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祝贺香港志达行房地产有限公司 董事长程练传事迹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
本帖最后由 蓝馨梦 于 2016-2-2 11:05 编辑香港志达行房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程氏兴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香港新界工商业总会会长程练传先生
编者按: 近日,欣闻汕尾籍旅港著名华人慈善家、香港志达行房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程练传博士的创业历程和热衷社会慈善公益事业的感人事迹载入2014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为汕尾人争得一份殊荣,可喜可贺!程练传先生在公益慈善事业上不但捐资改善家乡及一些贫困山区的教育和基础设施等,还联合其他慈善人士创立“健康快车”为内地白内障患者提供免费医疗服务。近期又先后捐出300多万元收集迁移无主墓、修建海丰莲花山百姓公墓,这一善举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的称赞。程练传先生这份爱国爱乡的桑梓情怀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也为社会传递了正能量和树立了榜样。以下是介绍程练传先生事迹并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的文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称《中国年鉴》)是反映社会主义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就、国家方针政策和重大事件的综合性、权威性国家年鉴。创刊于1981年,由新华通讯社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社编辑出版。
香港志达行房地产有限公司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为香港地区房地产行业中一家历史悠久的地产开发及地产代理公司。
公司创立二十几年来,业务覆盖大埔、上水、粉岭、元朗、西贡及屯门,主力经营村屋土地开发及买卖。公司积极招揽人才,有四分之三员工拥有超过十年房屋代理经验,更有三分之一员工拥有大专以上学历,专业程度毋庸置疑。二十多年来,公司不遗余力、坚定不移的营运方针深受消费者认同和支持,并促使公司业务一直扩展。公司秉承一贯宗旨,为每一位客户提供最专业、贴身及全面的地产服务,公司一向重视诚信,竭诚提供最公开的成交信息及最公平的交易平台。
时至今日,志达行房地产有限公司已成为新界北区创建规模和创立时间最早的地产发展及地产代理公司之一,成交量一直高踞前列位置,在当地口碑很好。志达行地产展望未来,秉承传统,努力革新,为客户提供更优质更专业的地产服务。令每一位顾客买得放心,住得开心。
公司能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公司的创始人、董事长程练传先生。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程练传出生在广东汕尾市梅陇镇厦港程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那是一个百废待兴的大时代,人们都在盼望着新生活、新开始,尽管几乎每个家庭都因为战争年代而清贫如洗。但程练传的父母对生在和平年代的儿子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创造家族的辉煌,改变家庭的境况。
