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2段作何理解?
作者在该段以犀利的笔锋逐一驳斥司马光对自己的指责。开头先提出一个双方均认可的道 ...
写作特点
词语运用:简明扼要,铿锵有力。面对保守派的指责,作者说道:“则固前知其如此也。”“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坚持自己的信心。
中心表达:本文通过对司马光指责自己的几个方面的辩驳,从而批驳了保守派的不恤国事、墨守成规的状况,表明自己的坚决态度。
写作借鉴:本文层次清晰,条理分明。首先交代写信的原因,言语委婉有致;接着进行合情合理地辩驳,有理有据,层层深入;最后表明态度,不失赠答之礼。全文一气贯通,结构严谨,这是同学们需借鉴的。 水仙花 发表于 2016-5-19 15:58
汕尾有些所谓的文人应该好好学学
是什么人需要好好学习呢 成双 发表于 2016-5-24 14:29
翻译:我王安石说:昨天承蒙(您来信)指教,我私下认为与君实您交往相好的日子很久了,但是议论起政事来( ...
很好。学习了 成双 发表于 2016-5-24 14:31
作者简介
王安石,字介甫,晚年号半山,临川人,曾被封为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又称王文公。他是北 ...
这个简介很好。多谢楼主 成双 发表于 2016-5-24 14:32
题解
“答”即“答复、回复”之意。“谏议”则指的是“谏议大夫”这个官职,所以,“答司马谏议书”不能 ...
很好 成双 发表于 2016-5-24 14:32
问题讨论
1、王安石为什么要写这封书信?
因为司马光写了一封长信,对王安石的变法横加指责,故王安石写 ...
市民网还真不错。来这里居然像课堂一样,可以学习不少只是 成双 发表于 2016-5-24 14:33
4、第2段作何理解?
作者在该段以犀利的笔锋逐一驳斥司马光对自己的指责。开头先提出一个双方均认可的道 ...
好。市民网还真的像一位语文老师 成双 发表于 2016-5-24 14:33
4、第2段作何理解?
作者在该段以犀利的笔锋逐一驳斥司马光对自己的指责。开头先提出一个双方均认可的道 ...
谢谢评点! 本帖最后由 仁涵四海 于 2016-5-24 17:23 编辑
银玫瑰 发表于 2016-5-22 15:52
对。很有雅量
王马政见不合,争而为礼。足见当时政治之民主清明。而宋之后政治制度发生大倒退,虽有反复,然再无法越超之。 红楼流梦 发表于 2016-5-24 14:58
好。市民网还真的像一位语文老师
古为今用,学历史的目的是服务于当今社会。 成双 发表于 2016-5-24 14:28
哈哈哈,不错
{:handshake:} 成双 发表于 2016-5-24 14:29
翻译:我王安石说:昨天承蒙(您来信)指教,我私下认为与君实您交往相好的日子很久了,但是议论起政事来( ...
很好的翻译 红楼流梦 发表于 2016-5-24 14:57
市民网还真不错。来这里居然像课堂一样,可以学习不少只是
对。说得不错 仁涵四海 发表于 2016-5-24 17:18
王马政见不合,争而为礼。足见当时政治之民主清明。而宋之后政治制度发生大倒退,虽有反复,然再无法越 ...
我们就需要这样的胸襟 仁涵四海 发表于 2016-5-24 17:26
古为今用,学历史的目的是服务于当今社会。
对。说得好{:4_109:} 不再出现 发表于 2016-5-25 16:41
我们就需要这样的胸襟
共勉 不再出现 发表于 2016-5-25 16:42
对。说得好
文以载道。文人学史、写文章之目的是为了启蒙大众、促进社会进步。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