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东平这个海陆丰硬汉(转)
本帖最后由 郑溢涛 于 2016-3-6 17:39 编辑丘东平这个海陆丰硬汉(转) 拉灯哥
他早就公开宣示过自己的心迹:“我是一把剑,一有残缺便应该抛弃;我是一块玉,一有瑕疵便应该自毁。因此,我时时陷在绝望中……我几乎刻刻在准备着自杀。” 东平啊东平,一把有残缺的剑,总还是剑;一块有瑕疵的玉,毕竟是玉! ——庞瑞垠小说《东平之死》
丘东平(1910—1941),广东海丰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现代军事文学的开拓者”。其文学才赋,实具大气象。同时代人中,已不乏对他的确评。怎奈英年早逝,否则能量无可限量!丘东平17岁加入中国共产党,经历了大革命、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三个时期。1927年参加了海陆丰三次人民武装起义,担任彭湃的秘书。1928年海陆丰苏维埃政权失败后,流亡香港,先后当过学徒、鞋匠和渔夫。1931“九·一八”事变后,他离港赴江西参加19路军抗日。在“一·二八”淞沪抗战中,他始终战斗在前线做抗战宣传工作。19路军调离上海后,他返回香港创办刊物,继续宣传抗日救亡。1933年又追随翁照垣将军参加热河抗战。入秋,又赶赴福建参与19路军的反戈反蒋事变。失败后到上海参加“左联”,从事革命文艺活动,先后发表了《通讯员》等反映海陆丰农民革命运动和“一二八”抗战的短篇小说,受到文艺界的重视和赞扬。1935年初东渡日本,在东京“左联”做组织与出版工作。1936年春,东平回到香港,与一批进步人士组成了反蒋、联共、抗日的“中华民族革命同盟”。6月,东平赴广西,参与重组19路军和抗日反蒋的“两广事变”。此后,他在上海先后创作出版了短篇小说集《沉郁的梅冷诚》等震撼人心的文学作品,发出了时代的强音。郭沫若在《东平的眉目》的文章中说:“我在他的作品中发现了一个新的时代的先影,我觉得中国的作家中似乎还不曾有过这样的人。”1938年东平参加新四军,先在战地服务团做宣传工作,后历任敌工科长,陈毅的外事秘书,先后发表了一系列报告文学,并开始创作长篇小说《茅山下》。不久,受刘少奇委托,筹建华中鲁迅艺术学院任教导主任。1941年7月,在苏北盐阜区反扫荡战斗中牺牲。这里只抄两段戴光中所著《胡风传》中的丘东平的故事(戴光中是转述了聂绀弩《东平琐记》、胡风《忆东平》的叙述)——丘东平在上海参加“左联”时期,他忽然想到日本去留学,主意打定,任谁劝说也不听。恰在这时,胡风从日本回国联系工作,当时任“左联”书记的丁玲就请胡风去现身说法,劝东平留在上海。但这第一次见面,东平就让胡风下不了台。胡风见到的,是一个个子瘦小、头发直立、两眼炯炯有光的青年。他背靠窗台,双手插在大衣口袋里,摆出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姿态。胡风是奉命而去,只得硬着头皮劝他不要去日本,因为短时期内不会有什么收获。东平盯着他反问道:“那么,你自己呢?”“因为去了,知道情形,所以不赞成你去呀!”“你还回不回去?”胡风窘住了。他只好说明有些事未了,还得回去。然而没等他说完,东平就格格格地冷笑起来,好像在说:算了吧,何必来骗人呢?……那以后不几天,胡风读到了东平的小说《通讯员》和报告文学《滦河上的桥梁》,不禁大吃一惊,耳边又响起了东平格格格的笑声,但这回的感觉,不是狼狈而是兴奋!在许多人的眼里,这位天才作家东平脾气古怪,举止粗野。他曾做过两件轰动上海文坛的蠢事。一件是他在某家刊物当校对时,看到太不妥的字句就顺手改动了。但是“全国著名的大作家”写的,他这个无名小卒有什么资格去改呢?因而遭到刊物的主人、大名鼎鼎的陈望道的训斥。他一听,当即离去,临走时交给主人一封信,里面写道:我对你有一个要求,一个对你毫无损失的要求,就是,让我在你的脸上吐一口唾沫……另一件事是《中流》杂志的主编黎烈文,经常给东平以退稿或积压的待遇,于是东平也交给他一封信,信中第一句竟是:“我x你十八代祖宗!”这场风波还牵连到胡风。东平不明内因,把他也攻击了。但当风波过后,胡风去解释时,他也却羞愧地低下头,沉痛地说:“我很惭愧,不能成为布尔什维克……”于是,胡风明白了,东平的怪脾气和粗野的举动,总是对着他所认为的敌人或伪善的朋友的;他同时也想起了鲁迅先生对自己的评价:“胡风耿直,易于招怨,是可以接近的。”此外,聂绀弩的《东平琐记》里头,还有这样的文字——其一:鲁迅发表了《《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之后,他认为鲁迅的意见是不对的,起草了一篇质问书,拿到朋友间要求签名。但那质问书终于并未送出。在朋友间,鲁迅狂是不缺乏的,猛克就不让自己的口里有一个时间不谈到鲁迅。东平却刚刚相反,几乎没有谈到鲁迅的时候。纵然谈到,也只是“把鲁迅当做偶像是不对的”之类。鲁迅下殡的那天早上,我回到了上海,在到殡仪馆去的路上碰见他,他似乎也是刚到。他说:“我要去买一块白布。”他去买了,还自己写上“导师痛失”四个拙劣的字。其二:他(东平)很骄傲他是广东人。广东人,在他和欧阳山的意念中,就是男性、硬汉的代名。他常常在他的作品里表现出来。《吴履逊和季子夫人》里,说吴履逊是“广东人+男子汉+军人”,也是此意。……胡风悼东平的诗中,说“惯将直道招奇运”,盖指东平心无机杼、口无遮拦的脾性。
^_^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