1979年的一天,一心要改变家乡落后面貌实现自我价值的程练传,毅然只身来到了香港。香港有想象中的繁华,却没有想象中的完美。他在这里人生地疏,语言不通,加上他没有一门专业技术,找份工作难上加难。在四处奔波求职,多次碰壁以后,程练传果断调整思 路,决定从门槛最低的建筑泥水工干起。泥水工工作很快落实,他总算松了一口气,凭着一身的力气和创业的激情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他把“终身学习以知识才能创造财富”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干着泥水匠工作的同时,定下了自己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要走知识创富之路。于是他白天在工地苦干,边干边观察学习建筑方面的学问,工休时琢磨其中的建筑原理;晚上回到工棚他也没有像其他工友那样除了睡觉无所事事,他借来建筑书籍,在昏暗的灯光下强撑着疲惫的身躯学习钻研。他给自己定的近期目标是成为一个建筑工程师。
在遍览群书的时候,程练传专门研读名人传记,从名人成功的故事中吸取经验和力量。他仔细研究了香港长江实业集团董事会主席李嘉诚的传记以及其他成功人士的成功故事。最具有传奇色彩的是,他还冒昧地上门拜访李嘉诚,还受到了李嘉诚的热情接待。李嘉诚和他进行了朋友式的交流,并深有体会地对他说:“凡事必有充分的准备,然后才可去做;成就事业最关键的是要有人能够帮助你,乐意跟你工作,这也是我的人生哲学。”李嘉诚在投资创业方面给予他热情的指导,并鼓励他树立创业的信心。
一段难得的奇缘之后,以及积极学习的同时,程练传时刻关注市场,寻觅商机。1992年,在长期的观察和调研后,程练传了解到自己工作的新界大埔附近有许多丁屋(香港新界原居民中的男性后人获准兴建的房屋,法律上可被称为小型屋宇)建设需求。他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难得的商机,或许自己大展宏图的时候到了。他毅然拿出了自己多年的全部积蓄15万港币,注册成立了志达行地产有限公司,开始尝试丁屋建设。
在1997年7月1日之前,大量新界原居民向香港地政总署提出兴建丁屋申请。在这些申请中,很多批复下来的都成了程练传的订单。面对大好的市场形势,程练传意识到要将造房子提升到品牌的高度,他向员工们强调客户利益至上的经营理念,明确提出要创立自己的信誉和品牌的目标。
在这种指导思想的引领下,他和员工们对每一项工程都认真对待、精心设计、严格施工,尤其是严把质量关,把小型民房建造得既美观大方又坚固耐用,是客户花最少的钱享受到优质的服务。同时,在管理上程练传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把自己的员工视作朋友和亲人,给他们创造尽可能好的工作条件,在生活上给他们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员工们的积极性普遍高涨,争相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力量全部贡献出来,支持程练传的事业。
短短十年,程练传的事业便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公司声名鹊起,市场越做越大,业务很快由大埔扩展到西贡、粉岭、上水等附近地区,其后更将业务扩张到内地的深圳、蛇口及汕尾等地,程练传成了闻名遐迩的“丁屋大王”。
善于把握机会的程练传,也善于把控市场风险。他在自己登上第一个事业高峰的时候,判断出香港地产可能在酝酿泡沫。果然,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席卷香港,到2003年,香港进入"SARS"时期,香港经济遭受重创,地产最为深重。在许多商家都捂紧钱袋,紧缩银根,等待危机见底的时候,程练传坚信物极必反,市场走到谷底后必定回升。于是他采取"人弃我取"的市场策略,大手笔一举买下18间上等商铺和多户优质农地,还购进了大量具备升值潜力的股票。
程练传逆市而动,弯道超车的睿智举措,被当时很多同行嗤之以鼻,他们都等着看他的笑话,只是,见底回升的市场褒奖了程练传非凡的胆识,他购进的商铺、农地和股票一路牛市,投资者纷纷入市的时候,他又以“人要我发”的战术脱身离场,资产呈裂变之式迅速增加,公司由“小布丁”迅速成长壮大起来,他以此为基础,不断累积发展,后来相继成立了仁爱(香港)有限公司、程氏兴业有限公司以及富宝国际等知名企业。把慈善看得和信仰一样重要的程练传说:“人要有所成就,更要有所贡献。”
