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智者,才与日月同光。”
本帖最后由 狮子 于 2016-7-4 10:25 编辑“唯有智者,才与日月同光。” 陈显兵为我《感谢北京的朋友——杨新英》帖,显兵以曹操的《龟虽寿》诗附帖,并又以“唯有智者,才与日月同光”语共勉之,如此隆重附贴,让我也不得不再学习曹操《龟虽寿》诗意。
公元208年,曹操赤壁大败,痛定思痛、思贤若渴,为了讨好当时大文人邴原(在当时是二大文人之一),想以极其疼爱的刚逝爱子曹冲与邴原早亡爱女结为阴间夫妻合葬一起,结为“阴间夫妻”,曹操未想到邴原不为所动。在一次宴会上,曹操希望邴原能到会,邴原虽到会,却冷目相视,几个动作拜谒完毕,就不礼貌地掉头而走。在场的大夫中,竟上百人弃曹操而跟邴原而去。使曹操感受到毫无权势的学者邴原有如此的魅力和气场。想不到一介文人的影响力会有如此大。曹操对邴原不领其情,非常生气。激动地挥笔曰:“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志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得可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著名的《龟虽寿》此诗因邴原而写,并留此辞气壮阔之诗句于人间! 显兵引曹操此诗,喻陈老已七十,仍为海陆丰的未来呼吁呐喊,矢志不渝为宣传红色文化鼓与呼,老而弥坚,大有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概。(隆重之语,愧不敢当。)
这是显兵对陈老之激励之言,虽感不配,但心存感激之情。但我认为显兵另有所指,更含深意。乃是邴原这位毫无权势的学者能令曹操器重,又能具有强大的气场和无比感染力和号召力。不动声色地达到激发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雄心壮志。显兵要说的要指的文人的文化的力量,有喻我们应以“文化强市”、“文化兴邦”的深层内涵。激励我海陆丰人民,人才才是发展硬道理,呼吁“文化复兴”的内涵。
“唯有智者,才与日月同光。” 感谢显兵意味深长附贴,此帖已达到相互勉励、相互学习的正面作用,《汕尾市民网》乡亲们手中之笔,在这种“文化力量”的感染下,都可以成为友谊之笔、团结之笔、勉励之笔、相互学习之笔、正能量之笔。这就是“文化复兴”之基础!共勉之。
http://www.swsm.net/xwb/images/bgimg/icon_logo.png 该贴已经同步到 陈旭光的微博 “唯有智者,才与日月同光。”好句子。精彩,有启发价值 纵观世界,感概万千! 剧终 发表于 2016-7-1 11:16
“唯有智者,才与日月同光。”好句子。精彩,有启发价值
同感! 好贴子,欣赏学习 请教大文学家兼历史学家:这邳原是何方人氏?曹操作这首《龟虽寿》时有多少岁? 阿弥陀佛 我在网络找了这段释文贴上
神龟的寿命虽然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了的时候。
腾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伏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一日驰骋千里。
有远大志向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
只要自己保养得好,也可以益寿延年。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鉴赏】
这首诗是曹操的乐府诗《步出夏门行》的最后一章,写作的时间是建安十二年(207)。东汉末年,居住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奴隶主贵族,乘中原一带天下大乱之机,经常入塞掳掠汉民。建安十年,曹操平定冀州以后,袁绍的儿子袁熙和袁尚等,投奔了乌桓。建安十二年,曹操为了安定东北边境,消灭袁绍的残余势力,率军征伐乌桓,结果取得了胜利。这首诗是他凯旋归来的时候写的。全诗以昂扬慷慨为基调,抒发了曹操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豪壮之情。 说得正理 1、此文署名陈旭光,似应是陈先生所作,但文中“我”和“陈老”交替出现“显兵引曹操此诗,喻陈老已七十”“这是显兵对陈老之激励之言,虽感不配,但心存感激之情”,不解。2、至于邳原是怎么冒出来的,《神龟》写于建安12年还是13年,框一下就知道。 Sellars 发表于 2016-7-2 09:51
1、此文署名陈旭光,似应是陈先生所作,但文中“我”和“陈老”交替出现“显兵引曹操此诗,喻陈老已七十” ...
对此文我也有很多不解{:lol:} 1、百度查无邳原此人,估计应是邴原的笔误,输入法问题;2、邴原在建安名士中至多算中等脚色,跟建安七子差好几条街,不是什么大文人了;3、邴原只是在曹操手下从事秘书助理工作,文学上的成就也没法曹操比,在曹面前不至于有那么大的魅力和气场。
资料来源:百度及市民网 lsw20030131 发表于 2016-7-2 11:23
对此文我也有很多不解
“唯有智者,才与日月同光”,已经“二光”了,评价相当高。 Sellars 发表于 2016-7-2 11:28
“唯有智者,才与日月同光”,已经“二光”了,评价相当高。
有一星如月的光学效果 lsw20030131 发表于 2016-7-2 11:36
有一星如月的光学效果
嗯,略逊于陈寅恪先生评王观堂的“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谢谢网友指正,邳原之名的邳字,原是邴原才正确,由文员不慎打错了字,这是筆误,特向网友们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