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文 发表于 2016-5-21 09:16:03

说得过去

HM_O1c11 发表于 2016-5-21 10:25:00

solinson 发表于 2016-5-20 23:24
海丰白字戏,西秦戏都只有三百年的历史,是海丰置县之后才形成的文化,所以归海丰所有。

白字戏不是从闽南流入汕尾的么?

易拉罐 发表于 2016-5-21 11:28:45

只有发展起来了,名字这东西,别人自然会记住

海丰公平 发表于 2016-5-21 11:41:17

solinson 发表于 2016-5-21 08:14
新中国成立也就六十多年,为什么叫中华文化?不就是为了继承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么。海陆丰历史悠久,汕尾 ...

叫中华文化,有其深层的意义,对多民族未完全统一的国家,具有统战意义。还有,中国全称叫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头二字做为名称也是对的。

à手↘心╣ 发表于 2016-5-21 12:46:28

这篇文章有点意思评论更好看{:5_142:}{:5_142:}{:5_142:}

聆听_ 发表于 2016-5-21 16:58:19

本帖最后由 聆听_ 于 2016-5-21 16:59 编辑

···

民声 发表于 2016-5-21 17:10:54

二三十年都没作为的所谓尾市留着何用呢

聆听_ 发表于 2016-5-21 17:20:57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你去到外国,别人问你讲中文还是讲英文的,你会说我讲汕尾话吗,仅仅是以一个中心为代表    再者象陆丰皮影戏面临失传,到近几天开设培训班之类的,吸取人才。然后到处表演,没有政府牵头或者以市去作代表,你觉得能行吗? 最多象路边卖艺的 代表的仅是个人主义。好多文化的流失 失传都是当地政府没有牵头,没有宣传,导致人才流失后继无人,我们汕尾地区特别重视这块,建市这么多年,我们市这些文化能入首批 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你觉得是以个人名义去报名的还是以市去报名的,你觉得是以个人主义去报名的能入选吗?都是政府牵头让这些文化得以宣传 重视,才广为人知。汕尾既为汕尾市了,以汕尾来定义个人定义个人觉得没异议,你谈历史,那我打个比方,比说象秦国大统一了,秦始王让原是(燕国+赵国=合并后叫秦国人)修长城,最后他们会说是燕国的人修的吗,或者说是赵国的人修的吗,最后还不是说是秦国的人修的其实换个角度换个想法道理一样。时间不会停止,现实只会向前,社会只会进步。但你文中我还是认同你一个观点,说到汕尾文化 确实感觉是代表渔民文化,但我又不是渔民的,不能一个渔民文化就肯定了全都都是信仰这个的。象非物质文化和信仰相比,个人觉得非物质文化才需支持推崇,宣传。才能代表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历史。 象西秦戏,正字戏,白字戏,河田高景,舞麒麟,皮影戏等等,这些比信仰文化更来得有价值些。。。。以上谨是个人观点发表,没有地域歧视和其他。

民声 发表于 2016-5-21 17:26:10

二三十年来借助省政府政策,一味追求汕尾文化,一味发展空白地界,使陆丰,海丰失去了发展机会,汕尾市为海陆丰人民贡献什么?

缘来缘去 发表于 2016-5-21 23:41:37

支持苏先生的观点。

海陆丰人民. 发表于 2016-5-21 23:56:01

海丰公平 发表于 2016-5-22 00:02:05

民声 发表于 2016-5-21 17:10
二三十年都没作为的所谓尾市留着何用呢

往前看吧,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今个别大城市快变成不宜居的地方了,汕尾山青水秀,已轮到这里发展了。

西伯利亚狼. 发表于 2016-5-22 00:09:08

不错想法

海陆丰人民. 发表于 2016-5-22 13:07:34

民声 发表于 2016-5-22 18:08:49

{:5_142:}{:5_142:}

solinson 发表于 2016-5-24 13:43:31

海丰公平 发表于 2016-5-22 00:02
往前看吧,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今个别大城市快变成不宜居的地方了,汕尾山青水秀,已轮到这里发展了 ...

还有三十年河南,三十年河北。。。千万不要太乐观,当汕尾在发展的时候,其它市在跨越性发展。

海陆丰人民. 发表于 2016-5-25 12:40:20

oasis 发表于 2016-5-25 15:00:17

{:5_142:}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给汕尾市长杨绪松建议八】舍“海陆丰文化”而用“汕尾文化”是典型割舍历史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