程练传在公益慈善上的行动,实际早在他有所成就之前就已经开始,在他还是泥水工的时候发生一件让他念念不忘的事。当时他刚到香港,一次在工地受了伤,被工友们送进了当地的一家医院治疗。医院对他这位来自内地的泥水工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并且没有收取分文的医药费。这件事,让他相信香港有爱,并深深爱上了脚下这片热土,并寻找一切机会回报。当时,他当泥水工每个月有7000元港元的工资,有时会拿出一半来捐给东华三院和捐作公益金。他还助养宣明会的一批孤儿,十年如一日。
除了在香港倾力行善,程练传也将这种回馈行动推至到家乡以及更广泛的地区和国家。
1993年,在程练传的事业刚刚起步,资金并不充足的时候,他就开始了自己回馈故乡的慈善公益行动。这一年里他回乡探亲,亲身感受到进村的道路难走:路面坑坑洼洼,晴天尘土飞扬,雨天遍地泥泞。他当即决定投资为乡亲们修好这条通往村里的主要道路,方便乡亲们生活的同时,给他们致富路上加油助力。他和父亲简单地商量了一下,立即找到村干部通报了自己的想法和计划,双方商定由程练传承担全部资金,村里负责组织劳动力施工。很快一条笔直平整的水泥路修进了村里。竣工那天,乡亲们点燃鞭炮庆祝。从此,程练传在家乡的慈善之举一发而不可收。先后修通水泥村道、农田水泥机耕路69条,水泥渠道12条,还为临时的另外2个村修建水泥路10多公里。后来,他又捐资修通了总长2000米的环村水渠,水渠两边建成了花圃,既能排污防洪,又美化了环境,还灌溉了1500多亩农田,使400多亩因缺水而撂荒的稻田得以复耕。他还为家乡及周边的7个村修建了自来水设施并接通了自来水。最近几年,他还捐资、亲力建设了村口大牌楼以及超过4公里的乡村公路工程等,每个工程都超过300多万港元。
在基础设施上的捐资以数百万计,在此基础上,程练传认为,相比改变家乡面貌,更重要的是提升家乡教育素质。因为只有创造优越的学习条件,提高下一代的整体素质,才能最终挖掉家乡的穷根。从1995年开始,他在梅联小学设立奖教奖学基金,每年捐款1万元奖励教学成绩优秀的教师和品学兼优的学生。2004年,他出资5000元为家乡的梅联小学维修课桌和门窗。次年,他还向家乡的梅陇中学捐出30万元,用于改善基础设施和奖励教师和学生。
2013年初,广东海丰县梅陇中学图书馆综合大楼竣工完成,这是程练传个人掏钱耗资超过300万港元建设完成的,也算是他为家乡梅陇中学建校70周年送上的一份厚礼。
时隔几个月,程练传于国庆当天宣布,在家乡设立奖学金--“程氏仁爱基金”,首笔捐款500万。该奖学金用于资助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以激励家乡学童勤勉向学安心学习。程练传希望,该基金能帮助到那些学业优秀的家庭贫困者,实现他们的上学愿望。更进一步,家乡的向学之风越是浓厚,家乡的未来才越光明。作为程练传事业的兴起之地,大埔是他的福地,他也出力要让这里成为所有人的福地。
大埔人口虽占香港总人口不足半成,但由于发展迅速,对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居民对学校的办学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事实上,程练传早已意识到要不断完善学校的设施,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和学习更多课本以外的知识。2002年,大埔旧墟公立学校新校区筹建,程练传把它看作是一个难得的回馈当地的机会。于是,他不但自己带头捐款,还发动亲朋好友捐赠。很快一笔数量可观的善款筹齐,新校区提前建成投入使用,创造了香港优质教育的一个奇迹。
大埔旧墟公立学校副校长陈喜泉这样评价程练传:“程练传博士是一个非常难得的人,他的工作非常繁忙,但对学校的关心从不落后。不仅捐钱兴建学校,为学校的建设身体力行、不遗余力,还发动身边的朋友慷慨捐赠。他对学校的贡献很大。”他热心的行动使他被推举为该校的校董,学校的大礼堂也以他的名字命名,深受师生的爱戴。
出任校董后,程练传更把学校的事业当做自己责无旁贷的分内工作看待,纵然自己公司的工作再忙,他也总要抽出时间到学校看看,时刻关注着学校的发展。
