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资信 发表于 2016-8-23 12:24:05

城区八次蝉联省“双拥模范区”

城区以实际行动创建“双拥模范区”,不断促进军政军民团结。近日,该区再次获省“双拥模范区”称号,这是该区自建区以来,连续第八次荣获此项光荣称号。
该区下辖7个镇(街道),有59个村和35个社区,总人口41.4万人。该区区委、区政府历来注重“双拥”工作,将创建“双拥模范区”视为党、政、军共同的最高政治任务与荣誉,把“双拥”工作作为一项事关社会发展和部队建设的全局战略任务来抓。他们广泛开展“双拥”宣传,营造浓厚社会氛围,不断增强军民“双拥”意识和国防观念。近三年来,该区共举办各类报告会33场次、主题文艺晚会22场次。该区还投入600万元,对全区零散革命烈士纪念设施进行保护,较好地发挥了运用革命烈士纪念设施教育群众、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主体功能作用。该区坚持以“两个确保”为目标,将相关政策法规落到实处,并加强检查监督,切实维护军民合法权益。一是制定出台各类拥军优属政策性文件6个,从政府责任、资金投入、住房就业优待以及随军家属安置和子女入学等各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做到高标准、严要求。二是严格按标准提高了部分重点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标准,并做到足额及时发放。三是城乡义务兵家庭优待金按城乡统一标准及时兑现,义务兵家庭优待金逐年提高。四是开展“爱心献功臣活动”,多方筹集资金为重点优抚对象住房进行改造。五是积极开展优抚对象医疗救助工作,落实重点优抚对象“一站式”医疗保障,解决看病就医问题。2012年以来,该区定期走访慰问各类生活困难的优抚对象300余人次,拨出临时优抚补助款2928万元,重点解决优抚对象的生活、医疗和住房困难问题,受益优抚对象1434人,义务兵家属283户。同时,创新举措,做好转业干部、随军家属、退役士兵的安置工作。按照公务员待遇安置转业干部;对退役士兵实行免费职业培训和岗位培训,退伍兵参训率达99%,并为其举行专项招聘会、创业讲座等,为退役士兵创业和就业创造条件。六是对军嫂安置采取了指令性安置计划和双向选择相结合的办法,坚持政治任务、专业对口、就近安置的原则和妥善安置合理使用的四项安置原则。近几年来,该区安置了30名指令性城镇退役士兵,还有320名城镇退役士兵通过货币补贴转移安置。该区地处粤东沿海,海岸线辽阔,是部队海训的主要基地。每年有10多个单位进驻捷胜镇举行大规模的训练和演习。他们上下联动,加强协调配合,全力以赴做好海训保障工作。该区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经常深入驻训部队了解情况,现场解决问题,根据驻训部队的需要,在捷胜镇召开现场会,研究解决海训的实际问题。协助调解因部队海训造成民房、耕地、果木等损失的纠纷达100多宗。与此同时,该区还广泛开展军民共建活动。驻区部队广大指战员视驻地为故乡,以支援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己任,围绕该区加快“两个率先”目标,积极开展拥政爱民活动。部队帮助驻地困难户、烈军属义务劳动,为失学儿童捐款累计达10万多元;驻捷胜镇海训部队累计捐资80万元,帮助该镇牛肚村建设健身广场和东坑村铺设水泥路道,及安装路灯等。驻区军警和海训部队主动承担急、难、险、重的任务,在抢险救灾等工作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为驻地群众办好事、做实事。据不完全统计,在抗洪、救灾和处置突发事件中部队官兵共出动1万多人次,圆满完成了各项抢险救灾等重要任务。此外,部队官兵还积极参加全区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他们共出动1900人次,帮助驻地进行环境卫生、村容村貌整治等;驻区部队每年还组织数百名官兵帮助大中小学和企事业单位开展军训,每年受训人员达3500多人,提高了参训人员的军事素质。(来源:汕尾日报通讯员 钟训成 周贵毓)

渔夫子 发表于 2016-8-24 00:59:44

{:6_198:}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城区八次蝉联省“双拥模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