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丰资信 发表于 2016-6-17 12:41:18

科学耕耘山水田——赤坑镇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赤坑镇土地广袤肥沃,一直以来是海丰县农业重镇。今年以来,赤坑镇委、镇政府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科学发展理念,紧紧抓住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快转变的关键时刻,大力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赤坑镇历来十分重视大兴农田水利,加快了农业基础建设的步伐。日前,记者在该镇采访,深入了解其水利建设的规模,为他们坚持不懈的“治水”精神所感动。至目前,总投资2500多万元的东溪下游综合整治工程赤坑段,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0%;投资约2800万元的赤沙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完成了60%的工程量。同时,投资300多万元的丰来、六九、下兰、古流等四个小II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和投资700多万元、惠及农田面积6500亩的南土片标准化农田整治工程项目,均已验收竣工;投资100万元的截山洪下围段加固工程进入扫尾阶段;计划投资约800万元、惠及7000亩的屿仔下围片高标准农田整治项目及计划投资630万元、惠及5000多亩农田的大化、青坑、仁家、上博、尧陂、船坞片高标准农田整治工程将进入招投标程序;还有,计划投资近3000万元的赤坑电排站建设工程已获得省、市有关部门批准立项,现正在进行工程设计。此外,正在抓紧申报的龙船溪小流域整治、犁头尖、出海闸等一大批项目,即将规划建设。 该镇负责人说,随着这些项目工程的建设完工,赤坑的农田水利设施必将得到大改善,农业耕作环境进一步得到优化,为农业由“大”向“强”推进奠定坚实的基础,加快了现代农业的步伐。 构筑绿色发展平台 今年,该镇继续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立足资源优势和种养特点,紧紧围绕农业产业特色化、特色产业规模化、规模产业标准化,走特色农业、规模农业、品牌农业、生态农业、效益农业之路,继续推进结构调整,发展多种经营。引导农民围绕市场需求,发展适销对路、经济效益高的特色农产品,以龙头企业汕尾市利群食品有限公司为“火车头”,进一步加快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鼓励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提高产品效益和附加值,增加经济收入。该公司投资9000多万元,目前已完成办公楼、厂房、生产车间的建设,进入试生产阶段。 今年该镇粮食种植面积近60000亩。该镇积极推动土地有序流转,鼓励有实力的大耕户或引进农业龙头企业承包开发,构成连片、连块的集中化、规模化的农田耕作模式,着力培育优质粮、水果、蔬菜、咸淡水养殖等四大特色农业基地。尤其结合本地资源优势,积极扶持发展荔枝为主的水果基地达3万亩;发展辣椒种植以及本地乌猪、竹狸、鸡鸭鹅养殖等特色农产品,重点扶持一批特色农业种养大户。该镇努力推动本地农产品进入城市销售渠道,带动农民走特色农业致富之路,逐步形成“一乡一品”、“一乡一特色”的农业生产格局,努力做大做强特色农业,全面提升特色农业的整体效益。 该镇积极筑建经济发展平台。紧紧抓住汕尾火车站和市中央商务区建设的重要机遇,全力创造条件,着力打造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深加工厂、物流园区等相关项目,建立以农产品市场为载体、以阿里巴巴农村淘宝电子商务为平台的新型农产品营销方式,克服“重生产、轻流通”的旧观念,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优化物流配送服务,做好县重点项目汕尾市赤坑农产品物流园的招商引资,构建赤坑经济发展新平台。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引进大财团、大企业对咸水温泉进行开发。该镇还大力打造农业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经济带,创造旅游链条效应,在沿线发展采摘园、农家游、农家乐餐饮服务等项目,推动绿色经济向纵深发展。 目前,该镇以辣椒、番薯为主的蔬菜种植基地,以荔枝、龙眼为主的水果基地和以罗非鱼、对虾养殖为主的1.5万亩咸淡水养殖基地逐步得到发展壮大,使“田、山、水”经济效益日益显著。(来源:汕尾日报记者 庄小杰 通讯员 余作明)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科学耕耘山水田——赤坑镇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