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农田是怎样被毁坏的?
小时候,故乡到处都是肥田,是全国有名的吨谷田。那个时候,水田处处,阡陌纵横,蛙声此起彼伏。几百亩几千亩田,要灌溉了,大队支书一声令下,一天两天就灌溉完毕。毛泽东时代形成的农田水利自成体系,村民用起来特别方便。这个体系随着乡镇经济的发展而瓦解殆尽。故乡来了一个后来升为市委书记后来又被双规的镇委书记。此人敢做敢为,把故乡的肥田用公路切断,然后以公路为链条,毁灭性地进行开发。所谓的开发,不外是把田地作为房地产高价卖给村民。
后来,我村的基本农田被镇政府征用了,美其名曰:建新中学!镇政府趁机把学校附近的地皮作为地产卖掉。至此家乡的农田全部被耗光。
故乡的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一样,一幢幢拔地而起,故乡的水泥公里一条条铺设而成。但故乡没有多少田地了,没有清晰的小溪流了,没有多少野草野菜了,只有一条条污浊的溪流和一群群争名夺利的人群和单位。天上、地面、水下,已经没有多少是干净的。那南边的小河,记忆中是流水洁净,夏天我们都在这里洗澡、嬉戏,如今却变浅了,而生活污水、乡镇企业污水,在没有净化的情况下,直接排入河里。现在的小河,臭气熏天,时不时传来一阵阵难闻的气味。
基本农田就这样被毁坏了。
涉农资金被挤占挪用, 虚报人头套取资金
涉农转移支付资金项目点多面广,监管人员少、专业人员少,有的项目验收流于走过场,有的项目由于没有如期完工,使上千亩农田错过了播种期,变成‘撂荒田’。同一项目重复申报套取资金;项目由于施工单位缺乏资质,工程质量不过关;项目因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成为“烂尾工程”;项目验收不严格;项目资金被挤占挪用等现象也时有发生,令人担忧。
原因
政出多门 监督透明度不够
经调研,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为涉农转移支付资金涉及发改、财政、农业、林业、水利、国土等多个部门,项目信息横向互通渠道不畅,容易出现重复申报套取资金的现象。
涉农转移支付资金监管的公开制度不完善,内容不明细,不利于人大、政协和公众进行监督。且涉农转移支付资金项目点多面广,有的涉农转移支付资金项目没有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度,有的涉农转移支付资金被挤占挪用,有的资金拨付没有按计划和实施进程到位,使涉农转移支付资金项目难以保质保量如期完成。
立项要求不科学 项目验收不严
涉农转移支付资金根据上级要求,自下而上申报,上级自由裁量权很大,有的申报和审批的时间都十分仓促,缺乏充分合理的论证,有的由于下级财力有限等原因,容易造成好项目落选,而一些不太迫切的项目反而入选及虚假配套等现象。
同时,由于涉农项目多、监管人员少、专业人员少,有的项目验收流于走过场。不少县一级的自查验收和地市一级的检查验收,出于政绩和向上争取资金的需要,即使知道项目存在问题,也不一定如实反映。
因此,涉农转移支付资金使用绩效缺乏科学考核制度和方法。对出现问题的责任追究查处不到位。
严重 邂逅之后 发表于 2015-7-28 15:10
原因
政出多门 监督透明度不够
经调研,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为涉农转移支付资金涉及发改、财政、 ...
{:4_102:} 贫农是贫农 发表于 2015-7-28 15:28
如何解决呢? 邂逅之后 发表于 2015-7-28 17:03
如何解决呢?
我来去喊啊习总来! {:5_142:}{:5_142:}{:5_142:} 旧铜铁 发表于 2015-7-28 15:28
严重
农民真的好可怜 贫农是贫农 发表于 2015-7-28 17:15
我来去喊啊习总来!
习总只有一个 朕知道了 邂逅之后 发表于 2015-7-28 15:08
涉农转移支付资金项目点多面广,监管人员少、专业人员少,有的项目验收流于走过场,有的项目由于没有 ...
是啊,说的没错 邂逅之后 发表于 2015-7-28 15:10
原因
政出多门 监督透明度不够
经调研,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为涉农转移支付资金涉及发改、财政、 ...
分析得很充分:) 旧铜铁 发表于 2015-7-28 15:28
严重
的确如此{:6_212:} 邂逅之后 发表于 2015-7-28 17:03
如何解决呢?
当然需要制度和高素质的人才去落实 1女流氓 发表于 2015-7-28 20:31
农民真的好可怜
世世代代的农民都很悲惨 满堂红 发表于 2015-7-28 18:34
不错的哦。顶替用一下 {:5_157:}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