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事特搜 发表于 2016-7-8 13:56:41

美:红海西路动工建设启示:汕尾无难事 只怕有心人



红海西路动工建设启示:汕尾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市政协委员 王声效




凌晨还下着大雨,天亮的时候雨已渐渐停了下来,夏日的骄阳不甘寂寞,悄悄地拨开云层露出欢快的笑脸,一道道金光照射大地,把注满雨水的开工仪式工地迅速吮干迎接热闹喜庆场面的到来。天意眷顾,万里晴空,2016年6月30日上午九时,汕尾市区红海西路市政工程动工仪式成功举行了。千呼万唤,翘首期盼的红海西路将在年底投入使用,令人振奋的喜讯很快传遍了本地微信群 、朋友圈,引起广泛反响。或许还有人不了解,红海西路为什么引起市民如此极大的关注?2015年的金秋已经到来了,期盼了27年、与建市同年规划的城市主干道——红海西路迟迟不见动工的消息,由于规划中的排洪、排污设施等地下管网未能沿红海西路联网安装建设,每逢天降持续暴雨,沿路后径、城西、新兴三个社区一片泽国、饱受内涝之苦;附近一带的一些生活污水、养畜污水直接排入奎山湖,造成奎山湖过去一段时期恶臭;由于红海西路未能贯通疏解交通,也造成华园小区一带在上下班时段几乎天天拥堵,广大市民对此怨言很大,强烈要求修建红海西路,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也多次提交建议案及提案要求修建红海西路,尽管市党政部门也很重视,截至2015年市委、市政府主官交接之前仍没有实质进展。



建设红海西路为何如此重要?有人说:路通则财通,说得没错,从珠三角、长三角等许多城市交通发达、经济就发达的数百个真实案例中可以得到印证。中医经络学有一句名言叫“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意思是说人体经脉通则身体正常,不会感觉疼痛或不舒服,而经脉不通就会引起疼痛或疾病。一个城市纵横交错的道路就像人体纵横交错的经络一样,道路通了,经络通畅,气血才能川流不息地营运于全身,新陈代谢就旺盛,这座城市就充满活力,经济社会就会健康发展。如果道路堵塞,“断头路”多了,则经络多阻滞,这个城市当然不是这痛就是那痛了。红海西路作为市政府所在地这座城市(“人体”)重要的其中一条“经脉”,过去长期“气血”阻滞,致市区西部三个社区排泄不畅,部分污秽之物甚至排入这座城市的“腹部” ——奎山湖,日积月累,致奎山湖恶臭,形成一块城市的“病灶”,“病灶”不除,久而久之,就形成“症结”了,而这块“症结”就拖累的城市的健康发展。“民气”阻滞、“症结”不除,这个城市时不时就“大病”一场就不足为奇了。于是乎,民间有人展开了联想,难怪汕尾一出负面事件就会惊天动地了。尽管这样说有点玄虚玄虚,但现实上,红海西路的建成将连接市区东西片,拓展城市空间,对提高市区交通能力,解决市区西片排水、防涝排污、管网管线联网等难题及加快西片区发展将起重大作用。由于“症结”悬而未决,在过去我们时而听到部分群众在埋怨:“一条红海西路都修不通,汕尾还谈什么大发展,不要车大炮了”,市区干群中也一度弥漫着一股对汕尾发展信心低落的情绪。



修建红海西路到底有多难?或许有人会问一条1585米的城中路为何搁置了28年?改革开放以来,舆论界已把征地、拆迁视为“天下第一难事”,征地、拆迁最容易引发群众矛盾,成为群体性事件的导火线已成为多地的例证。红海西路从市区康平路至汕马路交汇,途经市区香洲街道的后径、城西和新城三个社区,需要解决“安置小区土地征收、沿路房屋土地征收拆迁、道路建设、600户回迁房建设”等几个环节和问题,资金投入巨大,对于公共财力薄弱的市政府来说是一笔不少的负担,对于城区政府财力而言更是没法负担,正所谓囊中羞涩事难办,财力不济成为制约红海西路征收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因。而按照之前的评估猜测,后径社区过去几届没完成换届、干部不团结、群众矛盾较大、历史遗留问题多,群众工作将难开展,红海西路后径社区段或将是最大最难的征收路段。而后径社区“丽宁围”(包括“300年历史的周氏祠堂+约40大户围内周姓民居”)更是被认为是整个征收拆迁工作的“拦路虎”, 因为周氏祠堂多数周姓成员提出:周氏祠堂有300年历史,是“古物、文物”,不能拆迁,要求红海西路改道而过,且一度态度非常坚决,立场不想放弃。面对后径社区段可能存在的棘手问题和其他潜在的不稳定因素,有可能影响了几任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决心。2010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建设红海西路,将城区政府确定为红海西路征收补偿、建设的业主单位,但由于种种原因工程建设仍无法推进。



