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品清媳妇养成记首条——科人睇
元宵节,就在一个全市人民将目光聚焦在烟花汇演的夜里。另一边厢,一个村落正在热闹地上演着一个期待了整整一年的盛典,那就是属于品清人特有的,一年一度“睇新娘”。
据祖父辈们口耳相传,品清“睇新娘”这一风俗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此期间,曾因战争等原因中断过,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八十年代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一习俗又开始盛行起来。近几年来,借力于通讯设备的发达,微信、微博、QQ等平台的传播,越来越多的非原乡民也开始知道这个活动,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品清村里到处可见前来凑热闹的人们。只要你是诚心来相贺的,无论是否认识,主人家都会热情欢迎你的到来。
什么是“睇新娘”? “睇新娘”,通俗的讲是这样的,比如今年2016年猴年,那么凡是品清的村民(不分是否仍居住在村内),只要在过往一年内,也就是农历羊年期间娶媳妇的,猴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就必须让新嫁娘梳妆打扮,穿戴整齐,站在客厅中央给宾客们参观,为宾客们贡茶。与此同时,把新婚房间布置得漂漂亮亮的,供前来参观的客人们欣赏。
看的是什么?
首先,看谁家的新娘漂亮。一众三姑六婆会在此前的茶余饭后交流一下各自得到的信息,在心里列出去年新娶进的新娘共多少个?分别是哪家人?先熟悉好行程。待到正月十五晚饭过后,早早的就结伴前往指定人家看新娘。一进门,祝福的话语是免不了的,“恭喜发财、财丁兴旺、早生贵子、财源广进”等等,主家人们听后喜笑颜开,就会让媳妇端上一杯清茶或一碗油麻茶给宾客,然后宾客们就开始观察新娘长得漂不漂亮。
其次,从新娘看她婆家跟夫家的后璧山厚度。新娘们一个个穿金戴银的,这时候拼的就是金饰啊,一众三姑六婆们特别看重哪家新娘穿戴的金多,有甚者还会够工的从头到尾数一遍。接着是参观新娘房,看一下装修、装饰得如何?用的什么牌子的枕芯被褥等。听我妈说,她们那会被人看的时候,枕头、棉被都要被人扒开来看什么材质的。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水平、技术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东西能供人参观,比如婚纱照、电视、各类灯饰等。
当然你也许会问,品清的男人、大老爷们也会参与其中吗?答案是否定的,他们会支持这项民风民俗,让自己的妻子儿女们积极参与其中。他们呢,则更多的是和一众好友们亲戚们趁这个机会好好聚首,谈天阔地一番。当然,“斗四脚”是他们必不可少的余兴节目。
最后,在一家又一家的走亲访友过后,一年一度的“睇新娘”活动就结束了。大家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探讨谁谁家的媳妇漂亮,谁谁家更有钱诸如此类的话题,虽然可能带有些许攀比的色彩,但这并非这个活动的最终目的。在一届届的活动举办过后,联系的是邻里间的感情,传播的是汕尾品清乡所特有的风土人情,沉淀下来的是一个个品清人对家乡这片热土的归属之感。无论去到多远,我们永远记得我们是——品清人。
(温馨提示:乡村一般都比较早吃饭,特别是正月十五这天,如果下一年你想去凑热闹,记得找上一个当地人,特别是文中提到的三姑六婆们。记得六点钟左右就可以到达,一般七点半那样就看完了。)
@活在汕尾
{:5_142:} 看起来很有意思,没看过 {:4_120:} {:5_142:} {:5_142:}好风俗! 民俗传统可继承,但不要演变为攀比谁家家底厚实。 风俗虽好,但三姑六婆们好八卦啊{:titter:} {:4_120:} 这活动好。 {:5_142:}联系的是邻里间的感情,传播的是汕尾品清乡所特有的风土人情,沉淀下来的是一个个品清人对家乡这片热土的归属之感。 关于这个风俗,已经存在很多很多年了,少说也有上百年了。不过这个风俗应该淡化掉,因为现在人们搞这个风俗活动是为了显富。在这一天,基本上所有的新人都会把自己的金银首饰都拿出来给人家看。这风俗已经变味了。
这个是我一个品清的朋友说的。 疍家习俗?个人觉得太过于高调张扬。 一看就是在攀比炫耀 阿弥陀佛 项链不戴脖子戴额头,看着特别“畏”。 关于这个风俗,已经存在很多很多年了,少说也有上百年了。不过这个风俗应该淡化掉,因为现在人们搞这个风俗活动是为了显富。在这一天,基本上所有的新人都会把自己的金银首饰都拿出来给人家看。这风俗已经变味了。
这个是我一个品清的朋友说的。
{:5_142:}{:5_142:}{:5_142:} {:5_142:}{:4_120:}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