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引来走班制 传统“班主任”或将消失
日前,教育部发布《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要求,2017年起,全国开始高考综合改革,在高考中实施语文、数学、外语3门学科全国统考,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学科任选3科的考试方法。不少教育专家认为,今后高中很可能将采用走班制进行教学,班主任可能会消失(据12月20日新华社电)。浙江省已在全国率先试点高考改革,省内部分高中2012年便在实际教学中实行了走班制。所谓走班制,主要是指分层次教学,即相关高考科目的教学,分为a和b两个或更多层次,其中a类班级适合学习程度更好的学生,b类班级则适合程度相对差一些的,依此类推。从试点的结果看,走班制学生的平均分要高于传统班级学生的平均分10分,说明走班制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笔者以为,走班制教学是必然趋势,获得良性成果也在情理之中。现在的高中多随机组班,同一个班级学生学习成绩必然参差不齐,就算进行了分班考试,按成绩分为“尖子班”“重点班”“普通班”……但语文好的学生数学未必好,物理好的学生化学未必好,总分相同的学生在分科上照样有前有后。教得深了,差的吃不了;教得浅了,好的吃不饱。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走班制,真没有更好的选择。 分班教学,有它的优势,流水作业,批量生产,用现代工业的方式办教育,提高了培养效率,但它不符合因材施教理念,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为追求更好成绩,出现了“尖子班”“重点班”“普通班”。“尖子班”的硬软件配置要比“普通班”强,有些学校连空调也只装在“尖子班”,进不了“尖子班”,学生就成了“二等公民”。这种分班行为,显失教育公平,所以教育行政部门明令禁止。相比之下,走班制能有效规避歧视、体现公平。语文课进a班的,数学课可能进b班;数学课进a班的,历史课可能进c班。不存在歧视谁的问题,却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要。 当然,实施走班制,要有前置条件,就是学生人数要有明显的下降,从而保证教室和教师能满足需要。一旦走班,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学生分配不可能均衡,如果教室和教师数量不够,学生的层次划分就不可能更细,笼而统之,体现不了走班制的优势,还会走入形式主义的窠臼。同时,还需要教育理念的革新,那就是不歧视差生,在教学资源配置上,不搞“优生优配”,而应坚持“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此前,教育部发布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近十多年来,中小学在校生人数逐年减少。笔者以为,这种形势下,走班制的前置条件已经成熟,不仅高中可以有,初中、小学也可以有。如果所有学科走班,“优生优配”就失去了意义,从这个角度看,走班制不失为实现教育公平的一条有效途径。
“走班制”进入高考改革 班主任和同桌即将消失
教育部在12月16日发布《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明确对高考进行改革。不少教育专家认为,今后高中很可能将采用“走班制”进行教学。在这种情况下,未来的学生将不再有那个歌声中的“同桌的你”,甚至班主任也消失了。
实际上,走班制并不稀奇,更不神秘。浙江省已经在全国率先试点高考改革,从试点的结果看,有学校表示在期末考试测验中,走班制学生的平均分要高于传统班级学生的平均分10分。但这是否说明,高中“走班制”教学会应声落地,成为各地采取的教学模式呢?恐怕未必那么乐观。 哪个老师教课好,我就选择哪个老师,这是学生们的朴素要求。“走班制”一旦成行,优秀教师的课堂注定会人满为患,老师讲得再好,教学效果也会打折扣。而教学水平一般的老师又将何去何从?任何一位教师,没有百遍的备课和千堂课教学的锤炼,又焉能成为“名师”?“走班制”教学模式,对打造师资而言,可能会杀鸡取卵,竭泽而渔。 其次,当今学校大都人满为患,为了管理好学生,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不少学校采取“军事化”管理。形同放羊式的“走班制”教学模式,权且不论学校能否适应,学生是否能约束好自己、遵守学校纪律,恐怕也是未知数。在大学,老师尚且对逃课学生束手无策,遑论自我约束较差的中学生呢? 在现有教育制度环境中,我们的孩子上学,主要目的就是上最好的高中,考最好的大学,而考试高分数就是实现目的垫脚石。学校采取“军事化管理”严格要求,就是确保学生考出高分数的不二法门。浙江部分学校试点证明,“走班制”更易考出高分,窃以为有其一定的“假象”:一则,他们选择优秀教师比普通班学生有“特权”,上的都是优秀教师的课,更容易提高考试成绩;二则,在高考压力之下,他们虽然在形式上“走读”,实质上他们的学习压力和拼搏劲头,未必逊色于普通班学生。在统一的高考指挥棒之下,哪个学生也不敢懈怠。 可见,走班制作为中国高中教学的一种新生事物,即便是大势所趋,也应该且行且珍惜,不宜忽略“国情”,否则就有可能适得其反。
我爱罗 发表于 2016-10-20 11:38
“走班制”进入高考改革 班主任和同桌即将消失
教育部在12月16日发布《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 ...
学习了。不错。多谢楼主{:4_109:}{:4_120:} 期待{:5_148:} 河车搬运 发表于 2016-10-20 11:39
学习了。不错。多谢楼主
有道理,值得学习一下。{:4_109:} 实行师资集体再培训,创强创均发展才是真道理! 天兔1949 发表于 2016-10-20 13:25
实行师资集体再培训,创强创均发展才是真道理!
把退居二线的教师工资减半,补贴给班主任,班主任劳苦功高,按15个月发放工资,且每月增加2000元班主任津贴,逐年增加待遇,一线教师发放13个月工资,但没有班主任津贴。
这不是增加财政负担,这是合理的财政再分配。 我爱罗 发表于 2016-10-20 15:43
把退居二线的教师工资减半,补贴给班主任,班主任劳苦功高,按15个月发放工资,且每月增加2000元班主任津 ...
提高一线教师待遇应由财政出钱。让教师吃教师不宜。 缘来缘去 发表于 2016-10-20 23:37
提高一线教师待遇应由财政出钱。让教师吃教师不宜。
这不叫教师吃教师,这叫合理分配财政收入和支出。 这是很好的,削弱教师权利,和减少学园欺凌 这个方案不错,不过要制定好管理制度 {:5_142:} {:5_142:}{:5_142:} 现在的局面,需要教育局长敢为人先!
例如男女分班,小班制,一个班两个班主任,每月两次家长会,严禁手机,形成常规和标准,形成氛围,那么还是可能迎头赶上的!
页:
[1]