2015年7月,他来了,石奇珠同志,决心不负省委的重托把在广州市工作的好经验、好作风带到汕尾,勤政实干、敢于担当,千方百计为群众谋福祉,全力以赴解决好民生问题。同年8月,杨绪松同志来了,带着特区工作思路和改革创新精神,决心义无反顾,扎根汕尾,融入汕尾,服务汕尾,推动汕尾振兴发展。 2015年10月,他们经过充分的调研,收集民意,一拍即合,决定回应民众诉求,破解民生症结,修建红海西路这项民心工程,向困难挑战。表达了“举全市全区之力修建红海西路的决心,消息传来,振奋人心,激活士气。随后,安置小区土地征收有序开展,春节过后,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城区委、区政府启动红海西路的征收工作,成立由区直、街道、社区三级干部组成的后径、城西、新城三个社区路段征收工作组,由陈镜炉、郑新钦、黄义丞三名区领导担任组长,分解任务到近20个工作小组,进村入户逐户开展工作。2016年3月31日,用于建设安置回迁房的安置小区土地也征收完毕交付城区政府规划设计。一边开展征收工作,一边设计安置小区,红海西路的建设步伐按计划有条不紊地推进中。在整个征收开展过程中,市委书记石奇珠、市长杨绪松高度重视,多次来现场指导部署推进工作,不断鼓舞士气。在市国土、规划、城管等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在区直、香洲街道、三个社区三级干部的共同努力下,红海西路的征收任务仅3个月就顺利完成。一条路,期盼了28年,原以为征收工作会很困难很困难,没想到3个月就顺利完成了。作为工作组成员身在其中的我有点不敢相信。当6月16日后径社区“丽宁围”理事会与政府签订《征收协议》同意“周氏祠堂移址重建、围内民居接受安置”的好消息传来的时候,瞬间感觉“幸福”来得太突然。干群之中,之前以为后径社区干部及群众很不配合红海西路建设的误解也随之风吹云散。事实上,这次后径社区被征收的186户,绝大多数是通情达理的,他们以实际行动表达了对红海西路建设的支持。



零上访、没有钉子户,红海西路繁重的征收工作能在短短的三个多月成功完成,让昔日荆路变坦途,这是来之不易的成果,可以说是推动我市加快发展的一项样板工程。其如此成功到底有什么“秘诀”?对于推动汕尾发展有什么启示作用呢?我归结起来,其成功的“秘诀”得益于用了“四心”:



一、是“持有公心”,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心无旁骛为汕尾谋发展,不计个人得失,坚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这份公心,带动了广大干部,感动了群众,获得了广大干群的拥护,凝聚了人心。



二、是“下定决心”,市、区两级党政敢于正视群众的诉求,面对历史遗留问题,没有回避,敢于担当,迎难而上,坚决按法律办事,有敢于碰硬的决心,这份决心成为推动工作的精神动力。可以说整个红海西路的征收补偿方案是建市以来最好的征收补偿方案,旧屋换新居,不差群众一平方,安置位置在红海西路附近的市中心区,是一处容积率2.7、绿化率大于14%很不错的生活小区。尽管如此,也有被拆迁户希望获得更好的补偿方案,也有的不相信整条路能成功修建的、也有的不相信安置区回迁房能按时交付使用,提出等安置房建好了才同意签协议的...面对群众上述不同的要求和顾虑,征收组工作人员进村入户开展细致的思想宣传工作,让群众充分了解建设红海西路的意义,为他们算好经济帐,为他们争取最大的利益。而对于本身就是违法建筑,经过多次做思想工作,对工作组不理睬,不愿意接受合理补偿方案的被征收户,采取强制拆除。实践中,这一招很灵,以点带面收到了实效。



三、是“上下齐心”,红海西路征收工作由城区负责,由区直、街道、社区三级干部组成近20个工作小组,在陈少荣书记、林展海区长的坐镇指挥下,工作组所有成员众志成城,服从工作安排,进村入户,不怕苦、不怕累,不分周末假日,加班加点开展工作,形成合力,感动了很多征收户。比如:新城段被征收户唐某强、后径段陈务某、蔡义某,解决征收问题还要帮助他们处理家庭亲属房产产权归属的纠纷,情况比较复杂,政府工作人员既当征收员,更当他们的家庭矛盾调解员,大家多次一起研讨解决方案,解决他们的房产产权问题,他们中也有的亲属在外地,因为隔阂不愿意来汕尾的,工作组成员赶赴外地动员她们来汕,使她们很感动,获得了认可,推动征收工作成功进行。



