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工医院关门的思考
汕尾市市区盐工医院隶属汕尾市市区盐务局,原名“盐诊所”,是为盐工服务的医疗所。改革开放前,汕尾盐业鼎盛时期是一家吃香的单位,改革开放后,汕尾盐业走下坡路,盐务局自顾不及。盐工医院不隶属卫生局,没有调派专业医务人员,造成医务人员青黄不接。再加上上世纪九十年代,盐务局的亲属大量调入医院,增加医院的负担。盐工医院是一个没财政扶持的企业,自负盈亏。汕尾刚建市时征用了大量的盐町,市区盐务局全体干部职工都有分到房,盐工医院干部职工一个都没有分到房,是一个没父没母的“兑母子”。后来工资发放困难,社保买不起,由盐务局出钱代买。后来的离退休的社保工资由盐务局截流,离退休职工的工资还要盐工医院自己发放。致使盐工医院的财务状况雪上加霜。1996年施X仲任院长,他利用个人关系,找老板朋友出钱把医院内外装修一翻,使医容医貌焕然一新。又找来信利电子厂和石油公司等单位企业到盐工医院定点就医。使医院业绩直线上升,工资正常发放了,医院全体职工积极性提高了。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施院长不满足眼前这些,他又找来一位老板投资医院,扩建医院。一切谈判很顺利,但在离退休职工的工资问题,盐务局要盐工医院解决,投资方要盐务局截流的社保工资解决,盐务局坚决不让步,谈判陷入疆局。就在此时,《汕尾日报》的曾记者了解了情况,通过调查了解,1997年12月末在《汕尾日报》发表了一篇《盐工医院出路在哪里?》的报道。当时市区盐务局局长陈X华局长看后大发雷霆、曝跳如雷,认为施院长泄露了盐务局的秘密,逼施院长辞职。施院长辞职请病假,医院投资谈判失败。
施院长辞职后,市区盐务局任命一个又一个的院长,有盐务局派下来的,又有医院提起来的。都没办法阻止医院的恶运,工资从发八成到六成,再四成到二成,最后关门大吉,全体职工下岗。曾有几次医院职工自发到施院长家中,请他“出山”,都给他婉言谢绝。
盐工医院的关门,其实是社会的一个缩影。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如果当时市区盐务局大力支持,盐工医院今天就生机勃勃,就不会关门。就像汕尾城区,两年前连工资发不出,今天有“石杨”政府的大力支持,才有今天城区到处一片热火朝天的气象。为盐工医院的职工们节哀顺变,祝汕尾城区明天更美好! 有没有救活良策? 庸官害人 {:5_172:} 什么情况?? 扛起枪 发表于 2016-7-24 00:55
有没有救活良策?
正寝归终,回天乏力。 傻子 发表于 2016-7-24 01:37
庸官害人
庸官误国害人,臭名万世! 天圣 发表于 2016-7-24 11:56
什么情况??
但愿如今的父母官要解放思想,多为人民谋幸福,留名万世! 扛起枪 发表于 2016-7-24 00:55
有没有救活良策?
有…… 阿弥陀佛 关注 关注
关注 盐工医院已经成为汕尾的记忆了。 盐工医院很可惜。也很悲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