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银行
查看: 22359|回复: 0

[海丰] 青山绿水入画屏——海丰县赤石镇农村经济工作侧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2 12:34: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海丰县赤石镇青山绿水,区域面积占了该县面积的六分之一。丰富的资源优势,加上依托深汕特别合作区快速发展的平台,使得该镇近几年来加快了经济发展步伐,一个“农业富镇、工业强镇、旅游兴镇、环境重镇”的战略部署,正在这片土地全面铺开。日前,记者走进这个“青山绿水入画屏”的山区镇,远望水底山森林繁密,松涛阵阵;一辆辆别致的旅游车隔三岔五地驶进山道,隐入了浓绿深处……满眼生机的田野上,辛勤劳作的人们,用科学方式书写着现代农业的新篇章。

现代农业 做大做强

随着近几年农业基础地位的不断加强,赤石镇把握住新时代的脉搏,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用新的科学理念,让广大农民看到发展现代农业的前景。今年,种粮补贴标准提高,大大激发了该镇农民对农业投入的热情。目前该镇农作物种植面积4万亩,预计农业总产值(按可比价计算)21523.02万元,比上年增长4.6%。同时,树立科学经营农业的新理念,以精细发展特色农业为导向,实现了农业产业结构由传统模式向科学集约模式的华丽转变。“公司+农户+基地”,这一发展模式是该镇优化农业结构的切入点和着重点。该镇依托广东双全农牧有限公司等两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平台,大力推动农民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经济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该镇着力发展现代农业,优化产业结构,加大农产品资源开发力度,多领域研究、多元化发展、多层次推进,促进农产品高效发展,大力推广太丰优55、金稻优998、广8优165、169 等优良品种的种植,推广面积上千亩,形成了规模化、特色化的局面,并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按照“防灾减灾强基础”的现代农业要求,整合涉农资金,综合推进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同时,探索创新农业经营机制体制,进一步抓好以种养畜为主导产业的农业产业化,继续抓好两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的扩产工作,发挥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带动农户逐步实现现代化农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

旅游开发 渐入佳境

该镇在发展特色旅游产业下功夫,旅游开发取得初步成效,以田园风光和青山绿水为主题的生态旅游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青睐。如今,到该镇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五龙峰、圣佛庵、石龙庵、云台禅寺等旅游景点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古寨旅游项目亦加快推进。位于赤石镇明热村汤湖自然村的地下温泉,现已开发建设成水底山温泉庄园。这是一所按国际五星级、景区五A标准设计与建造的集旅游度假、商务会议、餐饮住宿、保健养生、休闲观光、温泉疗养、中外贵宾接待为一体的特色大型温泉庄园,占地面积600亩,将打造成为深汕特别合作区之旅游地标,是南中国生态旅游的一颗璀璨明珠。特色旅游项目将把该镇的旅游业带上一个新的台阶。

日前,记者采访了赤石镇委书记林永长。他介绍说,赤石镇地域辽阔,借助深汕特别合作区强大的经济辐射功能,已找到经济发展的拐点和支点:一是让传统耕作方式转型,发展现代农业。二是工业发展有新突破,千方百计促使大百汇生物科技园持续加大投入。目前科技园第一期厂房和员工宿舍楼建设已竣工。第一家企业某炉具有限公司已进驻厂区投产,预计至年底产值可达5000万元以上,成为该镇工业发展的一大亮点。三是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旅游。赤石镇地域面积广,旅游资源丰富,将继续开发以田园风光和青山绿水为主的生态旅游和古寨旅游项目,并开发水底山森林公园观光旅游项目。同时引进天空之城、马术俱乐部等一批特色旅游项目落地赤石,为赤石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来源:汕尾日报  记者 庄小杰 通讯员 余作明)




楼主热帖
[汕尾资讯] 以“迅”应“汛”——海丰县可塘、赤坑、联安
[汕尾资讯] 海丰4款农特产品获评“圳品”
[汕尾资讯] 海丰开展县城夜市专项整治行动
[汕尾资讯] 海丰公安联动多方力量找回迷失老人
[汕尾资讯]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子到联安开展实践行动
[汕尾资讯] 海丰推出暑期“低偿”艺术课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