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留↓回忆 发表于 2015-9-30 00:35:43

纸留↓回忆 发表于 2015-9-30 00:31
说不定你家孩子能成为导道专家,钓鱼岛收复那是指日可待!

导弹专家

纸留↓回忆 发表于 2015-9-30 00:39:52

海陆丰怪谈 发表于 2015-9-26 09:37
这不是老师可以违规的理由

建议怪兄用词严谨一点,个别教师行为不能一竹竿打倒一片。

bg7ibq 发表于 2015-9-30 10:03:45

一代好贼 发表于 2015-9-28 16:06
我对自己的家乡是信心满满的,虽然我的家乡落后,但是交通方面还算可以,所以来不来汕尾住,那已经不是问 ...

汕尾只是一个还没有脱变成功的农村,而深圳等则完成了脱变,从农村变成大都市。 深圳大把地方也是以村命名的,就不好评价农村不农村了!

bg7ibq 发表于 2015-9-30 10:05:32

支持老怪!

半页书 发表于 2015-9-30 12:01:24

请继续爆得更多。

半页书 发表于 2015-9-30 12:02:15

想当年我读高三都花了几千元的辅助材料费了。。:funk:

海陆丰怪谈 发表于 2015-9-30 12:55:26

胡菜头 发表于 2015-9-29 09:49
这也太得寸进尺了

是的

海陆丰怪谈 发表于 2015-9-30 13:15:59

一代好贼 发表于 2015-9-29 16:37
你说的对拉。所以才说汕尾基本上就是农村。这事实没错吧

好贼兄,你还是错了,那不叫汕尾。应该叫城区:lol

海陆丰怪谈 发表于 2015-9-30 13:18:13

纸留↓回忆 发表于 2015-9-30 00:39
建议怪兄用词严谨一点,个别教师行为不能一竹竿打倒一片。

我说的是老师,阁下说的是教师。再说了,我又没有说是所有的。

海陆丰怪谈 发表于 2015-9-30 13:22:14

bg7ibq 发表于 2015-9-30 10:03
汕尾只是一个还没有脱变成功的农村,而深圳等则完成了脱变,从农村变成大都市。 深圳大把地方也是以村命 ...

汕尾并不是没有资源,也不是没有人才。可为什么发展就这么难呢,因为人鬼太多了。

海陆丰怪谈 发表于 2015-9-30 13:22:55

bg7ibq 发表于 2015-9-30 10:05
支持老怪!

谢谢,我也是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才出此下策。

斗志永不息 发表于 2015-10-1 17:21:14

怪谈兄,你这帖上百不过百。俺{:4_102:}过百。。。。。。。。。。{:4_141:}
101了。。。。。。。。。。。。。;P

海陆丰怪谈 发表于 2015-10-2 04:34:43

斗志永不息 发表于 2015-10-1 17:21
怪谈兄,你这帖上百不过百。俺过百。。。。。。。。。。
101了。。。。。。。。。。。 ...

诶!!!斗志兄弟啊,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我只能用句“人间正道是沧桑”来表达我心里所有想说又无力说的话。

汕美人 发表于 2015-10-2 07:24:35

师德与职业道德的问题,现在好多老师因嫌工资低,但不想离开这铁饭碗,平时想着怎样创收,假期里,亲爱的老师家多少有学生在补课。

粤-汕港-龙 发表于 2015-10-2 11:35:09

石杨新政,求真务实。比诸如“砍尾”入村“民事代理”之类浮华辞藻实干地多!压制邪气,弘扬正气,彻底刹住选人用人不正之风、官僚主义、聚众赌博等一切违法违规行为,汕尾一定能够健康发展。

海陆丰怪谈 发表于 2015-10-2 17:01:57

汕美人 发表于 2015-10-2 07:24
师德与职业道德的问题,现在好多老师因嫌工资低,但不想离开这铁饭碗,平时想着怎样创收,假期里,亲爱的老 ...

{:5_142:}

海陆丰怪谈 发表于 2015-10-2 17:02:06

粤-汕港-龙 发表于 2015-10-2 11:35
石杨新政,求真务实。比诸如“砍尾”入村“民事代理”之类浮华辞藻实干地多!压制邪气,弘扬正气,彻底刹住 ...

{:5_142:}

海陆丰怪谈 发表于 2015-10-2 17:02:15

去年有一天,我孩子放学回家跟我说老师在问班上的同学要不要补课。(说是自愿的。但我怀疑老师给学生们说了什么)我跟孩子说去年补过课,学习不但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了。加上爸爸好几个月没有工作了,不要补课了。但是孩子一天说一次一天说一次。没办法,只好跟朋友借了三百块钱,(为了这三百块钱,还被朋友羞辱了一般,)然后自己再拿五十块,让孩子去补课。每个星期六补一天课,可是没多久听孩子说课补完了,当时我心里就很火了,可是咱也没怎么样。一直到今年9月1号前,孩子说放假时老师叫班上的同学去海银路,某个文具店买资料,而且是六年级的。我一下子就来火了,但还是拿钱给孩子买,之后开学没几天孩子拿着学校发的单,说是校服和书本的费用跟我要了一次一百来块,没几天又跟我拿钱说要买资料。这时实在是忍不住了,如果没钱人家的孩子是不是不用读书了?为什么要一次又一次交费,就不能一次性交往?老师为什么非要学生去指定的文具店买?而且还公然写在黑板上?
页: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炮轰海城镇新园小学(老师的行为,校长你知道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