程练传认为,学生在校接受教育不仅为知识而来,首要的条件是必须有强健的体魄。为此他建议为学校筹款集资,为学校兴建一个恒温泳池,让学生有一个优质的运动训练场地。他的这一建议得到了董事们的一致赞同。程练传担任了筹款委员会主席,他不但自己带头捐赠,而且利用自己的社会影响力,在百忙的工作中广泛动员社会各界人士捐赠,筹集善款多项。很快总数达1100万元的善款筹齐,靠这笔款项建成的恒温泳池,成为大埔区第一例,日后可为大埔区学校以及市民提供一年四季的游水乐趣。
不只是大埔,程练传是香港大小慈善团体、大小公益活动的常客,他将很多做生意或与家人团聚的时光,用在了支持教育、扶助社会弱势社群的慈善事情上。而这也受到了他的家人和朋友的理解和支持,这也是他坚持以慈善为第一要务的重要动力。
除了大手笔改善家乡的基础设施、教育外,程练传还捐资用于帮扶弱势群体、提升家乡人民的文化生活。从2004年开始,每年春节和农历7月24日两个传统节日,他都要给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送上300元的红包。迄今为止,这项资金已支出几十万元。在提升乡亲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方面。1998年,程练传捐献15万元为厦港程村修建了一个可容纳2000多人的剧场,为村民们搭起了一个文化娱乐的平台。
程练传把慈善公益当做一种义务和责任,更当做一种终极的人生目标来对待和追求。祖国各地都是他的故乡,神州处处有他的亲人。他的目光首先锁定在广西的贫困山区。他先后投入大量资金在广西百色兴宁区等山区建设希望小学,还为贫困山区建水窖、修道路,力图使这些地区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
最为特别的是,1997年,程练传联合其他慈善人士创立“健康快车”,专为内地白内障患者提供免费医疗服务。后来“健康快车”发展为4辆火车医院,定期开往大陆贫困农村,每年救助1万多人,给白内障患者带来了光明和生活的希望。程练传经常在百忙中挤出时间随火车医院深入贫困山区,看望白内障患者,与患者分享重见光明的喜悦和幸福。
程练传对祖国一片拳拳之心,他说:“当我在电视上看到内地水灾、雪灾、地震等大自然灾难,夺我同胞生命财产时,我及时送上关怀与温暖,我的心犹如春风吹过。看到成千上万住在深山上的老百姓患白内障导致失明,或近乎失明的人,可以得到免费治疗而恢复光明时,他们含着泪水的眼睛向我们微笑。我的眼前随之阳光灿烂,顿觉百花盛开,空气中飘逸着芳香的气息。”
程练传几十年如一日地倾情公益慈善事业,赢得了香港及中国内地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他光荣当选香港新界工商业总会会长、广东省汕尾市五届政协委员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九届、十届政协委员。2007年8月2日“世界杰出华人奖”颁奖会上,程练传作为18名受奖人员之一上台领奖。该奖项旨在表彰在行业具有突出成就、并积极参与世界华人公益事业的华人精英。在这次会议上,他还被美国西亚拉巴马州大学授予荣誉商学博士学位。2008年,在香港《大公报》组织的“盛世华人大奖”评选中,他获得大奖。
在国外,程练传还给予柬埔寨儿童及农民大力支持,受到柬埔寨政府和皇室的认同和尊重。
2011年初,在柬埔寨皇宫宫殿,柬埔寨王国政府为程练传等人颁授“柬埔寨国家建设勋章”,国王诺罗敦·西哈莫尼亲自为他颁赐“皇室纪念襟章”,这让他毕生难忘。之后,他还获得柬埔寨副首相颁授的由元首洪森首相签发之“柬埔寨国家公益证书”。
程练传一直坚持着“以知识创造财富,以财富贡献社会”的精神,为社会为慈善付出心血。到目前为止,程练传已在公益慈善事业上捐款达5000多万港元。“只要是自己靠能力赚来的钱,用在慈善上就物超所值。”程练传说,“在社会上鼓励有心朋友从事公益事务,帮助弱势社群。我作为一个普通商人,虽然个人能力有限,愿以最大努力去关爱社会再感化身边的人,互相支持鼓励,使社会更多热心人士热心公益,以我的一小点光,促成点点星光去照亮整个社会。做个榜样留给后人,人生活得才有意思。”
听说他的故乡梅陇厦港程村上了60岁的老人都有养老金拿,真是大善人 {:5_142:}{:4_120:}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