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农民收入,要让广大农民尽快富裕起来,不让种粮农民在经济上吃亏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丢了农村这一头。”“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于增加农民收入,习近平一直很上心。
如何为农民增收?增加农民收入,要构建长效政策机制,通过发展农村经济、组织农民外出务工经商、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等多种途径,不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让广大农民尽快富裕起来。
都说“食为人天,农为正本”,然而近年,农民增产不增收、粮食卖不动伤了粮农心的新闻时有曝出。
在政策上,要考虑如何提高粮食生产效益、增加农民种粮收入,实现农民生产粮食和增加收入齐头并进。“不让种粮农民在经济上吃亏,不让种粮大县在财政上吃亏”。
种粮食的农民自古以来就是吃亏 华南风 发表于 2016-4-30 11:19
种粮食的农民自古以来就是吃亏
悯 农
李 绅
chú hé rì dāng wǔ
锄 禾 日 当 午 ,
hàn dī hé xià tǔ
汗 滴 禾 下 土 。
shuí zhī pán zhōng cān
谁 知 盘 中 餐 ,
lì lì jiē xīn kǔ
粒 粒 皆 辛 苦 。 华南风 发表于 2016-4-30 11:20
悯 农
李 绅
chú hé rì dāng wǔ
农民辛勤锄禾正当中午,汗水滴滴落入禾下泥土。谁知道盘中的颗颗饭食,每一粒都是农民的辛苦。 华南风 发表于 2016-4-30 11:20
农民辛勤锄禾正当中午,汗水滴滴落入禾下泥土。谁知道盘中的颗颗饭食,每一粒都是农民的辛苦。
名句赏析——“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诗的开头就与了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种田的辛苦,提醒人们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诗中表达了对农民深深的同情和敬重。诗人用非常粗疏的笔调,勾勒出一幅田间劳动的场景:农民们不避烈日,正挥汗如雨地锄着庄稼地,它提醒人们每一颗粮食都来之不易。这一场景在诗歌中非常突出,它也能使我们联想到,还有多少人正在阴凉处避暑消热,并且心安理得地享受着农民的劳动成果呢?那些富贵人家丰盛的“盘中餐”,正是农民风雨之中、烈日之下辛勤劳作流下的汗水换来的呵!这一鲜明的对比,又使我们看到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对不平等的现实的不满。 如何为农民增收?增加农民收入,要构建长效政策机制,通过发展农村经济、组织农民外出务工经商、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等多种途径,不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让广大农民尽快富裕起来。 都说“食为人天,农为正本”,然而近年,农民增产不增收、粮食卖不动伤了粮农心的新闻时有曝出。 华南风 发表于 2016-4-30 11:21
名句赏析——“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诗的开头就与了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种田的辛苦,提醒人们 ...
很不错 华南风 发表于 2016-4-30 11:20
农民辛勤锄禾正当中午,汗水滴滴落入禾下泥土。谁知道盘中的颗颗饭食,每一粒都是农民的辛苦。
农民历来最苦 华南风 发表于 2016-4-30 11:19
种粮食的农民自古以来就是吃亏
对。同感 {:5_142:} 华南风 发表于 2016-4-30 11:19
种粮食的农民自古以来就是吃亏
大多数时间都是这样的 华南风 发表于 2016-4-30 11:20
悯 农
李 绅
chú hé rì dāng wǔ
李绅真伟大,在一千多年前就能够怜悯农民了 华南风 发表于 2016-4-30 11:20
农民辛勤锄禾正当中午,汗水滴滴落入禾下泥土。谁知道盘中的颗颗饭食,每一粒都是农民的辛苦。
是啊。大家要珍惜劳动者的辛勤劳动 在政策上,要考虑如何提高粮食生产效益、增加农民种粮收入,实现农民生产粮食和增加收入齐头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