四、是“工作用心”,把征收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上了心,耐心与群众沟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法,软磨硬泡,运用智慧根据不同的工作对象采取不同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使谈判工作取得成效。比如:有的被征收户不相信这条拖了28年之久的路能成功修建、不相信安置区回迁房能交付使用,征收工作组成员苦口婆心、诚恳表态:“如果不成功我自己的房子与你交换,我们还可以签协议”,如此诚意让群众没有拒绝的退路。又如:整条路最难的征收对象“丽宁围”,几名区领导带队与周氏祠堂理事会进行了20多次谈判,一开始理事会成员多次咬住立场不放松,要求红海西路绕道而过,周氏祠堂就是不能拆。在此情况下,区委少荣书记、人大镜炉常务副主任亲自耐心地与理事会9名成员用心交谈,对于个别谈判对象提出不合理补偿安置要求的,坚决回绝,表态将以法律手段解决,最后取得了理事会成员的理解和接受,最终达成整体征收协议。后径社区一名周姓干部告诉我,“我被少荣书记约去谈话5次,在情感上我们希望300年历史的周氏祠堂能保存下来,传承文化,希望红海西路能改道而过,可是领导这么有耐心、这么有诚意亲自做说服工作,确实找不到理由拒绝啊,只能服从大局了”。




看到这里,相信各位看官大致明白红海西路仅用三个月就能成功征收和动工建设的“秘诀”了吧?!那么,这个案例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呢?我想,面对汕尾发展之路,无论碰到多大的困难,只要各级党政班子和干部队伍,从上到下,用上了“公心、决心、齐心、用心”,抓住民生的诉求,破解民生的症结,就能够激活人气,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一定能够推动汕尾加快发展!在这里,我用一句顺口溜表达此刻的心情吧:“汕尾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一朝决心树,荆路变坦途 ”。当前,我市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或这或那的困难,不可预见的困难也时而出现,大家奋斗之心仍然不可松懈。在这里,我也呼吁全市人民,当党政班子和干部队伍正用以上“四心”为汕尾谋发展的时候,大家也要“动心”,珍惜去年以来来之不易的发展好势头,多一份理解与支持,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让决策层静下心来谋划汕尾发展思路而不是疲于维稳,让愿意干事创业、为汕尾谋发展的领导干部多干事、干好事、干实事!




且听风铃 发表于 2016-7-8 15:32:30

希望真正带动汕尾

庭院深深 发表于 2016-7-8 15:32:42

{:4_102:}

美媌人生 发表于 2016-7-8 15:33:14

{:4_102:}

野风001 发表于 2016-7-8 16:43:55

{:5_142:}{:5_142:}{:5_142:}

慰蓝海岸 发表于 2016-7-8 16:45:21

{:5_142:}{:5_142:}{:5_142:}{:5_142:}

wuyouguo 发表于 2016-7-8 16:59:40

汕尾无难事 只怕有心人 [

酒香 发表于 2016-7-8 17:54:54

{:5_142:}{:5_142:}{:5_142:}{:5_142:}

à手↘心╣ 发表于 2016-7-8 18:17:41

说多了你们也看不到就三字吹牛逼

heroa8 发表于 2016-7-8 22:34:21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心无旁骛为汕尾谋发展,不计个人得失,坚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这份公心,带动了广大干部,感动了群众,获得了广大干群的拥护,凝聚了人心。{:4_102:}

渔夫子 发表于 2016-7-9 00:20:10

{:5_142:}

壹贱封侯 发表于 2016-7-10 00:31:35

顶~~

惜霜依凝 发表于 2016-7-10 23:52:04

希望能重视下教育,全市教育局统一公文,每个班不得超过47人。


庄海君 发表于 2016-7-11 10:15:54

正能量,顶起来

仙河爱吃肉灬 发表于 2016-7-11 11:05:13

修一条质量最好的吧

林欢 发表于 2016-7-11 11:17:21

是为人民和社會的好处的,不要象我的店被城广一天打灭,店位变成酒店保安亭,城广人員把我當成球,直到現在沒有安排下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美:红海西路动工建设启示:汕尾无难事 只怕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