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大街屹立“百载商埠”宝石!镇威全城!
“石杨新政”以来,汕尾市区市容市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汕尾市区文明路成为市区第一条沥青路。领导者更有眼光的是,以史为证,以文化为传承,搬出了汕尾大街(汕尾三马路)为百载商埠的历史文化品牌,并将设置为汕尾市区首条步行街,造福汕尾老区百姓。
宝石上的“百载商埠”四字为彭湃烈士之子、中国核潜艇之父彭士禄所题,宝石下丰碑介绍:是世界考古史上“沙坑文化”发祥地。早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便有先民在这里猎海生息。西周、春秋年间,地处品清湖东岸的现东涌镇宝楼就建有青铜器铸造工场。
唐宋年间,随着大量中原居民和疍民的涌入,汕尾初步形成以渔盐经济为主的商埠格局。服务于渔盐业的织网、造船、打铁等各行各业均应运而生。明嘉靖年间建坎下城以御倭寇;明末先后建凤山妈祖庙和三马路安美妈祖庙、关爷宫,还于坎下城内辟明城公园。汕尾从此商贾座拥,舟辑云集,港立埠城。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中转贸易埠点,于清末享有“小香港”之美称。孙中山先生在其《建国方略》中,将汕尾定为南方渔业大港之一,作为沿海重点商埠、渔业港。1988年,国务院批准汕尾设立地级市。从此,汕尾这一百年商埠翻开新的一页。
(来源:汕尾吧)
{:4_120:}{:4_102:}{:4_120:} 之前大家对这一石头众说纷纭,各种猜测都有,如今总算是见其庐山真面目了。看到有这么一块石头以及上面的文字,我觉得这石头竖得值了。接下来希望把三马路管理好,汕尾也要有拿得出手的名街。 {:5_142:} {:4_102:} 确实如此! {:5_142:}{:5_142:}{:5_142:} 彭士禄。 呵呵呵 {:5_142:}{:5_142:} 汕尾确实要挖掘点历史文化气息来 阿弥陀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