...

对。说得好{:4_102:}

铁水奔流 发表于 2016-3-9 16:16:56

郑溢涛 发表于 2016-3-8 18:35
重看。

依然见到光彩{:4_120:}

中华神盾1 发表于 2016-3-9 16:17:47

眼角的泪睡 发表于 2015-6-14 15:45
还是旧作,期待您的新作

旧作还是有价值。鲁迅的文章都是旧作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文化阵地建设更应力避“所托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